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首款智能無人駕駛低速載貨卡車實地演示。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家冕 通訊員 董古月
1月19日,以“機·慧·圈、創機會”為主題的“機器人&人工智能‘機·慧·圈’創新聯盟”成立儀式在青島中德生態園綠館舉行。當天,國內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可實現完全自主運行的低速載貨卡車也正式“亮相”。半島記者了解到,“機·慧·圈”將重點開展人工智能、機器人產業鏈的研發、應用、人才引進、教育培訓、產業化推廣等,還將設立基金為聯盟成員提供資本支持,激發“圈內”企業創新活力。
卡車無人駕駛還會讓行 1月19日上午,在中德生態園內,一輛外表普通的黃色小卡車吸引了眾人的眼光,駕駛室內并沒有司機操作,卡車卻正常行駛在路面上,遇到行人從車前經過還會自動停車。記者了解到,這是由澳柯瑪集團現場發布的一款智能無人駕駛車輛進行實地演示。半島記者了解到,該款無人駕駛車輛是國內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可實現完全自主運行的低速載貨卡車,車輛安裝有雙目視覺系統、微波雷達及超聲波補盲設備、人工智能自主行駛系統,可在封閉半封閉的區域內實現自主導航、人工智能自主行駛,設定時速30公里,可應用于定向物流、人員通勤、觀光旅游、巡邏安防、港口轉運、公交環衛等多個領域。
“機·慧·圈”創新聯盟成立 以“機·慧·圈、創機會”為主題的“機器人&人工智能‘機·慧·圈’創新聯盟”成立儀式于1月19日上午在青島中德生態園綠館舉行。據了解,該聯盟由中德生態園聯合澳柯瑪、西門子、青島科技大學、同濟大學中德工程學院等國內外優秀企業、科研機構、高校院所共同創立。儀式上,國內智能控制、智能機器人的專家、中科院自動化所原魁教授還為大家帶來了關于人工智能、機器人方面的精彩主題演講。
據悉,“機·慧·圈”創新聯盟成員單位由駐中德生態園智能制造相關企業組成,目前已有40多家企業加入。未來聯盟將主要圍繞人工智能、機器人產業鏈協作搭建交流合作平臺,開展智能制造方面的研發、應用、產業化、教育培訓,形成會員互利共同體。聯盟成員單位可優先獲得機·慧·圈基金支持;符合條件的成員單位可優先入駐雙創中心;優先免費使用園區智能制造創新平臺;優先分享聯盟內部人才培訓、技術成果、產業信息和產品推廣等資源。
將激發企業創新活力 中德生態園管委主任趙士玉介紹,“機·慧·圈”是機器人、人工智能的生態圈,依托現有企業和資源,重點開展人工智能、機器人產業鏈的研發、應用、人才引進、教育培訓、產業化推廣等,積極推動高端產業智慧化,培育智能制造新動能,提升創新發展活力。“‘機·慧·圈’還將搶抓新時代戰略機遇、優勢資源,聚集企業間的合作成長機會。設立基金,為聯盟成員提供資本支持,吸收西門子等全球創新資源提供技術支持,依托青島科技大學、同濟大學等科研力量提供研發支持,發揮政府引導機制提供平臺及人才教育支持,減少‘圈內’企業研發成本,激發‘圈內’企業創新活力,提供‘圈內’企業拓展機會。”
近年來,中德生態園大力推進智能制造產業發展,依托國際化合作的發展定位,先后被工信部評為全國首批智能制造燈塔園區、長江以北唯一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試點示范園區。集聚了西門子、海爾工業智能研究院、明匠等高端研發機構,海爾工業4.0中央空調、滾筒洗衣機等智能化生產企業,與弗朗霍夫研究院、德國工程院等開展多方位合作。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