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學生記者與3位市人大代表合影。
文/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杰 圖/半島全媒體記者 孟達 報道
半島都市報1月12日訊 “海水稻是種在海水里的嗎?”“海水稻的味道如何?”“學習的目的是什么?”“如何看待課外輔導班?”……1月12日下午,12名半島學生記者走上兩會,對3位市人大代表進行了采訪。學生記者們獨特的視角和對社會熱點的關注,讓幾位受訪代表十分感嘆。市人大代表、青島二中、二中分校校長孫先亮直言“小記者提出大問題”,認為做學生記者很有意義,能走進市兩會采訪是很有價值的社會實踐活動。
12日下午,幾位半島學生記者幾乎同時向市人大代表、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執行主任劉佳音發問:“請問劉主任,海水稻是直接種在海水里的么?”劉佳音詳細介紹了海水稻的生長環境和研發測產情況,以及該技術推廣開來對人類糧食安全的重大意義等。
劉佳音還介紹,如今,海水稻已經成為了青島的靚麗名片,這項技術已經走出了國門,該研發中心的首個海外項目“綠色迪拜”近日已在迪拜落地啟動,項目以鹽堿地稻作改良技術為切入點,打造沙漠綠洲數字化農業新模式,將之建設為沙漠人造綠洲覆蓋的“綠色迪拜”,標志著海水稻開始走向世界、造福全人類。學生記者還針對今年兩會工作報告中提到的智慧農業向劉佳音提問。
而在面對市人大代表、青島二中、二中分校校長孫先亮時,孩子們拋出了一連串關于教育的問題,像“新高考政策”“互聯網教學”“教育方式變革”等關鍵詞,讓孫先亮這位島城教育界“大咖”都有些意外,直言“小記者提大問題”。孫先亮稱,學生學習的目的是理解知識,形成自己的思維,培養主動思考、主動學習的能力。像做學生記者就是很有意義的學習方式,能走進市兩會采訪更是很有價值的社會實踐活動。
在回答學生記者關于教育方式變革的問題時,孫先亮稱,教育不變革就沒有未來,教育不再是過去單純老師講、學生聽的方式了。
此外,市人大代表、青島華青教育投資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李蛟龍則介紹了市人大代表如何履職,并回答了半島學生記者關于課外輔導班、課業減負等方面的問題。
近兩個小時的時間里,12名半島學生記者接連采訪了三位市人大代表,紛紛表示從代表的回答中搞明白了很多道理,今后學習成長有了更加明確的方向。
[ 采訪實錄 ]
海水稻無副作用 半島學生記者曲亦直(嶗山區第二實驗小學):劉主任,請問海水稻是轉基因農作物嗎?會有副作用嗎?
劉佳音:它不是轉基因的,是利用了生物學的雜交嫁接技術,通過人工的混合交配,逐漸繁育出新品種,使其具有抗鹽堿性,可以在鹽堿地上生長。這種方法也不會有副作用,符合自然原則,對人體無害。
半島學生記者欒致先(嶗山區第二實驗小學):劉主任,請問海水稻為什么叫“海水稻”?
劉佳音:科學來說,“海水稻”是它的小名,它的大名也就是學名叫耐鹽堿水稻,因為它可以抵抗富鹽堿地中鹽堿的侵入,開花結果,“海水稻”是我們為了讓大眾能明白了解海水稻的特點的別稱。
半島學生記者帥蘇洵(青島第三十七中學):請問目前海水稻研究中心是如何實現農業精準植保的?
劉佳音:首先農業植保是指農業生物保護,研究中心要在水稻需水的時候保證水量充足,在缺少肥料的時候適量補充氮磷鉀肥,在水稻種植的地區上也有對環境不同的要求,就好比小朋友生病需要吃藥,水稻生病也需要生物藥品去治療一樣。
培養綜合素質是關鍵 半島學生記者王博陽(新世紀市北學校):將來我國要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這對普通高中有什么影響?
孫先亮:其實沒什么影響,只是讓更多人受到中等階段的教育。
半島學生記者郝韻涵(嶗山新世紀學校):如今電子產品越來越多,如何引導孩子們正確使用電子產品?
孫先亮:家長和孩子必須有良好的溝通,首先要有一個約定,規定好每天玩多長時間。只要有一個良好的限制,既讓孩子們有了玩電子產品的時間,又培養了孩子的自覺性和自律性。
半島學生記者李昕倚(嶗山新世紀學校):當我們發現自己的樂趣,但卻與家長要求上補習班發生分歧時,是應該堅持自我還是聽從家長的意見呢?
孫先亮:我們應該鼓勵孩子們發展自己的興趣,而孩子也要主動與家長溝通,相信家長會尊重和支持孩子們的意見。
半島學生記者管樂河山(青島七中):雖然2020年要中考改革,但現在一直到2020年還有好幾年,我們應如何在巨大的壓力下多方位發展?
孫先亮:這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學校應以人為本,要注重個性化、創造力的培養。你們的父母也要關注“可發展興趣”多方面發展,不僅要思考中高考怎么應付,最重要的是孩子未來在社會中應怎樣去做。
半島學生記者姜凌天(文登路小學):您認為藝術和體育成績記入中考總成績將對學生的全能發展起到什么作用?這樣會不會加重初中生的學業負擔?
孫先亮:這對壓力增減沒有太大影響。學生的壓力與學科多少無關,壓力大小來自于心里是否放松和選拔方式。現在我們培養學生的重點是培養他們的個性與綜合素質,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
半島學生記者來慶艷(青島二中分校):進入二中分校以來,不僅在文化課方面有進步,課外活動也是豐富多彩。您對舉辦這些活動有什么想法呢?
孫先亮:現在的孩子的潛力都是無限的,但是需要被引導和激發,咱們學校做的是為學生搭建更多的平臺,培養各方面人才發展,而不是一味地“死學習”。教育的初衷是讓孩子更清楚地認識自己,從而更好地學習。
半島學生記者馬振媛(青島幼兒師范):對于2020年高考改革3+3這一政策實施,高中學生應該怎樣選擇自己適合的道路呢?
孫先亮:目前教育的方式逐漸走向互聯網教學,這種需要學生自主學習的新興教育形式,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領導力等方面的全面發展。隨著高考政策的改革,學生更應該多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不盲目、不從眾地向個人興趣方面發展。當前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我們國家有關教育方面的政策也在逐步改善,我想告訴廣大學子的是:考試不是關鍵,關鍵是在培養綜合素質。
興趣和愛好的培養最重要 半島學生記者張念奚(嶗山新世紀學校):李總您好,在今年市兩會上,您的建議主要針對哪些問題?
李蛟龍:我的建議集中關注了兩方面問題:一是為老師權益呼吁。第二就是民辦教育應和公辦教育享受同等待遇。建議民辦教育和公辦教育享受同等待遇,尤其在義務教育階段,包括教師的養老保險、公共資源,以及辦學經費方面,能夠與公辦教育享受同等待遇,以有利于民辦教育的健康發展。
半島學生記者李心怡(新世紀市北學校):現在都在推行素質教育,您認為什么是同學們最應該具備的素質?
李蛟龍:我認為還是要率性而為。真正的學問不能用有用無用來衡量,也不要僅僅看成績,在人的成長過程中,興趣和愛好的培養是最重要的。同學們要多了解各方面的知識,在興趣的指引下才能將學習和研究深入下去。
[編輯: 張珍珍]
相關專題:
2018青島市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