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付彪 為了更好地落實《教育部 共青團中央 全國少工委關于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北京市教委對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進行了改革探索。“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從每年的春季開始一直到秋季,讓全市的學生們走出學校,放下課本,進行一周的學農教育。(4月12日央視網)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學生通過學農,可以讓他們從小就增強對國情和民生的了解,從農民的吃穿住行中,感知糧食的來之不易。
學生在學農一周內,要在包括農作物種植、面點制作、園區管理等20多門課程中,選擇四門必修課在內的九門課程,并且在所有設置的課程中,全部由集體合作完成。一周的學農時間雖短,但帶給孩子們的認識和體驗,可能是書本教育所無法替代的。我國教育家陶行知認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學農就是教育的精彩延伸。從這種角度看,北京積極開展中學生每年一周的學農教育,很有現實意義。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925eat.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編輯: 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