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3月16日消息 今天上午,記者從青島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近日,市工商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城鄉建設委、市金融辦聯合印發《<中共青島市委、青島市人民政府關于大力培育市場主體加快發展民營經濟的意見>實施細則》。對法定勞動年齡內的各類人員,在本市行政區域內首次創辦小微企業、正常經營并在創辦企業繳納社會保險費滿1年的創業者,符合條件的一次性給予1.2萬元小微企業創業補貼
青島十五項獎勵政策發布
《實施細則》共八個部分,第一部分到第七部分共十五項內容是對《意見》中確定的各項獎勵政策進行細化,明確獎勵政策的具體申報對象、申報材料、申報時間、申報程序、政策咨詢處室及聯系方式等;第八部分是相關部門職責和監督管理要求。
初次創業 一次性給予1.2萬元創業補貼
對法定勞動年齡內的各類人員,在本市行政區域內首次創辦小微企業、正常經營并在創辦企業繳納社會保險費滿1年的創業者,符合條件的一次性給予1.2萬元小微企業創業補貼。對符合條件的在校大學生、高校畢業生、本市城鄉登記失業人員、返鄉農民工,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從事個體經營、創辦企業以及民辦非企業單位、開設“網店”和“一址多照”等創業實體,符合條件的一次性給予1萬元創業補貼;對除創業者本人外吸納就業1人以上的,小微企業創業補貼標準提高到2萬元。加大創業擔保貸款支持。符合條件的創業者從事個體經營,可申請最高不超過15萬元創業擔保貸款;創辦企業的,可申請最高不超過45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
上規模的資質內建筑業企業 一次性給予10萬元獎勵
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上年度年產值凈增超過1億元的每戶獎勵5萬元,凈增超過5億元的每戶獎勵10萬元,凈增超過10億元的每戶獎勵20萬元;從2017年起,對當年新增并納入統計范圍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一次性給予20萬元獎勵。資金由市、區(市)兩級按照現行財政體制共同負擔。
從2017年起,對當年新增并納入統計范圍的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限額以上批發零售和住宿餐飲企業一次性給予10萬元獎勵。資金由市、區(市)兩級按照現行財政體制共同負擔。
從2017年起,對上規模的資質內建筑業企業,一次性給予10萬元獎勵。資金由市、區(市)兩級按照現行財政體制共同負擔。
“四上”企業改制成規范化股份公司的 每戶給予20萬元補助
對“四上”企業改制成規范化股份公司的,每戶給予20萬元補助,由市、區(市)兩級按照現行財政體制共同負擔。
對在國內主板、中小企業板、創業板上市的本市企業,在香港等境外首發上市的本市企業,實現“買殼”上市并將上市公司注冊地遷至青島的企業,按政策給予最高不超過300萬元的補助,對市級重點擬掛牌企業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成功掛牌的,一次性給予最高不超過120萬元的補助。資金由市、區(市)兩級按照現行財政體制共同負擔。
對在藍海股權交易中心、齊魯股權交易中心等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掛牌的本市非上市公司、有限責任公司,按政策給予最高不超過30萬元的掛牌費用補助。資金由市、區(市)兩級按照現行財政體制共同負擔。
年營業收入首次超過500億元 給予100萬元獎勵
對首次入選“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山東省100強”的制造業企業,分別給予1000萬元、300萬元、100萬元獎勵。
對年營業收入首次超過500億元、100億元、50億元、30億元的制造業企業,分別給予企業經營者100萬元、50萬元、30萬元、20萬元獎勵。
對首次入選“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山東省100強”的服務業企業,分別給予1000萬元、300萬元、100萬元獎勵。
對年營業收入首次超過500億元、100億元、50億元、30億元的服務業企業,分別給予企業經營者100萬元、50萬元、30萬元、20萬元獎勵。
從2017年起,對首次入選“中國民營500強”的企業,一次性給予200萬元獎勵。
獲批的國家級孵化器 給予100萬元獎勵
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對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給予30萬元獎勵。
鼓勵多元化主體投資建設孵化器和加速器,加快構建“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的梯級孵化體系。對獲批的國家級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分別給予100萬元和50萬元獎勵。
科技型中小企業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在企業所得稅稅前加計扣除的比例由50%提高至75%。按照《實施細則》規定,經初步測算,預計2017年我市有2.3萬戶市場主體符合獎補條件,各類獎補資金累計可超8億元。
通訊員 黃秋梅 周紹華 記者 游瀟 實習生 趙亞楠 [編輯: 王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