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也出個發展促進條例 “社會對職業教育的真實態度,仍然與表面的宣傳存在差距。”對于青島職業技術學院院長也是政協委員的覃川來說,這是很真實的感受。覃川說,在青島,雖然有很多家長和學生選擇了職業院校,但大多數情況是在沒有其他更好選擇前提下的無奈之舉。這種現象在我國其他很多地區同樣存在。社會對職業教育仍然有很深的偏見,這種偏見,與中國綿延幾千年、根深蒂固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傳統觀念有關,更與對職業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職業教育本身發展水平不高等有關。
針對這一現實,市北團顧旭芬等18名代表提出“關于《青島市職業教育發展促進條例》立法的
議案”。建議加大對高職教育的投入,使高職教育生均撥款水平不低于或者逐步達到本科院校學生水平,加快發展職業教育保障體系,促進形成校企一體化辦學大格局等四條建議。
此外,劉永譽等15名代表提出“關于在全市推行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實習責任保險的議案”。議案中提出,近年來,隨著職業教育的大力發展,職業學校學生在實習期間意外傷害事故時有發生,不僅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的實習生活,也給職業學校和實習企業帶來各類法律糾紛,甚至影響了社會穩定。
議案 統一制定市區中小學及高級中學辦學標準,對辦學規模、辦學條件、班額、教職工編制等基本問題做出明確規定 。加大對“冷門”尤其是不達標學校的資金投入,增加高級職稱教師編制比例。給弱勢學校學生適當加分,統一計入統考成績。
■議案摘登 保護城市地下“生命線” 市南團張曉林等11名代表提出了“關于盡快通過地方立法保護青島地下管線的議案”。
議案中提出,燃氣、供水、排水、電力、通訊、供熱、廣播電視光纜等22條地下管線是城市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是城市的“生命線”,關系到城市的安全與城市的發展。然而,由于地下管線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和利益主體的分散,現有法規涉及地下管線方面的內容分布在多個法規里,缺乏完善的地下管線管理的制度和法律保障,嚴重制約了地方政府對地下管線的統一管理。使得對地下管線保護和管理成為了目前國家及地方各級政府亟待解決的問題。
議案中提到,施工過程中管線時常被挖破、挖斷,造成經濟損失和安全事故,每年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000多萬,間接損失1個多億。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本市地下管線標準化、規范化建設逐步提高,地下管線行蹤標識帶在青島局部管線建設中得到推廣使用,使得因地下管線所造成的事故和損失逐年減少。但是,由于政府沒能出臺規章以及進行立法,城市地下管線的管理仍嚴重滯后于城市地下管線的快速發展,仍有80% 的工程沒能使用地下管線行蹤標識帶,制約了青島的經濟發展。
為了青島的長遠發展,使得本市地下管線建設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建議本市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對地下管線“可視化”、智能化管理予以規范,使地下埋設管線真正能與地上建筑整體配套,以適應經濟快速發展和現代化社會的需要,以確保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和社會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