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11月23日消息 一到春節,老百姓都愛出來逛廟會,除了品嘗美食,看雜耍節目便是賀新歲必不可少的節目。每年得青島蘿卜·元宵·糖球會上,浮山后高蹺隊一出現,便能引起大量人群圍觀,更有喜愛它得市民也綁上“木腿兒”嘗嘗鮮。如今,浮山高蹺已成為市北區頗有影響力得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浮山后高蹺
浮山后高蹺
浮山后高蹺
浮山后高蹺歷史很悠久,始于1921年,至今已有97年的歷史。1921年,第一代創建人:蘭世兆、王正月、王正茂,1949年,第二代傳承人:王正從、王必順、王欣仁,1982年,第三代傳承人: 王正管、王修元、王崇桂,2005年 第四代傳承人:王修革、王德瑞、劉新安。
浮山后高蹺起源于田間村頭,相傳浮山后農民在農閑時,為了自娛自樂,心靈手巧的蘭世兆、王正月等人將廢棄的田間木料制成高蹺板用布、繩子等裹綁在腿上,站立起來,走著優美的十字步,為了更加應景,有些村民就拿起手頭的鐵锨等工具打著節拍、哼著小曲,大家一起扭起了大秧歌,踩起了高蹺。浮山高蹺豐富了浮山后村民的文化生活,增強了村民的凝聚力,消除了大家農忙時的辛勞。蘭世兆、王正月等人聯合熱衷踩高蹺的6個村民,組成了第一代浮山高蹺隊伍。隨著時間的推移,蘭世兆隊長又吸引了其他村的村民浮山高蹺隊伍由原來的6個人慢慢地組成了50余人的浮山高蹺隊伍。
過年時,村里的浮山后高蹺隊伍就到各村拜大年,為大家表演高蹺、旱船、竹馬等節目。當時,各村一聽浮山后高蹺來了,大家都從自家屋里奔出來,觀看精彩的節目。高蹺走完一遍以后,觀看的村民還沒看過癮,還用熱烈的掌聲與叫好聲請隊員再表演一遍。為什么群眾這么喜愛浮山后高蹺呢?
浮山后高蹺隊現隊長王云英介紹,當年流傳著一句俗語“高度沒有別人的高,跑的花樣卻很好”。這就是浮山后高蹺的絕技所在。
原來,浮山后高蹺原本的綁腿是80厘米高,本來人走起路來就已不容易,而高蹺隊隊員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創造了24種形式的秧歌花樣,讓人看得眼花繚亂,紛紛叫好。
“有梅花步、剪子步、扇子面、穿糖球······花樣可多啦!跟著音樂的節拍走,一起調就變花樣,加上手中拿著道具,還有說唱帶表演,所以群眾特別愛看。”王云英激動地解釋道。
“我們的秧歌戲都是自編自演,扮相既有民間神話人物,又有戲劇中的滑稽人物等,有時候女角反串男角,就顯得特有意思。”王云英說,高蹺隊最具特色得一個節目是反串節目《小官拜年》,服裝自己做,戲詞兒自己寫,現在已經成為各大廟會得必演節目。
“惦著個小腳(jue)忽悠悠,小官我心頭喜得慌······”這一聲“青普”一唱出來,觀眾就忍不住笑了。《小官拜年》多用得是口語化得吉祥詞兒,青島味兒特濃,加上滑稽的扮相,總讓人忍俊不禁。
王云英說,非遺項目目前都是“青島大媽”們在傳承,因為身體原因,高蹺得高度已經減為40-60厘米了。但也正因為高度減了,讓高蹺更“貼地氣”,更容易學了,因此在非遺宣傳活動中經常會有年輕人前來體驗踩高蹺得感覺。
據說,早時得戲班還是我黨地下工作者活動得場地,戲班在革命發展史上為掩護革命志士、留存先知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改革開放以來,為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浮山后高蹺,浮山新區街道多措并舉,投入財力與物力開展保護與繼承工作,并于2016年申報市北區社區教育特色項目,對浮山后高蹺進行分類指導,聘請高蹺老師和秧歌舞老師,親臨街道活動廣場,教授熱愛高蹺的學員膠東大秧歌舞、東北二人轉的一些基本動作用于浮山后高蹺,并聯系實際生活,編排了新版《小官拜年》、《歡樂鬧元宵》等節目。浮山后高蹺隊伍活躍與市北區的大街小巷,分別多次參加青島市蘿卜·元宵·糖球會、市北文化街筆會活動、浮山新區街道“浮山人家”民間藝術節開幕式與街道的各項文娛活動,表演非物質文化遺產高蹺和秧歌表演,傳承優秀的民俗文化,豐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同時,街道也邀請浮山后高蹺隊伍走進廣場、走進樓院、走進學校,為居民與學生們表演節目,并生動地講解踩高蹺技巧,繼而擴大浮山后高蹺的覆蓋面與認可度。
21年前,浮山新區還是一片瓦房和農田;21年后,已然成為一片崛起的新城。從1997年地質勘察的第一鉆開始,到如今的商品房大盤林立,各種配套日益完善,浮山新區已由當年偏遠荒涼的不毛之地,華麗變身為容納40萬居民的超級片區,也成為了改革開放40年來青島市民居住環境和居住理念變遷的見證。浮山后高蹺也成為了浮山后人民生活逐漸變好的得力見證,當我們看到精神飽滿的浮山后人民踩著高蹺向我們款款走來,我們也看到了浮山新區人民的美好幸福生活。
記者 游瀟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