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鏈接 超級望遠鏡助嫦娥變軌成功 10月2日12時25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對嫦娥二號成功實施了首次地月轉移軌道中途修正 。上海天文臺臺長 、VLBI測軌分系統總指揮洪曉瑜2日下午表示,嫦娥二號測軌系統更加精確,衛星首次變軌很成功。
為嫦娥二號做測軌工作的VLBI(甚長基線干涉測量)技術,主要是使幾臺射電望遠鏡通過干涉的方法聯網同時工作,使其測量精度或測量分辨率等效于一臺巨型望遠鏡。在嫦娥一號探月任務中,該項技術首次得到應用,也是世界上首次將這項技術應用于探月工程的實時測軌工作中。
目前,我國已建立起了由上海天文臺、國家天文臺北京總部、昆明天文臺、烏魯木齊天文站的 4臺大型射電望遠鏡和上海VLBI數據處理中心組成的中科院VLBI網。
VLBI技術的神奇之處在于,雖然目前單個射電望遠鏡的口徑只有25米、50米,但它一旦與東南西北不同方位的同類望遠鏡聯網,并實時將觀測數據傳到上海數據處理中心進行處理,其口徑就相當于各望遠鏡之間的地理跨度。因此,當上海等4座城市聯網的時候,就可以形成一個口徑達3000多公里的“超級望遠鏡”,分辨率達到能看清月球上一個籃球場大小的目標,其測量精度和測量分辨率相當準確。
據新華社
跟嫦娥一號比測控有六變化 嫦娥二號測控系統總設計師錢衛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與嫦娥一號任務測控系統相比,肩負著更多科學試驗和探測任務的嫦娥二號測控系統呈現出6項技術變化。
嫦娥一號任務中不同發射窗口采用的是相同發射彈道,而嫦娥二號任務采用了可連續3天發射并將衛星直接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的發射方案,發射段測量船數量由2艘增至3艘。
嫦娥二號測控任務沒有使用歐空局新諾舍站和智利CEE站,而是使用了剛投入使用的智利圣地亞哥站。
針對環月軌道的變化,測控系統利用嫦娥一號任務后期獲取的軌道實際測軌數據,完成了精度分析和影響分析工作,滿足了測定軌和軌控精度要求。
嫦娥一號任務中衛星CCD相機自主完成成像,圖像分辨率較低,嫦娥二號需要地面利用軌道預報生成CCD相機相關參數數據,并注入衛星完成成像。
為驗證嫦娥三號任務關鍵技術,在嫦娥二號任務地月轉移軌道段和環月軌道段新增加了X頻段測控技術和LDPC遙測信道編譯碼兩項試驗。
北京飛行控制中心與青島站、喀什站等部門之間采用IP協議進行信息交換,其他方向沿用嫦娥一號任務的技術狀態。據新華社
■答惑解疑 嫦娥為何實施軌道中途修正 10月2日12時25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對嫦娥二號成功實施了首次地月轉移軌道中途修正。那么,軌道中途修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據嫦娥二號測控系統主任設計師李海濤介紹,由于受入軌偏差、萬有引力、宇宙環境等因素影響,運載火箭發射衛星進入軌道時的實際數值與理論數值存在一定偏差,實施軌道中途修正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糾正這種偏差數值,使衛星能夠在理論設計的軌道上正常運行。
李海濤說,軌道中途修正是航天測控中的尖端技術,要做修正,首先必須精確測定衛星正在運行的軌道數值,經過計算后,得出需要修正的數值,有了這個數據,才能控制衛星上的發動機進行工作,以達到設定的目標,“對遠離地球達數十萬公里的衛星進行精確定位和準確控制,很有點像我們常說的大海撈針一樣,它的難度是可想而知的”。
“按照測控方案計劃,我們將對嫦娥二號安排3次中途修正。”李海濤說,當初嫦娥一號在奔月之旅中也是計劃了3次中途修正,不過最終只實施了一次。此次嫦娥二號的中途修正次數,還要看衛星運行的具體情況決定。據新華社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郭新舉]
相關專題:
嫦娥二號國慶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