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觀察|出口增長9.8%!青島上半年外貿“成績”再創歷史新高
據青島海關統計,上半年,全市完成進出口4378.3億元、增長1.8%;其中,出口2545億元、增長9.8%。6月當月,完成進出口817.6億元、增長1.1%。其中出口499.8億元、增長11.7%。當月進出口、出口、進口增速分別高于全省6.4、11.8、1.1個百分點。
青島上半年外貿呈現出兩大特點:
一是當月和累計進出口規模均創歷史新高。6月當月,全市完成進出口817.6億元,規模創歷史新高,占全省比重27.4%,拉動全省進出口增長0.3個百分點。上半年,全市進出口規模歷史同期首次超過4370億元,15個副省級城市和5個計劃單列市中分別保持第5位和第4位。
二是出口增速領先全省、全國平均水平。上半年,全市出口增長9.8%,增速分別高于全國、全省2.9、0.7個百分點。出口增量227億元,對全省出口增長貢獻率27.5%,拉動全省出口增長2.5個百分點。東部沿海8城市中,出口增幅僅低于深圳和寧波市。
一張“成績單”,折射出青島外貿的高質量發展,其中增量更是來之不易。今年以來,青島市商務系統等各級各部門持續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工作,出臺外貿穩增提質若干政策措施,培育貿易新主體,提升貿易新業態,拓展國際新市場,有力穩住了外貿基本盤,激發出新動能。
聚焦國際市場開拓,持續擴展外貿朋友圈。全覆蓋組織企業拓市場、搶訂單。深入實施“好品山東 魯貿全球”市場開拓行動,發布《關于推薦2024年境外展會的通知》,推薦130場重點境外展會,上半年共組織1061家企業參加71個境外展會。聚重點助力企業防風險、保安全。定制實體《重點國別風險分析報告(2024版)》,聚焦歐美、RCEP、一帶一路、上合組織國家等主要貿易國別地區,提供政治、經濟、行業、營商環境和法律環境分析。共建 “一帶一路”經貿合作項目庫,17家企業融資授信1.23億元,賦能企業開拓“一帶一路”市場。上半年,全市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RECP簽署國、歐盟、東盟、美國、日本出口分別增長8.9%、4.9%、18.2%、11.5%、14.6%、1.4%。
強化政策賦能,激發外貿企業內生動力。創新制定外貿政策。從培育高能級貿易主體、促進外貿企業優進優出等5個方面制定14條新一輪穩外貿政策措施。高效推進政策申兌。簡化流程、聯合審核,提前組織2023年企業應享惠政策扶持,已完成部分資金申報審核。促進政策精準直達。區市兩級聯動,推動“政策找人”,助力外貿政策直達快享。舉辦3場二手車政策宣講會,開展2場“外貿企業政策大講堂”系列培訓,聯合青島海關召開3場“關企面對面”座談會,穩定企業發展信心。
培育發展新動能,不斷增強競爭優勢。推動產業優勢轉化為貿易優勢。加快建設12個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嶗山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即墨紡織服裝服飾業先后入選商務部財政部第二、三批外經貿提質增效示范項目。推動重要設備、大宗商品、能源資源擴大進口,西海岸新區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建設獲商務部肯定。推動外貿“新三樣”提速發力。編制印發《青島市二手車出口一本通》,幫助企業獲批出口資質,我市工作經驗在全國專題培訓會上推廣。上半年全市“新三樣”產品出口22.7億元、增長48.2%,高于全國59個百分點,占全省“新三樣”出口比重42%。推進市場采購貿易優勢帶動。會同TEMU舉辦跨境電商+市場采購專項培訓活動,加大企業輔導力度,上半年即墨國際商貿城市場采購貿易試點備案各類主體1746家,拉動出口增長1.4個百分點。
提升企業服務水平,優化外貿發展環境。部門聯動提升企業通關效率。以市政府辦公廳名義印發《關于建立“商務、海關、稅務、外匯、岸、港口+”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的通知》。會同市政府口岸辦開展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制定27條措施打造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示范高地。引導企業開展AEO認證培育,青島關區AEO高級認證企業達到393家。下沉服務助力企業健康發展。聚焦常態化開展“三進三促”專項服務,用好247家重點外貿企業服務專員直接聯系機制,解決企業收付匯、降低運費等問題76件。主動邀請相關金融機構為企業解讀相關國家外幣收付業務、新型物流結算模式。數字賦能助力企業降費增效。完善進出口企業數字化服務體系,為進出口企業在訂單、融資、物流等環節提供可增值服務,2家企業初步入選商務部貿易數字化典型案例,外貿賦能中心新型物流結算模式助力企業應對紅海危機節約物流成本百萬余元。(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媛 通訊員 杜鵬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