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11月23日消息 很多人把我們的情緒失常、多慮、失眠歸因為周圍發生了難以接受的事情,也有人歸因為是個人的“軟弱”等。但是卻常常忽略了我們真正可以改變的一點----我們對事情是怎么看的,也就是認知。認知可以決定我們對事情的態度、情緒和反應,對心理健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掌握和正確的使用心理學技巧中的認知行為療法,可以幫助我們重塑心理健康,會讓你的心理更健康,生活更輕松。
每年在中高考時,都會有許多學生和家長來咨詢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今年高考前2周,一位焦慮不安的母親,帶著自己高三的女兒來青島市心理咨詢中心,因女兒目前復習效率低下、煩躁、失眠的情況,來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當看到沉默不語的女兒,和滔滔不絕的母親,醫生把母女兩人一起請進了咨詢室……
青島市精神衛生中心心理科李璟認為,這對母女把“高考”看做孩子今后好生活的唯一希望,把考試成績看得過于重要,以至于產生了較多的焦慮情緒,成為事情發展的基礎。“全或無”的非理性想法或者信念,又導致家庭中對于考試成績有了“絕對成敗”理念,誤導了這對母女認為“近2周學不進”就會導致“全盤皆輸”,“以偏概全”的認為接下來的兩周主宰了考試的全部,主宰了孩子今后的命運。反而忽視了其實之前12年多孩子一直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績,這個是影響考試最大的影響因素。隨后在醫生引導下,當這對母女一起全面看到這2周和12年的對比時,認識到了自己想法,進而改變或者糾正他們這樣的想法或者理念,讓生活、學習環境變得相對更輕松,這樣反而更能取得好的成績。其實這就是改變認知,情緒和行為也就隨之改變。
認知,是一個心理學上的名詞,其實指的就是人們的認識活動或認識過程。簡單的說是人對自己的看法、對人的想法、對環境的認識或對一件事情的見解等。如面前所提到“全或無”“以偏概全”等,都是工作、學習及生活中常見的需要改變的非理性信念。當然,影響我們日常生活的非理性信念絕不僅僅只有這些。我們常提到的容易抑郁的人,一般都會遭遇失敗的體驗,這本來是很正常的,但有些人往往認為把失敗體驗擴大化,認為就這樣了、無法挽回的事件,并進而對自己做出推理,把失敗歸咎于自己的平庸和無能,對自我自責和貶低,認為自己毫無價值,對別人也不會有什么幫助,認為生活毫無意義等等,這種對自我的否定,對外界的否定,對未來的否定性絕望,這就是抑郁癥常有的認識模式。李璟這樣介紹到。
為此,青島市精神精神中心于2017年11月25日星期六上午9:30在青島市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安徽路32號)舉辦《如何使用認知行為療法自助》專題公益講座,心理專家李璟副主任醫師現場講解相關知識,感興趣的市民朋友可以前來聆聽。
通訊員 齊文博 記者 孫貼靜
[編輯: 王君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