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4月23日消息 今天上午,青島地鐵11號線正式開通試運營。11號線是位于東岸城區東部的一條南北向軌道交通快線,線路起點為苗嶺路站,沿苗嶺路、濱海大道,領海路、皋虞河向北,終點為鰲山灣站,全長58.35km,串聯起藍色硅谷、嶗山風景旅游區、世園會等區域,被網友譽為“最美地鐵”。
地鐵11號線正式開通
鰲山灣站暫不開通 青島地鐵集團運營分公司新線管理部經理助理唐瑜介紹,11號線是位于東岸城區東部的一條南北向軌道交通快線,線路起點為苗嶺路站,沿苗嶺路、濱海大道,領海路、皋虞河向北,終點為鰲山灣站,全長58.35km,串聯起藍色硅谷、嶗山風景旅游區、世園會等區域,被網友譽為“最美地鐵”;起點段為地下段總長5.29km,沿線經過西庵子(北宅-北九水715m)、嶗山(北九水-廟石4580m)、東山溝(水泊-博覽中心508m)3處山嶺隧道,總長5.81km,其余高架段總長45.83km,一路走山嶺、過隧道、體驗“山、海、泉、林”的不同景色。11號線設置車站22座(4座地下站,18座高架站),自苗嶺路站起,終點至鰲山灣站,平均站間距2753m,張村-枯桃站間距最短786m,北九水-廟石站間距最長6790m(含嶗山隧道)。全線除博覽中心站為島式站臺,其他站均為側式站臺。其中苗嶺路與2號線換乘。
作為青島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及即墨城市總體規劃“一橫三縱”的一環,11號線既是一條城市發展線,也是一條高端引智線,不僅拉近即墨區與主城區距離,使沿線城區與青島城區從地理距離變成了準確的時間距離,帶動沿線旅游業發展,也串聯周邊科研院所。另外,11號線的開通將極大方便市民出行、提高出行質量,帶動沿線周邊人口增長、經濟發展,給周邊居民帶來更多機會和實惠。
乘車市民
據了解,11號線開通后,苗嶺路站、錢谷山站的首班車時間均為6:30,末班車時間苗嶺路站為22:00,錢谷山站為21:30。采用大小交路行車,大交路:苗嶺路-鰲山灣(58分鐘);小交路:苗嶺路-博覽中心(46分鐘)。在行車間隔方面,苗嶺路-博覽中心:7分25秒;博覽中心-錢谷山:14分50秒,后期根據實際客流情況進行適當調整。開通初期,11號線終點站鰲山灣站因其無硬化路面,離附近主干道濱海公路較遠,周邊乘客相較于鰲山灣站,去錢谷山站更為方便,因此鰲山灣站暫不開通。11號線票價執行青島市軌道交通票價政策,采用里程分段計價,起步價2元,全線最高票價7元,線網最高票價8元。
為了配合11號線的室外觀光屬性,11號線的電客車在舒適性上做了極大提高,它加裝了抗風防測滾裝置、和軌面防濕滑撒沙裝置,另外,整車學習了動車組的設計制造標準:車體風阻小、符合1級防火標準、車內油漆采用水性環保漆、車頂燈采用環狀光帶設計、燈光采用無極調光技術(可以根據車廂內亮度自動調光)、車窗采用了國內B型車中最大的1.7m寬車窗,車窗上有遮陽簾等,另外車廂內設置了縱橫向座椅,提供更多座位的同時也便于乘客欣賞沿途風景,全列車共設172個座位,可容納800余人。
青島地鐵集團運營分公司從2014年開始進行11號線的開通籌備工作,對所有新入職員工開展了共計5916人次的入司培訓和送外培訓。完成了調度員、行車值班員等30個崗位全部一線生產人員持證上崗,和17項特殊工種的全部特種作業人員取證。編制了136部規章和76部應急預案。組建和完善了通信、信號、車輛、票務等9大專業的維護、檢修車間,配置了齊備的生產、急救物資,于4月3日通過了上交協的試運營開通評審。
青島藍色硅谷城際軌道交通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劉生秀介紹,11號線是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與青島市地鐵工程建設指揮部辦公室合作建設的地鐵線路。由中國鐵建出資成立“青島藍色硅谷城際軌道交通有限公司”,負責11號線的投融資、建設管理等工作。項目達到通車試運營條件后,由中國鐵建將項目移交給青島地鐵集團有限公司運營。為推進11號線工程建設,藍硅公司自開工伊始就樹立了“科技創新線,安全舒暢線,質量放心線,綠色風景線、和諧文明線”的總體建設理念。安全上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方針;質量上堅持“開工必優,一次成優,穩定保優,全面創優”的做法;建設過程中注重質量、保證安全、穩控進度,全面統籌安排,足量保證資源投入,會同青島地鐵集團定期調度考核,及時協調存在問題,確保按期完成節點計劃爭創優質工程,打出“中國鐵建•藍硅線”品牌。
苗嶺路站內人員引導
