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花園小區小中介不少,一條街上好幾家。
中介擴張也要招兵買馬。
小區里的房產中介又開始熱鬧了!三五步就能看到一家店。和去年冬天比,如今香港花園小區的中介數量多了兩倍。近日,記者采訪發現,隨著上半年樓市復蘇,二手房市場日趨活躍 ,對市場尤其敏感的中介夫妻店、兄弟店紛紛“復活 ”。各家品牌中介與此同時也加快了擴張步伐,據記者初步統計,下半年新開中介加盟店面的數目將超過100家,房產經紀人招聘市場也熱鬧起來。對此 ,業內人士認為,一方面二手房市場回暖給了業內較高的市場預期,另一方面,島城中介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各品牌中介大規模擴張也是為了鞏固市場份額。
◎市場火了 夫妻店兄弟店爭相冒頭 “小區里現在到處是中介,有加盟品牌店,有夫妻店,還有家政和中介兼著的,中介好像集體從地下冒出來似的。”8月5日上午,記者根據市民的反映來到香港花園小區,看到小區里足足有三十多家房產中介,每走幾步就能看到一家,其中大部分是個人開的小店,每家門前都張貼有大量房源。記者走訪了五六家店后發現,這些個人中介幾乎都是將自家或者租賃的房屋辟出一間用來經營。有兄弟店,也有夫妻店,靈活性很強。不少房屋中介在從事房屋租賃買賣的同時,還會經營家政、復印等業務。記者提出想租住一間套二的房子時,每家中介都能有五六處房源,不過也有重復的。
記者來到名為東福源房產的中介,里面陳設很簡單,一共就兩個人,進門處有臺復印機,同時經營復印、打印業務。中介店主告訴記者,該店是兄弟倆一起經營,房子是租的,里屋用來住人,外面用來做業務。
“現在房產又火了,我們又干開了。”另一家中介的店主對記者說,去年房產中介非常不好干,甚至一個月成交不了一單生意。小區中介紛紛關門,30多家中介只有10多家堅持開門,其中也就五六家有生意。即使開門的也是同時兼做其他業務,比如說家政、貸款、測繪、復印等,或是干脆變成小商店,賣報賣飲料。最近租房賣房的火了,房產中介們才紛紛回歸“老本行”。
類似的情況在水清溝也有體現。記者看到,南豐路不長,但聚集了10多家中介。門面普遍不大,房源卻不少。“去年生意不好,我關門了,但有生意照做。”有福居中介王女士說。記者在她店里看到,這是一個臨街的小房,只有10多平方米,擺了一張桌子一個沙發。王女士說,自己家住在附近,這個門面是父母的老房,現在當做門面,還專門接了自來水和電表。去年年底生意不好做,自己干脆關門省了水電費,但在門上留了手機號碼。附近鄰居有租房買房的可以電話聯系。今年4月份打電話找房的明顯多了,自己又回到了店里。“附近很多中介都是當地老住戶開的,關門開門很方便,但要留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