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麗中國要靠美麗鄉村打基礎。圖為風景如畫的濱州市獅子劉村。
□ 本報記者 張春曉 趙 琳
齊 靜 王 川
孟夏時節,齊魯大地廣闊的田野上,孕育著豐收的希望。伴隨著上合青島峰會的臨近,鄉村振興的鼓點更加激越鏗鏘。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代表團參加審議時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統籌謀劃,科學推進。山東深刻認識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堅定扛起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政治責任。牢牢把握走在前列目標定位,充分發揮農業大省優勢,堅持高標準謀劃、高質量推進、高層次發展,山東正上下一心,努力把鄉村振興這盤大棋下好下活,為全國鄉村振興貢獻山東力量。
高點定標,一張藍圖繪到底 “三農”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沒有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
“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好,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賦予山東的光榮使命。我們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擔當,深入謀劃推進鄉村振興的思路舉措,堅定不移地把習近平同志的重要指示要求落到實處。”省委書記劉家義說。
扛起光榮使命,必須回答好何為“齊魯樣板”這一認識問題。站在當下這個足以深刻影響未來的時空交會點,如果對“齊魯樣板”的思想認識還停留在過去樹幾個典型、抓幾個試點的觀念里,顯然無法適應新時代新要求。只有充分認識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艱巨性、長期性、復雜性和打造齊魯樣板的全局性、系統性,才真正能有“樣板”二字可言。
山東切實把鄉村振興放到戰略高度來認識和推進,注重強化規劃引領。省委農工辦副主任王憲介紹,堅持規劃先行,謀定而動,黨的十九大后,我省即開始研究制定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文件,省領導帶頭深入基層開展調研,理優勢、找短板、查問題,謀劃鄉村振興的路子。日前,我省編制完成全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并重點圍繞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等五個專題,分別出臺5個工作方案,與省委2018年一號文件配套形成“1+1+5”政策規劃體系,這標志著我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大框架已經全面拉開,正在扎實起步。
扛起光榮使命,還要回答如何打造“齊魯樣板”這一路徑問題。山東的答案是高點定標。標準決定質量,圍繞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我省堅持對標發達國家、國內先進地區的成功模式,堅持高起點謀劃,拿出符合山東實際的鄉村振興推進標準。大到“五個振興”的標準,小到村村通戶戶通的標準、鄉村社區建設標準等,都由相關部門拿出具體方案措施。
放眼看去,與標準有關的創新探索,屢屢成為我省各地各部門的火熱實踐。5月3日,山東在全國率先發布四項田園綜合體建設標準。另一個引人注目的大動作,是健全農產品標準體系。在國家有關部門大力支持下,我省加快推進蔬菜標準認證中心建設,制定國家蔬菜質量標準。“我們將盡快發布山東蔬菜標準體系,不僅覆蓋消費者關注的生產種植環節,還著力向全產業價值鏈的U型高端延伸,一端是品種研發和保護,一端是掌握產品品質等級。”省質監局二級巡視員郭大雷表示,這將是國內首個蔬菜領域的標準體系。未來中國蔬菜產業怎么發展,將有山東最響亮的聲音。同時,山東蔬菜產業也將迎來發展新機遇。
扛起光榮使命,還要有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堅定決心。鄉村振興是一項長期性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把堅持黨管農村這一“重中之重”落到實處。要把鄉村振興這盤大棋下好下活,村是基礎,鄉是關鍵,縣是主體,市要統籌,省負總責。這就如同象棋中的“車馬炮”,既要防止越位、錯位、缺位,也要及時補位、高效運轉。
五級書記靠上抓鄉村振興。我省調整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省委書記任組長,省長任副組長,一名常委任專職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成立省委農村工作委員會,統籌推動鄉村振興各項任務落實。全省各級按此體制調整。
“縣里是鄉村振興主戰場,縣委書記就是施工隊長。”高青縣委書記明子春說,鄉村興縣域興,高青縣把產業振興作為重點,發揮本地優勢,正在統籌實施田園綜合體、特色小鎮、專業化園區建設和美麗鄉村連片整治,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動力支撐。
創新思路,用好改革這一“法寶” 一個必須正視的現實是,進入新時代,不能單純再用傳統的老辦法、老路子發展農業農村,“躲進小樓成一統”,要用全國的眼界來審視山東。
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必須具備更高的站位、更廣的視野,突出問題導向,
以改革創新精神破解鄉村振興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持之以恒地抓好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
思路決定出路,思路打開了,就能看到優勢、認清短板,謀準發展的方向舉措。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牛鼻子”。有了產業的發展,鄉村群眾才能有施展才華的舞臺,才能有就業致富的機會,才能有安居樂業的條件。山東是農業大省,但與其他省份相比,農業增值效益不高。為此,山東抓住農業發展動能轉換的重要契機,積極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著力培育終端型、體驗型、循環型、智慧型新產業新業態。
去年底,臨沂蘭陵國家農業公園入選我國首批8個綠色食品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產業融合發展帶來的全鏈條收益愈加明顯。以前只是自己種地的村民,現在不僅進行農產品加工和銷售,還經營著形式多樣的綠色采摘和農家樂。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正成為引領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新動能。