11號線設有地下區間、長大高架區間、山嶺隧道,可謂是“上天入地”,工程復雜,結構形式多樣,難度大、風險高。如苗會區間下穿金家嶺商業區,上有國發中心等高層建筑,地質條件復雜,難度較大;北北區間高邊坡,臨近濱海公路,巖質堅硬,爆破作業影響周邊居民和濱海公路正常運行,存在較大風險;嶗山隧道,長4580m,全線最長的山嶺隧道,穿越斷裂帶、山澗河谷等有風險的地帶,地質條件復雜,施工難度大;錢鰲區間懸臂梁,全長202.7m,橫跨濱海公路,采用掛籃施工,施工難度大,風險高。對工程建設中風險大、技術難度高的單位工程,一是健全監督管理機構,完善管理機制;二是優化設計方案,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嚴格按照審批后的方案落實;三是加強中間過程管控和及第三方監督檢查;四是成立技術攻關小組,做好技術保障;五是采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降低施工難度和作業風險,克服,安全、優質、高效的完成工作任務。
六大技術創新 據介紹,地鐵11號線在工程技術創新和新技術應用方面有六大突破。
首次在青島地鐵項目采用先張法預制U梁施工技術。該技術在國內并未廣泛采用,具有預應力筋和混凝土的粘結性與整體性良好、成批預制效率高等優點。
全面推廣熱軋帶齒槽道預埋件安裝技術,該技術具有結構受力好、適應性強的特點。槽道安裝對鋼筋混凝土結構無損害,可適應各種規格配件安裝,維護簡便。在全國城市軌道交通工程中也具有先進性和示范性。
首次使用組合單元式結構設計的敷板式吸聲降噪器替代原有珍珠巖棉材料的吸音板降噪技術,并成功應用,該材料為復合式吸聲材料,采用扣件式安裝,所用材料均為改性非金屬材料,具有質輕,耐腐蝕,抗老化,阻燃等優良的物理性能,大幅提高了吸音板降噪系數的同時增加了材料使用壽命。
在北廟區間采用減振組合道床技術。該技術由預應力框架式道床板、減振扣件、道床隔振墊、鋼軌等部件組成,包含諧振式浮軌扣件和道床隔振墊兩級隔振措施,具有良好的減振降噪效果。
首次采用了“高空作業車+云臺視頻檢查系統”支座檢修方式,有效解決了全線高架段的支座檢修問題,大幅降低了后期高空作業安全風險。
AFC系統創新性地在自動售票機上使用了“紙幣循環找零”先進技術模塊,替代之前的紙幣接收模塊+紙幣找零模塊,方便運營,節省了空間、節約了投資。
特殊乘客可撥熱線電話 隨著11號線的開通,青島地鐵實現了路網化運營,極大的方便了廣大市民的出行,也對客運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北宅站站長張波介紹,為了方便特殊乘客的出行,地鐵車站為大家準備了愛心預約卡,有需要的乘客可以撥打55770000,提前預約告知出行線路、出行時間等信息,車站將安排工作人員按時在約定位置等候。“我們將始終堅持“服務無止境,關愛有真情”的服務理念,為市民提供安全、便捷、溫馨的出行環境。”最后,張波提示廣大乘客,為了出行安全,在搭乘地鐵時,需聽從工作人員引導,有序安檢,排隊上下列車。
相關鏈接
軌道介紹:采用高鐵CPIII工藝保障軌道精度 青島地鐵11號線作為一條聯通市域的城際快線,為了應對當前快節奏的社會環境、緊跟時代步伐、更好的服務廣大乘客,采用了國內先進技術設計為120公里的時速,如深圳等國內各一線城市新開通的市域線、機場線也都是120km/h的速度。軌道施工單位中鐵十一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決定采用高鐵使用的CPIII工藝進行軌道精調,提高了軌道施工精度及施工工效,保證軌道精度符合高速鐵路標準。這項技術全面應用到11號線建設中,可以確保列車運行的平穩性,不會出現車體劇烈搖晃的現象,提高了旅客乘車的舒適度,降低了軌道減振投入費和扣件及鋼軌的更換率。為保證線路周圍居民生活環境不受11號線運行的影響,采用多種減振道床形式。此外,在會展中心站、青島科大站到張村站區間設立兩處標準化鋪軌基地,基地安裝了安全管理系統和智能網絡控制系統,管理更加規范、便捷,實現遠程可視化控制。基地物料采用集中加工作業方式,使用的數控鋼筋加工機,節約了工費,控制了超耗和浪費。使用軌排法施工的工法,在基地進行軌排拼裝,相對于地下變相的增加了工作面,減輕了勞動強度,質量控制更為方便。施工過程中,相對于高架線路的場地開闊,在苗嶺路至張村地下線段,使用特制的小型鋪軌機具輔助施工。鋪軌機占空間小、組合靈活,極大的減輕了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了施工效率,保證了地下施工安全可控。
通訊員 白曉軍 記者 徐圓
[編輯: 王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