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知名的達沃斯論壇,來中國挑選舉辦城市的時候,考察的第一個城市是
青島,但最終卻因為會議設施不足而放棄;在國際博覽中心舉辦農機展,周邊道路被堵得水泄不通,打算參加開幕式的參展商遲到了三個多小時;舉辦一些大型的國際會議,同聲傳譯的人才和設備,還要到北京、上海去引進……近年來,伴隨青島
會展業快速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題材展會偏少、本土企業的創新能力、專業化水平以及發展平臺不夠等結構性問題確實開始凸顯。青島會展經濟發展面臨哪些瓶頸?又該如何破題?這些問題引起了業內的深思。
1 政府扶持資金力度還不夠 “與北京、上海、廣州相比,青島市對本土會展企業及展會品牌的扶持力度還不夠”。采訪中,談到青島會展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幾乎所有的業內人士都首先想到這一點。一位從事展會業的公司經理坦言:“作為一名民營企業家,舉辦一個會展投入很大,如果能得到政府資金的扶持,那對我們而言,就如吃了一顆定心丸。”
事實上,青島市對會展業是有扶持政策和資金的。為激勵本土展會業的發展,2011年,市會展辦與市財政局聯合出臺了《扶持展覽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對符合標準的阜外巡回展來青舉辦、現有展會提質擴容、本土新創辦展會、中小展會聯辦依規定給予資金補助,指導相關企業用足用好專項資金,并激勵青島市展會項目不斷調整優化、提檔升級,促進青島會展業更好更快發展。企業發展得到扶持后,青島大中型會展項目規模擴張明顯,兩年來增幅約30%。
但相比國內同類城市,青島市用于會展業的扶持資金屬中等水平。一位業內人士給記者舉了個例子,有一次,他去拉一個展會,登門拜訪主辦方時,對方問能給多少資金扶持,他狠了狠心說了個30萬元,然而,濟南的代表也到主辦方處拉同樣一個展會,他們直接開價70萬元。就這樣,這個展會落在了濟南。
在調查中,記者獲悉,政府對展會業的專項扶持資金,由政府舉辦的展會占去了一半以上,企業獲得的扶持資金很有限。“一個展會要舉辦下來,從策劃到運作再到具體執行,有租金、通信費、宣傳費、人力費、團隊運營費等各種成本,其公司的每年投入就高達七八百萬。而要打造一個成功的展會,沒有七八年是不行的。”青島海展集團董事長賈峻萊表示,如果只靠企業自己投入,很難堅持下來,而要申請政府的專項資金扶持又很難,至少說明資金扶持制度還不完善。
2 硬件跟不上,缺展館綜合體 硬件設施的缺陷也是青島會展業發展的一大短板。“目前,青島雖有青島國際會展中心,又在即墨新建了青島國際博覽中心,但青島還是沒有一個專業的展館綜合體,一個可以集會議中心、展覽中心及餐飲中心于一體的會館。”賈峻萊表示,綜合德國、美國等會展發達國家的經驗看,一個大型的展館綜合體是會展經濟發展必不可少的設施,但青島目前還沒有這么個地方。隨著各個城市新建場館規模的不斷擴大,青島也需要有一個幾十萬平米的展館綜合體。
當年,全球知名的達沃斯論壇,來中國挑選舉辦城市的時候,考察的第一個城市是青島,之后才是大連和天津,但最終選擇的城市卻是大連和天津,就是因為青島的會議設施不足,無力承擔起這一國際性會議。“前段時間,我剛去大連考察了他們的展館建設情況,舉辦夏季達沃斯論壇的大連世界博覽中心專門投入了近30億元,建了個大型的國際會議中心。”青島國際會展中心主任榮淑玲遺憾地說,與他們的展館建設投入相比,青島確實欠缺不少。
交通餐飲配套的欠缺,也阻礙著青島展會經濟的發展。今年10月份在青島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的農機展,為青島歷屆展會規模最大,同時也是山東省歷史以來承接的規模最大展會。然而,一位參展商介紹道,展會規模很大,人氣很旺,但交通卻被堵得水泄不通。展會第一天,參加開幕式儀式的一些參展商,本應是早上八點半就到展會現場,但就因交通擁堵,最終十一點才到,在路上被堵了三個多小時,完全錯過了開幕式。這位參展商表示,按照國際規范,從展館到市中心的距離應該不超過10公里,公交、地鐵、輕軌、快速交通應該遍布,能通向四面八方,但這一點,目前青島還沒能做到。
剛剛結束的2013中國城市規劃年會,6000多人聚集青島參加會議,創造了青島展會史上參會人數最多的紀錄。但這六千人的吃飯問題又該如何解決的呢?記者采訪得知,由于青島國際會展中心沒有給參展商專門提供飯食的餐廳,6000多人只能在會展中心的場館內吃盒飯。作為會展中心的負責人,榮淑玲對此也很無奈,“從承接展會的面積來看,青島國際會展中心承接了全青島90%以上的展會。可以說,青島國際會展中心代表著青島會展業的發展水平。然而,正是這一個具有重要地位的展館,卻并沒有一個專門的餐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