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0%受訪者感覺“網絡水軍”公關現象普遍存在
過半受訪者認為他們不負責的言論會扭曲網民的價值觀念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見習記者 孫山
所謂“網絡水軍”,是指一群活躍在各大網站、論壇和社交平臺上,大量發布特定內容的網絡寫手。他們往往偽裝成普通網民,通過網絡提供有償發布或刪除信息等服務,擾亂網絡環境和市場秩序。自2017年5月以來,公安部部署各地公安機關開展打擊“網絡水軍”全國集群戰役,已破獲“網絡水軍”違法犯罪案件40余起,涉案總金額上億元。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6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4.0%的受訪者認為利用“網絡水軍”宣傳公關的現象普遍存在,65.6%的受訪者呼吁治理“網絡水軍”。54.8%的受訪者建議建立長效的網絡行為監督治理機制,51.9%的受訪者建議倡導健康文明的網絡行為。
從事醫藥工作的詹麗群去年被一部電影的宣傳陣勢吸引,看過后卻覺得并沒有那么好。“我發現網絡上很多言論都在捧這部電影及主演,內容看上去差不多,感覺像是用‘網絡水軍’來宣傳的。”詹麗群留意到,“網絡水軍”還被商家用來“抹黑”競爭對手,“我曾和朋友去一家新開的飯店吃飯,覺得很不錯,想推薦給其他人,卻發現某網站有很多關于這個店鋪的負面評價,內容相似。我覺得有可能是競爭對手雇‘水軍’給的差評。”
“現在很多明星或者營銷推廣都需要流量,有了流量就能受到關注。”北京某高校學生劉敏(化名)覺得利用“網絡水軍”公關普遍存在,但她坦言自己只能明確分辨出一部分,“比如轉發量異常多或者內容類似的。”
調查顯示,74.0%受訪者認為利用“網絡水軍”宣傳公關的現象普遍存在。24.6%的受訪者稱自己一般能識別出水軍,62.2%的受訪者稱能識別一小部分,13.2%的受訪者稱完全識別不出來。
“‘網絡水軍’平時也會發一些普通的消息,但在關鍵的時刻會大量轉發消息或評論。”詹麗群說,她看過一篇介紹“網絡水軍”的文章,“里面講到他們平時怎么運營維護自己的社交賬號,以避免被舉報、封號,所以大部分‘網絡水軍’表面上看和正常網絡用戶沒兩樣。”
調查顯示,“網絡水軍”層出不窮,59.4%的受訪者認為是由于一些網民缺乏規則意識和法律意識,53.5%的受訪者歸因于“網絡水軍”隱蔽性強,不易識別,47.8%的受訪者指出網絡相關的法律制度有漏洞,44.2%的受訪者認為是由于一些網民心態不夠成熟理性,34.6%的受訪者指出“網絡水軍”受商業利益驅使。
“對于‘網絡水軍’來說,寫一條宣傳內容可能收入不多,但量大就會拿到很多錢。”劉敏說,一些做“網絡水軍”的人只想著賺錢,沒有意識到自己行為帶來的不良影響。
“網絡水軍”會造成哪些影響?調查中,59.9%的受訪者指出“網絡水軍”破壞正常的網絡秩序,54.3%的受訪者指出他們顛倒黑白,混淆視聽,51.5%的受訪者認為他們不負責的言論會扭曲網民的價值觀念,其他還有:惡意詆毀、侵犯當事人權益(42.8%),引發惡性商業競爭(34.8%),降低網民對網絡媒介的信任感(28.2%)和影響社會和諧穩定(26.2%)等。
“一些靠流量生存的平臺,會雇‘水軍’來沖高閱讀量、評論數等,虛高的數據擾亂了網絡秩序。”詹麗群認為,“網絡水軍”混淆視聽,影響公眾的價值判斷。
調查中,65.6%的受訪者指出“網絡水軍”公關宣傳是一種不良的網絡現象,應該治理。詹麗群認為,應積極引導廣大網絡用戶自覺遵守網絡秩序,同時加強對網絡的監管,加大對“網絡水軍”的打擊力度。她還建議推廣網絡實名注冊,“這樣可以減少一個‘寫手’在同一平臺有好幾個賬號的情況,也許可以對水軍形成更有效的打擊”。
關于治理“網絡水軍”,調查中,54.7%的受訪者建議建立長效的網絡行為監督治理機制,51.9%的受訪者認為應倡導健康文明的網絡行為,48.6%的受訪者希望進一步完善網絡法律制度,其他建議還有:提高監管的技術手段(43.4%)、嚴懲違法網絡公關行為(36.5%)、完善對異常網絡行為的舉報機制(31.7%)、網絡平臺加強對內容的監管(29.4%)和增強網民的媒介素養(17.2%)等。
受訪者中,00后占2.3%,90后占32.4%,80后占47.2%,70后占13.3%,60后占4.4%。
轉自:大眾網
[編輯: 劉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