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劉效仁 在783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共有5610個兼職,人均兼職7.2個。很多身兼名譽教授、常務理事的院士放在科研上的精力漸少,日子在跑會和掛名科研中虛度。(12月20日《京華時報》)
所謂“院士”,在其專業領域必是出類拔萃的角兒。按“能者多勞”的原則,讓院士們多干些活兒,似乎理所當然。但院士也是人,精力有限,分身乏術。正因此,院士們只有全副身心地投入科研,才能不斷創新出成果,不至于靠老本“ 坐吃山空”。兩院在數年前出臺的“關于院士兼職的幾點意見”明確要求:“院士應避免過多的社會兼職。院士兼職必須要與本人研究專業相關,不應徒掛虛名。要與自身精力相適應,承諾的本職工作時間和兼職工作時間總和不超過12個月。”
盡管如此,院士兼職過多的問題卻愈演愈烈,癥結何在?一方面各地竟相重金聘請院士,統一配車,贈別墅,外加不菲的年薪,早不足為奇。當然 ,有的是渴慕人才,有的則把院士當做裝潢門面的金字招牌。另一方面,一些院士被副部級待遇及豐厚的利益所誘惑,盡管分身無術也要身兼多職,結果荒廢了科研。
無論從保護中國學術的創新力及院士本人的身心健康,還是維護院士的公譽計,都有必要把過多的兼職負擔降下來。這不僅要靠院士們自愛自律,還需要出臺配套的監督懲罰辦法。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925eat.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