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島
環境好,島上70多個老壽星
靈山島是目前青島有人島中最大的一個島嶼,常住人口2700多人,有12個自然村。村里老人長壽,光80歲以上的老人就有70多人。島上年紀最大的一位老人今年98歲,家住李家村。老人身體精神都很好,因為去年活動的時候扭傷了腳,現在不能出門。靈山島旅游風景區的工作人員肖永軍介紹:“老人精神頭不錯,日出而起,日落而息,生活十分規律。”
曾有不少人來靈山島探尋長壽的“秘訣”,肖永軍笑著說:“靈山島夏天在20至25攝氏度之間,高溫天氣只有十多天。冬季常溫在8攝氏度左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島上的綠化率高達90%以上,空氣清新,老人喜歡這種環境。”據介紹,隨著游客增多,不少年輕人專門跑到島上來練瑜伽,就是沖著靈山島的環境。”沿島上走一圈,隨處可見背著背包的游客。島上的風景有象鼻山、老虎嘴、恐龍石等,這些景點也都被開發出來,吸引更多游客。
在碼頭駐地城口子村也有一個萬姓老人,今年94歲,耳不聾、眼不花,跟人溝通十分輕松。島上民風淳樸,老人的丈夫在她26歲時因事故去世,留下兩個幼子和兩位老人,她當時不忍心撇下他們,一輩子沒改嫁。老人對現在的生活十分滿足,沒有過多的抱怨。
島上長壽老人多,跟島上特殊的環境有關系,但老人們自己也有養生之道。在碼頭上,經常能見到一位叫苗在成的老人。今年83歲的他身體特硬朗、性格開朗。老人80多歲時,還經常出海釣魚。自己劃著小船,還經常釣到10多斤的大魚,讓年輕人自愧不如。記者碰到他的時候,老苗正從地里回來,挎著一籃子蘿卜菜,“吃鮮菜健康,我每頓飯都少不了。”
雖然83歲了,但他不服老。每次出海都要跟年青人較量,釣魚歸來的時候,老苗會圍上去,先問問人家釣了多少魚。得知人家的比自己少,老苗這才慢悠悠拿出自己的魚筐,“賣弄”一下。等到別人夸贊一番后,老人會把自己如何釣到大魚的技巧教給別人。
老人平時吃魚多,但自己釣的魚從來不賣,送給子女朋友們。如果告訴老苗“我喜歡釣魚”。老苗準會熱情地用船載著你出海,啥季節捕魚好、捕啥魚好,這塊海底是高還是低、是礁石還是沙地,他都會仔細教給你。老苗的樂觀開朗,在村里交了不少好友。
苗在成老人的老伴兒今年也80歲了,倆人結婚60多年,有5個兒女。剛結婚那會兒,老苗剛滿20歲,下了7年海,經常到江蘇連云港等海區捕魚,老伴一個人在家照看老人和孩子。
老苗念過私塾,是個熱心腸。島民就把往來通信的重擔交給了他。當時,跟陸地溝通的書信全是他跟另一同事送,而交通工具就是一艘小風帆船,船小浪大,往來十分危險。老苗經常是早上出發,搖櫓9個小時時間抵達積米崖碼頭,然后再步行4個多小時把文件送到膠南市政府,再到靈山衛幫助群眾送信取信。送信的活兒一直工作到了50多歲,老苗才讓兒子接了班。
老苗的老伴兒于阿姨今年80歲,精神頭一樣不錯。談起當時誰追誰,于阿姨笑著說:“當時看到老苗工作優秀,人又好,是我主動追的他。這么多年過去了,我一直跟在老苗的身邊,老怕拖他后腿。”歲月雖然在倆人身上留下了印跡,但老兩口的感情還是一直不錯,兒女也很少見到老人爭吵臉紅。
牛島
桃花島缺“島主”
牛島,在當地村民眼中極為不起眼的小島,一夜之間變得“牛”了起來。4月12日,牛島和三平島同時入選國家海洋漁業局公布的無人海島名錄,可正式對外招島主。9月21日,記者求證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咨詢的多,但沒有真正下手的買家。”
牛島只有0.11平方公里,這200畝地的小島遇到落潮時,會有一條200多米的通道連著陸地。開發區正在開發中的唐島灣環繞著小島,島上樹木林立,春天來臨,人工種植的楊樹、槐樹開始吐出綠葉。而島上最吸引人的就是一片桃花林,記者乘船抵達小島時,島上桃花開得正艷。秋天來臨時候,近百畝的桃花林里碩果累累,誘人的果香會吸引一部分漁民上岸。
“桃花島”上并不是沒有人,顧家島村里一位80多歲的老人曾在島上種地、栽種果樹,過起了自給自足的農耕生活。隨著老人去世,島上再也沒有人長期居住。小島缺少淡水和電力 ,到了晚上漆黑一片。因這里靠近內陸,海邊的漁民倒是經常蕩著小船去打魚、捕蛤蜊。
8月28日,國家海洋局發布了《無居民海島保護和利用指導意見》,對海島的地形、海岸線、動植物資源等的保護與利用進行了規范。而青島市正在編制的《海島保護和利用規劃》未出臺前,此前公布的可開發的三平島和牛島,都不受理島主申請。
“沒有規劃,目前還不能受理島主申請。”市海洋與漁業局的工作人員表示,只有規劃編制完成,才能確定什么樣的島主才符合條件。規劃完成以后才可以正式招島主。具體何時編制才能夠完成,暫時還無法確定。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