鄉村振興,人是第一要素,人氣回歸是根本。為了吸引更多“城歸族”回到農村投資興業,山東各地創新思路、紛紛出招。菏澤鄆城在全國鄆城籍人士集中的18個大中城市設立了返鄉創業服務站,建立聯系溝通長效機制;曹縣以發展農村電商產業集群為契機,設立專項引導資金,支持年輕人回鄉創業。“鎮政府不僅盤活閑置廠房為電商企業解決倉儲問題,還聘請淘寶講師對村民進行免費培訓。”從天津返鄉創業的曹縣大集鎮村民丁光山說,電商經濟的迅猛發展,為自己回鄉創業提供了廣闊舞臺。
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必須向改革要動力、要活力,用好“改革”這個最大利器和法寶,操控好“放活”這只動力閥,通過有效的制度供給和體制機制創新,破除壁壘、理順關系,為實現鄉村振興提供可持續的動力支撐和制度保障。
長期以來,受制于農村土地經營權難抵押及農戶信用評價機制不完善等問題,農村金融步履維艱,不利于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現代化發展。臨沂市沂南縣是“全國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縣”,通過試點,當地創新體制機制,建立風險防控補償、信用等級評價和抵押物收儲處置“三大機制”,打造頒證登記、產權交易、信用評定等“六大平臺”。兩年來,沂南縣累計發放農地抵押貸款1473筆、4.16億元,新上農業項目1600余個,盤活了農村土地資產,破解了農村融資難題。
各地農村千差萬別,鄉村振興也不能千篇一律。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必須對村情民意進行深入了解,找準振興道路上的阻礙難題,因地制宜、精準施策。
當前,不少村莊的閑散地、空宅基、廢坑塘等資源閑置浪費,還影響環境,如何喚醒這些“沉睡的資源”考驗著鄉村治理者的智慧。德州市總結臨邑縣等地的探索經驗,通過整體規劃、多方投入,把脈問診、精準施策,大力發展“邊角經濟”,探索出實現長期穩定脫貧和鄉村持續振興的好路子。
“去年開展閑散地整理,無償收回了101畝集體土地成為村級產業園,當年集體收入達5.7萬元。”臨邑縣林子鎮東張村村支部書記張丕俊說,閑散地整理后,村子不僅變美了,還實現了省定貧困村摘帽和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目前,德州全市投入各級各類資金1.17億元,整合盤活土地27669畝,產生效益1311萬元,帶動村集體年均增收1萬元以上。閑散地化為聚寶盆,“空殼村”“空心村”都變少了。
凝聚起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充分尊重廣大農民意愿,調動廣大農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廣大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動力,把維護廣大農民根本利益、促進廣大農民共同富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廣大農民是鄉村振興的主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調動農民的積極性。
讓農民成為鄉村經濟發展的主要獲益者,鄉村振興才能獲得源源不斷的動力。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個道理在汶上縣郭樓鎮古城村得到了真切體現。曾經的古城村污水橫流、垃圾圍村,村民生活環境臟亂差,群眾意見大。郭樓鎮黨委抓住美麗鄉村建設時機,爭取上級扶持資金,對古城村進行高標準打造,村里面貌煥然一新。上海一家公司看好古城村發展前景,與該村達成合作意向,重點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業,著力打造田園綜合體。2017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25萬元,村民李召運在家門口辦農家樂,年收入20多萬元。
鄉村是一個文化空間,鄉村文明是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的原點。我省扎實推進新時代農村文明傳習中心建設。近兩個月來,新時代文明傳習中心在全省各地陸續成立,以“思想強農”助推鄉村振興。
凝心聚力才能辦大事、辦實事。省文明辦有關負責人介紹,新時代文明傳習中心通過從黨校講師、道德模范、新鄉賢、文人名士等群體中招募傳習志愿者,深入基層宣傳踐習黨的科學理論、民生政策、文明新風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舉措,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傳習活動,著力解決鄉風文明建設中的熱點難點問題,筑牢群眾的“四個自信”,增強文化獲得感。
匯聚起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鄉村組織振興是重要基礎,而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引領作用是重要保障,要用好基層組織這個“一線指揮部”,打通工作落實的“最后一公里”。落實總書記要求,山東在打造千千萬萬個堅強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培養千千萬萬名優秀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上持續用力。
我省《推動鄉村組織振興工作方案》提出,到2022年,形成領導有方、運轉有序、治理有效的鄉村組織振興制度機制。其中,農村基層黨組織堅強有力,五星級村黨組織達到40%以上,基本消除二星級以下村黨組織。村民自治組織規范有序,黨組織領導的村民自治機制更加健全規范。
“鄉村振興,治理有效是基礎,要讓農民有獲得感。能不能淬煉出一支‘吸鐵石’般的村干部隊伍,直接關系到基層組織強不強、黨的形象好不好、農村社會穩不穩。”山東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員馮峰表示,當前基層黨組織需要加強自身建設,注重在返鄉回村的“能干人”、下鄉創業的“實干家”中發展黨員,用知識、能力充實黨支部,提高黨支部領導服務發展的能力,實現鄉村經濟的穩步發展。要堅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以黨的領導統攬全局,以法治“定分止爭”,以德治“春風化雨”,以自治消化矛盾,確保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和諧有序。
鄉村振興號角催人奮進。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在山東人民矢志不渝的努力奮斗中,在久久為功一步一個腳印的扎實推進中,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美好圖景一定能在山東如期實現,為全國鄉村振興作出山東貢獻!
轉自:大眾網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