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9月18日消息 今天,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召開新聞媒體通氣會,就《青島市打好自然保護區等突出生態問題整治攻堅戰方案》涉及市生態環境局牽頭的工作進行解讀,主要包括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紅線的相關監管和生物多樣性保護。
現場
為貫徹落實國家、省關于整治自然保護區等生態問題的工作部署,系統提升青島自然保護區建設管理水平,推動自然保護區健康有序發展,結合青島實際,青島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青島市打好自然保護區等突出生態問題整治攻堅戰方案》。計劃到2020年,自然保護區建設與管理達到規范化建設水平,突出問題得到有效整治。持續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專項行動,逐步探索妥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思路,堅決杜絕新增問題;開展生態保護紅線劃定與勘界定標工作,確保生態保護紅線科學落地,生態保護與修復取得顯著成效。
組織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專項行動。牽頭制定青島市“綠盾”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工作方案,按照國家、省有關要求,督促相關部門和有關區市政府開展自然保護區突出問題整改和驗收銷號工作。自2017年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專項行動以來,我市自然保護區規范化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全市7個自然保護區設立了管理機構,明確了主管部門、保護區制定了管理制度,完善了檔案資料,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澤山、大公島省級自然保護區、文昌魚市級自然保護區編制了保護區總體規劃并經省級主管部門批復,靈山島、艾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已上報省級主管部門,嶗山省級自然保護區范圍及功能區調整,已通過省自然資源廳組織的專家評審會,“綠盾2017”“綠盾2018”全市自然保護區共發現3010個突出問題,其中:I類問題342個、II類問題376個、III類問題2292個。截止8月底,現已完成問題整治2692個,其中:I類問題整治170個、II類問題整治238個、III類問題整治2284個。
嚴守生態保護紅線。2018年我局牽頭開展了生態環保護紅線優化工作,印發了《青島市生態保護紅線優化及勘界定標工作方案》(青環發〔2018〕13號),2018年11月青島市生態保護紅線優化方案上報省政府。2019年按照新的職責分工,生態保護紅線評估調整工作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負責,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要求,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對我市生態保護紅線開展評估調整工作,其結果已上報省政府。生態保護紅線結果經國家批復、省政府公布后,按照國家、省要求,2020年底完成生態保護紅線勘界定標工作。
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牽頭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2019年4月編制并印發《青島市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18-2030)》,明確了各部門職責分工,各部門按照職責分工開展工作。“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活動宣傳期間,全市生態環境系統通過環保網站、微信、微博、印發宣傳單、授課等形式,對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的由來,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義等進行宣傳,提高市民愛護自然、保護自然的自覺性。
附:I類問題、II類問題、III類問題分類 一、I類問題,指綠盾專項行動要求重點核查處理的問題。具體包括:
1、自然保護區內的采礦、采石、采砂等礦產開發問題。
2、自然保護區內的其它工礦企業生產、開發問題。
3、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沖區的旅游開發問題。
4、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沖區的水電開發問題。
二、II類問題,指生態破壞或影響明顯,需要整改且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要求限期整改的問題。與I類問題不得重復。
三、III類問題,指暫不能確定處理整改方式和整改時限的問題。具體包括:
1、主要指涉及民生的重要基礎設施問題。
2、涉及扶貧攻堅的相關項目(如道路、供水、供電、通訊等)問題。
3、暫時未列入國家和地方生態移民搬遷計劃的、位于核心區或緩沖區的原居民村莊整改問題。但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應制定和實施相關專門政策,對此類村莊人口遷入、房屋新建和改建等提出專門要求,防止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更大的破壞或影響。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巡查督查工作主要針對I類問題,要求盡快解決;同時抽查II類問題,督促解決;全面了解III類問題,協調推動,合理有序解決。
通訊員 葛晶晶 韓利全 記者 徐圓
[編輯: 王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