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杭州金星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向法院申請破產。有報道稱,這是本輪房產調控政策下杭州第一家因資金鏈問題申請破產的房產公司。事實上,早在2月前后,杭州瑞達實業投資有限公司便已申請破產。此外 ,杭州地稅局公告的16家欠稅企業中絕大部分是房產企業。(本報4月10日A24版報道)
一葉落而知秋。自“史上最嚴厲房產調控政策”實施以來,房產商庫存量大增,日子越來越難過。不過,經歷了這么多年的原始積累,大多數房產商也都頗有些“家底”,提前備下了過冬的口糧。所以,我們看到,房價雖在調控壓力下有所下調,但幅度依然很小,不少還是“假摔”。在這種背景下,房產商和購房剛需們依然在互相較勁,就看誰先撐不住。如今,在這場資金和耐力的拔河中,公眾終于聽到了房產商資金鏈繃斷的聲音。
杭州是國內房地產最熱也是房價最高的城市之一,此番接連出現兩家房企主動申請破產,的確稱得上國內房地產行業的標志性事件。即便破產有很多自身原因和偶然因素,但“喪鐘已然敲響”的沉重現實還是讓整個業界大為震驚,并紛紛給予各種解讀。不管房企破產事件會不會成為推倒其他房地產企業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它至少說明房地產正向一個“有虧有賺、有生有死”的正常行業回歸,過去那種隨便圈塊地蓋上房子甚至與房地產沾邊就發財的暴利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的確,在充分競爭的市場中,一個成熟的行業不可能只進不出、只虧不賺。尤其是房地產行業,粗放式、泡沫式地“瘋”了這么多年,一個又一個“賺錢神話”吸引著許多實體企業和資金紛紛染指房地產,進一步把泡泡吹大,這不僅讓房價成為百姓的不能承受之重,也讓國家的整體經濟結構在一定程度上被房地產綁架。從這點來說,魚龍混雜的房地產企業終現倒閉,不僅十分正常,也算一件“遲來的好事”。
是泡沫 ,總會有破的那一天。設想一下,假如沒有調控,這種不遵循市場規律、盲目擴張下的房產泡沫就不會破嗎?對于房企本身來說,泡沫越早被刺破,影響也就越小。杭州的“房企倒閉”現象雖不能立即刺破高房價的泡沫,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卻刺破了不少房地產企業心中的幻想,讓其開始警覺。“欠稅企業大部分是房產企業”的事實更說明 ,處于破產邊緣的房產商還有很多。而據知情人士稱,主動申請破產的房企并不只有杭州瑞達實業和金星房產,還有不少房企資金鏈已緊張到極致,正在破產的邊緣掙扎。在這種危機時刻,是繼續死撐還是降價自救,房產商心中應該有了更為清晰的判斷。
當前的房產調控政策,讓不少房企備受煎熬,也讓習慣了“賣地財政”的地方政府有些左右為難,一些規避、消解調控政策的舉動在不少地方時有發生。不過,容易讓各個房企“物傷其類”的房企倒閉事件,很可能會成為一些房產既得利益群體指責調控過度、勸說政府放松調控的素材。對此,我們必須高度警惕。要知道,房企破產并不必然意味著房價的下跌,這只是房地產行業在調控作用下逐漸回歸正常和理性的一個表現。在房價依然高企、不少資金實力雄厚的房地產企業準備好“打持久戰”的現實面前,相關調控政策依然要不折不扣地執行下去。本報評論員 楊祥璽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邢立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