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10多年的漫漫長路,新的《
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簡稱汽車"
三包"規定正式實施。"包修期"不低于3年、發動機更換兩次后可退車等規定對消費者的權益有了更大的保障。不過對業內經銷商來說,在感謝新規助力汽車銷售的同時,必然增加的資金投入也讓他們直言"壓力山大"。
新規助力汽車銷售
家住城陽上馬街道的徐先生從今年6月份開始選車,在走訪了多家
4S店后挑中了一款福特轎車,原本他想要直接定下,但聽朋友介紹,從今年10月1日起將實施新的三包規定,相比以往的三包規定消費者將享受更多的保障,除了保修期限延長之外,汽車的退換也有了更加靠譜的標準。因此雖然很想要盡快地提到車,但徐先生還是忍到了十一國慶長假。
在探訪了島城多家汽車4S店后,記者發現像徐先生這樣的消費人群并不是少數,對于新規消費者們均表示很期待。在對起亞、大眾、雪佛蘭、現代等幾家
車行的采訪中,銷售人員均普遍表示目前汽車的銷量有所增長,雖不愿透露具體的銷售量,但一位銷售員告訴記者,10月1日一天的銷售量比9月份半個月賣得都多。
經銷商喜憂參半
在新規和十一黃金周的助力下,島城各大車行的汽車銷量均呈上漲趨勢,按理說因此大賺特賺的經銷商們應當興奮不已。但在采訪中部分車商卻稱,如果單從目前的銷量來看,大家確實應該很興奮,但從長遠來看經銷商的日子應該不會太好過了。"新規中不僅對汽車質量要求提高,對汽車的售后服務質量也有了非常高的要求,比如‘每次維修期限超過5天的,應當為消費者提供備用車,或者給予合理的交通費用補償’,就這一條就把我們難死了。"一家4S店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從目前店里的維修狀況看,許多需要大修的車輛維修時間都要超過5天,維修車輛扎堆的時候有些車來不及修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這就需要4S店增加儲備車和支付給客戶的交通補助,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而當客戶的車輛出現問題時,維修和賠償的費用也多要由經銷商先行支付,資金投入的擴大讓經銷商們坦言很頭疼。(記者 王曉先)
相關鏈接
這些情況難享三包
新三包規定更大地保障了消費者的權益,不過質監部門提醒,消費者還應該注意新規中"三包責任免除"的內容。(一)易損耗零部件超出生產者明示的質量保證期出現產品質量問題的,經營者可以不承擔本規定所規定的家用汽車產品三包責任。(二)在家用汽車產品包修期和三包有效期內,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經營者對所涉及產品質量問題,可以不承擔本規定所規定的三包責任:1、消費者所購家用汽車產品已被書面告知存在瑕疵的;2、家用汽車產品用于出租或者其他營運目的的;3、使用說明書中明示不得改裝、調整、拆卸,但消費者自行改裝、調整、拆卸而造成損壞的;4、發生產品質量問題,消費者自行處置不當而造成損壞的;5、因消費者未按照使用說明書要求正確使用、維護、修理產品,而造成損壞的;6、因不可抗力造成損壞的。(三)在家用汽車產品包修期和三包有效期內,無有效發票和三包憑證的,經營者可以不承擔本規定所規定的三包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