文/婁士強
22日,清華大學牽頭的自主招生“華約”聯盟發布了2014年招生聯合公告,從2011年起即加入“華約”的中國人民大學未出現在名單中。人大招辦回復稱,人大決定自主選拔錄取招生暫緩一年。 就在11月下旬,人大招生就業處原處長蔡榮生被停職調查,盡管兩件事關系幾何尚難確定,但最近幾年,與自主招生相關的“黑幕”屢屢見諸報端。若是成了權力尋租的通道,蛻變為某些人走后門、謀私利的工具,這樣的自主招生是該暫停了,相關高校也該好好做些反思。
試點自主招生,目的是給予高校選拔“偏才怪才”的自主權,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招生自主權卻成了個別人謀私利的工具。此前就有報道稱,個別高校把自主招生完全用于統招線下,由校領導根據“打招呼者”的官職大小、好處費多少等圈定名單,把招生變成了“買賣”。而個別高校自主招生時缺乏細致規范,也為一些“不合格”的學生提供了上名校的可能。比如人大2013年的自主招生簡章,申請“特色專業類別”的考生即便“未獲獎、未發表過作品”,也“可由所在中學校長和相關學科任課老師實名寫信推薦”。標準過于寬泛增大了人為操作的空間,難怪“蔡榮生讓11歲‘富二代’上人大本科”的傳言被很多人深信。
“變了味”的自主招生,把很多學生為之努力十幾年的名校錄取名額,變成了個別人謀私的工具,不但嚴重影響了教育
公平,甚至還會埋沒一些真正的特殊人才。此前就有調查顯示,不少高校的自主招生連續數年都沒有農村學生,在教育部門的督促和輿論的呼吁之下,才不得不強制性留出一定比例的名額。如果類似的問題得不到及時地發現并遏制,很可能影響到基礎教育,使更多的優質生源涌向城市,集中于少數擁有自主招生推薦名額的高級中學。
事實上,自從2003年22所高校試點自主招生,就有人持反對態度了,批評者最大的擔憂就在于,自主招生權有可能造成更大的教育不公平。那些自主招生中的漏洞或是違規操作,無形中印證了批評者的觀點,每當有高校被爆出自主招生的“貓膩”,都會讓這一初衷良好的制度設計,受到更多的批評與阻力。這種影響是整體性的,并非僅僅針對一兩所“出事”的學校。
畢竟,與人大采用類似自主招生方式的高校還有很多,其他的高校不妨也以此作為鏡鑒。思考如何發揮自主招生的積極作用,預防并糾正其中可能存在或已經存在的問題,或許正是人大暫緩自主招生一事,能夠帶來的積極意義。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925eat.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