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時評丨兩份“官方說明”孰真孰假
半島全媒體首席評論員 高書華
這段時間,“河南一男子接親被加要18萬彩禮”的視頻至少貢獻了3個熱搜,包括原視頻、“網傳彩禮事件雙方已和解”“網傳加18萬彩禮的情況說明系假冒”等,反映了公眾對結婚彩禮的極高關注度。
10月7日,河南淮濱縣聯合調查組發布情況說明,稱公安部門接警后立即趕赴現場處置,新娘順利出嫁,涉事雙方也達成了和解,此事至此貌似告一段落。不過,隨著這份“官方說明”的發布,另一份落款為“淮濱縣谷堆鄉政府”的“情況說明”系假冒一事,同時成了關注焦點。
10月6日,河南信陽多個自媒體發布一篇名為《關于“新娘哥嫂臨時加彩禮18萬”輿情情況說明》的文章,然而當地鄉政府工作人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這份“官方說明”系假冒,他們已經報警,后續可能會發通報,具體細節以通報為準。但10月7日淮濱縣聯合調查組發布的“情況說明”,并沒有對前一份落款為“淮濱縣谷堆鄉政府”的“情況說明”予以證偽,那這份“官方說明”到底是不是假的,讓人費解。
有人可能會說,彩禮問題已解決不就得了,何必糾結于前一份說明是真是假?其實不然,必須得較這個真兒,因為此事關涉整個社會的信任體系。
互聯網上信息紛繁復雜,人們對于藍底白字的官方情況說明或通報,有著天然的信任感。如果官方發布都可以造假、冒充的話,那勢必會沖擊“官方說明”的權威性,消解網絡傳播的信任基礎,破壞政府機關的公信力。
一些人之所以偽造官方說明,就是為了操縱輿論、轉移視線,一旦讓他們得逞,就會引得更多人效仿,由此對網絡秩序造成損害,進而帶壞整個社會的風氣。前兩天,就有人冒充人民網撰文,被網友誤讀為“人民網指責演員辛某某爆料低俗”“暗挺某男明星”,造成了惡劣社會影響。
回到彩禮事件,不論第一份“官方說明”是真是假,聯合調查組的正式官方說明都應該予以體現,不能避而不談。如果前一份“說明”確系偽造,那至少要表明向造假者亮劍的態度,查出清造假者居心何在。如果前一份“說明”確系鄉政府所發,那也應該解釋清楚兩份說明的不同之處、工作中的不足之處,方能真正體現政府工作的嚴謹細實,以坦蕩贏得公眾認可,以權威有力的聲音以正視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