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4月17日消息 實現新能源汽車雙向充放電、打造“充電網、車聯網、能源網”三網融合、構筑未來工業大數據平臺……隨著山東不斷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青島市的不少民營企業也在進行著轉型升級,近日,記者跟隨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青島市工商局、嶗山市場監管局舉辦的“民企助力新舊動能轉換”活動,走進青島特銳德,深入了解該企業在新舊動能轉換中的經驗做法。
特銳德新能源汽車展館
特銳德新能源汽車展館
制造能發電的電動車 在特銳德園區內,記者看到一套集變電、配電、光伏發電、汽車充放電、儲能于一身的“多能魔方”,它既能通過光伏發電或國家電網給汽車充電,也能讓汽車放電供園區使用。這就是特銳德研發的汽車雙向充放電技術。
“目前新能源行業的痛點是棄能嚴重,‘棄風、棄光’現象普遍,因為消納能力不足、外送能力有限,造成了投入和能源極大的浪費。此外,預計到2030年,我國將有8000萬輛左右的電動汽車,每天的充放電量將達30億千瓦時,占50%以上的用電負荷將給電網帶來極大壓力。而我們目前的充電模塊和充電樁都是單向的,都是給車充電,沒法把車上的電放出來。”特銳德集團品牌總監趙健說。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特銳德提出了建立面向2020-2030年的汽車充放電網發展方向,利用充電網的群管群控、有序充電進行削峰填谷,減少棄風棄光現象,提高新能源電利用率,讓新能源車用上新能源電。
“今后,新能源車主只需利用特銳德的充放電技術,通過海量微型傳感的智能運維,使電動汽車‘發電’,就可以實現低谷充電、高峰賣電,賺取電價差,實現“新能源車充新能源電”的社會價值。”趙健說。
打造三網融合的新能源汽車行業 隨著充放電技術的實現,電動汽車的屬性將被重新定義,其中三分之一載人、三分之一載數據、三分之一載新能源。而傳統的無序充電樁技術只會繼續加大電能峰谷差距,造成電力不平衡。
針對這種現象,特銳德研發了 “汽車充電網”與“新能源微網”雙向融合系統,以充電樁為能源入口,以車聯網為基礎服務平臺,構建包括樁、車、光、儲在內的能源生態體系,通過與智能電網的友好互動,推動能源互聯網的落地,為電動汽車用戶、充電設施運營商和光伏、儲能等分布式能源業主提供全方位優質服務,打造“充電網、車聯網、能源網”三網融合。
構筑未來工業大數據 近日,特銳德董事長于德翔發布了《給特銳德股東的一封信》,信中指出,按照未來5-10年的需求提前謀劃今天的創新研發,特來電創新引領,要成為中國最大“智能制造+充電運營+數據服務”的新能源新交通深度融合生態運營服務商,引領“充電網、車聯網、互聯網、能源網”的新能源互聯網,實現充電網行業的一步領先、步步領先。
“可以說充電網就是‘路’,建不好充電網,電動汽車將無‘路’可走。”于德翔告訴記者,充電網依靠數以億計每天充電的用戶,將汽車工業大數據、能源大數據、消費行為大數據、互聯網大數據集中于平臺,電商、約車、買電賣電、大數據修車、大支付金融、大客戶電商等互聯網增值服務均能在充電平臺上實現,構筑起未來數據支撐千億價值的新生態,也將成為中國新舊動能轉換最大的引擎之一。
通訊員 黃秋梅 周紹華 記者 游瀟
[編輯: 王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