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麗娜正在為海島村民診治。
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軍
5月3日,半島記者從青島市衛計委獲悉,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力培養合格的醫療衛生人才,近年來,青島市通過提高鄉村醫生待遇、完善人才引進機制、改善農村醫療環境等措施,大力推進鄉村醫生管理工作,在高校定向免費培養鄉村醫生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隨著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實行,鄉村醫生的收入也節節攀高。
鄉醫待遇收入明顯提升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青島提高在崗鄉村醫生基本收入標準,將基本公共衛生籌資標準提高至54元每年每人,位列山東省第一,并按照工作績效的48%撥付到村衛生室;將村衛生室一般診療費支付標準提高為10元每次,個人自負比例保持不變;鼓勵有條件的區市提高區域內基本藥物補助標準。
鼓勵鄉村醫生承擔農村居民長期醫療護理保險,對養老院集中養老、居家養老的老人,以及失能、半失能人群,定期開展巡診巡護;推行村衛生室醫療責任險和運行補助等措施,全市80%的村衛生室投入醫療責任險,最高保額可達120萬元。部分條件較好的區市通過資金補助形式,為鄉村醫生購買養老保險。
通過一系列政策,青島市在崗鄉村醫生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人均收入增加近萬元,部分區市鄉村醫生年均收入已經高于鎮街衛生院在編職工收入。為解決老年鄉村醫生后顧之憂,青島市還將符合條件的老年鄉村醫生生活補助納入財政給予保障,目前,全市1.4萬余名老年鄉村醫生享受到此項補助,發放資金1.2億元。
40名免費醫學生已入學 為吸引更多人加入鄉醫隊伍,青島開展定向培養公開招錄鄉醫,實施“區市管鎮聘村用”,區市設立鄉村醫生人才庫,實行統一管理、統籌安排,鎮街衛生院與新進的定向委托培養的醫學畢業生簽訂勞動合同,享受與現有職工同等待遇,鄉村醫生隊伍建設整體水平得到提升。
青島還開展了鄉村醫生定向免費醫學生培養,聯合省醫學高等??茖W校在青島市嶗山區試點開展鄉村醫生訂單式定向培養試點,凡招錄、報考定向培養并錄取的學生,簽訂定向就業協議后,可免學費、免住宿費、發放補助生活費,累計享受到財政補貼??粕鸀?7200元、本科生為62000元,服務期不少于6年。目前,40名學員已在校學習。下一步,將在現有試點的基礎上,擴大培訓學校范圍,在全市推廣鄉村醫生定向培養。
對于老年鄉村醫生退出空崗情況,青島面向社會和院校公開招錄鄉村醫生,組織區市面向社會公開招錄鄉村醫生,具有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人員都可參加招考。深入到省內多家醫學院校組織多場鄉村醫生專場招聘會,凡是醫學專業的大專畢業生都可以報考,對招錄畢業生在取得全科執業醫師資格后可提前一年晉升中級職稱,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公開招聘時優先聘用。目前,已有近百名醫學本科或大專畢業生簽訂了就業意向協議。
隊伍結構呈年輕化 青島還按照服務半徑不超過一刻鐘和服務人口2000~4000人的原則,通過整合距離相近的村衛生室和依托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積極推進中心村衛生室建設,將原來分散執業的鄉村醫生和醫療設備實行集中調配使用。由鎮街衛生院承辦或領辦中心村衛生室,實行中心衛生室規劃布局、科室設置、外觀標識的“三統一”和行政、人員、業務、財務的“四統一”,選派部分醫護人員充實到中心村衛生室,實現村衛生室二十四小時有人值守和服務能力的大幅度提升。
嚴格鄉村醫生準入和退出機制,在村衛生室從業的醫護人員必須具備相應資格并按規定進行注冊。目前,全市鄉村醫生隊伍結構呈現年輕化,平均年齡由原來的52歲降到50歲左右。
此外,青島還發揮“互聯網+醫療”優勢,打造智慧健康。將“互聯網+”應用到村衛生室中,為基層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建立“健康信息云系統”,通過掃描服務對象手中的二維碼識別卡,在手機上即可實時掌握查看相關健康信息。同時實現手機APP軟件隨時查詢體檢結果,極大提高了居民體檢的積極性。引進信息化移動查體車,查體車具有身份識別和實時拍照功能、血液標本可“即采即檢”、能自動生成符合國家標準的電子健康檔案,并與衛生平臺相連,居民在衛生室持身份證即可享受一站式查體服務,實現了健康檔案、就診信息等互聯互通。
人 物
即墨女鄉醫扎根海島18年 守護1100多名居民健康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軍 通訊員 肖海青
2000年,大學剛畢業的王麗娜在即墨區參加了一個特殊的會議,選拔年輕優秀的臨床畢業生到田橫島村做鄉村醫生。接到通知后,眾多的年輕醫生都皺起眉頭,因為島上生活的艱苦是眾所周知的事情。而這時,王麗娜站了起來:“我家就在島子外面,我離得近回家方便。”而這一句“方便”,成為了她人生之后十八年最大的不方便。
王麗娜剛工作時,島上居民1100多名,基本以捕魚為生,島上沒有網絡、沒有澡堂,因為時常停電蠟燭是必備品……結婚蜜月期間,王麗娜往返于島嶼與陸地之間,其中的辛苦只能在晚上與丈夫哭訴,有時丈夫也會心疼,勸她辭職??墒浅鲇谀贻p人的倔強和責任心,她堅持下來了。
起初王麗娜每天晚上回家休息,可是有一次她偶然得知,島上的居民多數以捕魚為生,男人們凌晨兩三點鐘就要結伴下海,中午才回家,這時女人們便將捕回來的海鮮分類,這就是為什么衛生室只有在早晨和晚上才會有較多的病號。為了能夠更好地服務島上居民,王麗娜便與丈夫商量在衛生室住,丈夫起初不同意,后來王麗娜懷孕了,她便以“安胎,來回坐船奔波疲勞”的理由在島上住下來。
衛生室里沒有做飯的地方,島上也沒有飯店,王麗娜只能吃方便面等食品,后來島上居民實在看不下去,自發地組織挨家挨戶給她送飯。有一天,一位80多歲的老奶奶來到衛生室,把手中的包裹遞給王麗娜:“雞蛋,我怕你又不要,所以都給你煮熟了,又怕你有病號吃飯早,所以我四點就起來煮。”王麗娜接過包裹,一共四十八個雞蛋和鴨蛋,這一個包裹的重量對于年輕人也許不算什么,可對于一個身高一米四多、體重只有七十斤,連空手走路都困難的老人來說,不知道是費了多大力氣。淚水不停在王麗娜眼眶中打轉,村民對她的依賴讓她不忍心也不會丟下他們不管。雖然現在島上有了飯店,但村民的這些習慣一直保留了下來。
現在的田橫島不再缺醫少藥,因為有了王麗娜和國家的新醫改政策對鄉村的大力支持,衛生室配備了電腦,通過光波接收器連上了網絡,能夠正常為老百姓報銷醫藥費了。
18年來,王麗娜舍小家、顧大家,用無私的愛和滿腔的熱情守護著島上1100多名居民的身心健康,被譽為“海上120”。王麗娜先后獲得即墨區“好人之星”、即墨區“道德模范”、青島市“十佳文明服務之星”、青島市“最美鄉村醫生”、山東省“優秀鄉村醫生”、“山東省好鄉醫”等榮譽。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