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展示自家曬的鲅魚。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高曉飛 報道
半島都市報11月23日訊 位于即墨區鰲山衛街道的垛石村是一個四面環山的小山村,自上世紀90年代始,卻孕育出了遠近聞名的曬魚片產業。如今全村有60多戶從事曬魚加工,年產量近300萬斤,有村民年收入達30萬元。近日,半島記者走進垛石村,一探魚片村如此興盛的“秘密”。
爬上村民的屋頂,放眼望去幾乎家家戶戶的屋頂上都是寬約3米、長約5米的曬魚架,魚架上擺著整整齊齊的魚,鲅魚、鰻魚、瑯琊魚、鼓眼魚、青板魚、獅子頭魚、蛤蟆魚……大大小小有30余種。據垛石村黨支部書記孫克恕介紹,“因為垛石村四面環山、光照充足,就成了最佳的天然‘曬魚場’。”加工生魚片要經過剖割、清洗、鹽腌、晾曬等多道工序。已曬魚10多年的村民劉愛香說,“像鰻魚等品種,最短一天時間就能曬好,像甜曬鲅魚等品種,至少要半個月才行。”
“每年9月1日到來年5月1日是曬魚期,平均每戶一天能曬2000斤,整個村莊一年大約能加工300萬斤魚片。”孫克恕告訴半島記者,垛石村的魚片還賣到了北京、天津、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地。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