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眾網9月18日訊 2020年山東省將迎來“新高考”,今年秋季入學的高一新生將成為首批“吃螃蟹者”。為適應新高考改革的需要,近日山東省教育廳發表《山東省教育廳關于做好普通高中學生發展指導工作的意見》,里面指出學校需開設學生發展指導課程。
目前,山東省實驗中學、山師附中、濟南外國語學校等學校已經將高中生涯教育課程納為必修課。對于這門課程,家長是如何看待的?老師和校長又如何解讀?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隨機向三百余名學生和家長發放了調查問卷。調查顯示,家長和學生希望課程設置更加多元化,增加實踐性和互動性的授課方式。
調查中6選3科目八成學生偏向選理化
據了解,新高考將采取“3+3”考試模式,即語文、數學、外語為全國統考科目,各科滿分分值為150分,不再區分文理科。納入高考錄取的等級考試科目,由考生根據自身特長和興趣愛好,結合高校招生對等級考試科目組合的要求,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等級考試科目中選擇3門。經統計,共有20種組合。
調查顯示,化學、物理、生物仍是學生青睞選擇的學科,分別達到80.43%、78.29%、64.77%的比例。小劉是一名高一新生,他表示自己一直很喜歡理科,在選課上方面會選擇自己擅長的理科學科。小張說自己未來想報考法律相關專業,因此傾向選擇政治、化學和地理這樣的文科組合。
濟南外國語學校發展指導中心副主任葛浩告訴記者,經過學校調查得知,30%的學生有意向選擇商科專業,12%的學生有意向選擇外語專業,專業的選擇也和選課內容有所關聯。
據省實驗中學教導處副主任、學生生涯規劃指導中心于莉介紹,學校會在高一第一學期以每周一課時的方式進行生涯教育課授課,在高一下半學期開始,會讓學生進行模擬選課,并進行相關職業體驗的實踐,在學期末之前學生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高二之后正式根據學生所選科目分班授課。
44.73%的家長不了解新高考改革政策
在問到是否了解新高考政策時,44.73%的家長表示并不了解新高考改革政策。家長劉女士說,知道高考要改革了,但是具體改革的內容并清楚。
“新高考改革是第一年,并沒有什么參考依據,作為家長我們也很迷茫,希望生涯教育課能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對他的選課及大學專業作出指導。”王先生說。
對此,山師附中學生發展指導中心主任莊增臣表示,新高考形式下,家長需要轉變觀念,要認識到生涯規劃的重要性,“之前很多家長是先選擇報考大學,然后再進行專業選擇。在新高考形式下,轉變成了先選擇專業后填報大學的形式,因此家長要具有專業意識和職業意識。”
葛浩表示,學校每月都會編寫一本《家長快線》的電子雜志推送給家長,每本大概有上萬字的內容,幫助家長了解生涯教育的相關知識。
此外,葛浩建議家長多和學校老師溝通、多借助社會資源了解相關情況,同時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好未來規劃圖表,建立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引導孩子逐步完成自己的目標。
生涯教育課教材多為學校自編
在此次調查中,49.5%的高中生表示對自己的未來職業有自己的想法,但沒有仔細考慮過這一問題。在問到自己規劃未來時會考慮到哪些因素時,55.45%的學生表示自己是完全自主的,還有31.68%的學生表示自己在規劃職業時主要受到父母的影響。
小劉同學說,在做職業規劃時,很多決定其實是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并不是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希望通過這門課能更好地認識自我,發掘自己的潛能,自己決定以后的路該怎么走。”
據了解,目前高中學生發展指導課程主要以學生自我認知指導、學業選修指導、職業行業體驗和專業選擇指導四方面為主,但是市面上的教材并不能滿足現在學生的需求。因此,大多數學校結合學生特點,選擇自己編寫教材、教案的方式進行。
“新高考改革后,我們發現市面上關于中學生生涯指導的教材偏理論,且很少涉及升學指導方面的內容,因此我們針對課程設計自己編寫了教材,把理論的東西變得活潑,也更加符合學生和家長的需求。”省實驗中學學生生涯規劃指導中心副主任高良元說。
翻開省實驗的《高中生涯教育》教材,全書分為上(基礎篇)、中(應用篇)、下(工具篇)三篇。自我認知、高校專業、志愿填報、職業興趣測試工具等方面均涵蓋其中。“整本教材以‘小豌豆’為主人公,每章節都結合相關案例、數據和圖表進行講解,讓學生學起來更易接受。”
莊增臣告訴記者,山師附中同樣編寫了四本生涯規劃指導手冊,“目前山師附中學生發展指導中心共分為學業指導、生涯指導、心理指導和生活指導四個團隊,每個團隊3-6人,授課內容交叉進行。”
職業體驗、研學旅行,不只局限于“上課”
在調查中,大部分家長表示生涯教育課不應該上成簡單的說教課,希望增加實踐性強和互動性強的授課方式。
對此,于莉表示,學校會不定期開設講座報告,內容包括自我喚醒、行業介紹、高校宣講、專業解讀、志愿填報等。主講人員主要有行業精英、高校名師、校友代表等,計劃兩周一次。
另外,學校會利用假期組織學生進行職業專題研學旅行活動。行業體驗及研學旅行考核方式以研學報告形式進行考核,每生高一高二期間不少于三次體驗和旅行,報告合格者可獲3個學分。
莊增臣說,目前山師附中同樣以校內授課和校外實踐兩種方式進行。校內主要通過小班課堂授課、專題講座以及團隊輔導的形式進行,校外則以職業體驗的方式開展。“學校會組織模擬職業體驗課程,也會為學生提供部分實際的職業體驗機會,之后會請學生以作報告的形式進行總結。”
葛浩說,在濟南外國語學校的生涯教育課堂上,每節課都有開展相應的主題活動,“比如我們會在課上讓學生暢想2030年的一天,或者請學生給三年后的自己寫一封信,通過這種方式來引發學生的思考。”
此外,學校還成立了學生生涯社團,以職業體驗的方式進行為主,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
校長建議:別只局限于職業生涯教育
中學生學習生涯規劃課程的實際意義到底在哪?山東省實驗中學副校長林寶磊說,中學階段是一個至關重要的轉折點,在這個階段,學生需要對自己的人生進行一個詳細的規劃,學校需要幫助學生樹立自己的目標和理想,讓他真正懂得如何去走自己的路。
此外,林寶磊表示,生涯啟蒙,生涯探索,自我探索,學業規劃,職業探索,生涯規劃,教育探索等是中學生生涯教育的七個漸進階段,不可逾越,更不可完全照搬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那一套,直接進入職業探索等階段。
“在中學階段,生涯規劃教育不能僅僅從職業生涯角度出發,雖然他的落腳點是職業生涯,但一定要從生涯角度去思考,否則,過早提前關注職業與職業生涯,反而容易讓學生導致職業生涯探索的阻隔。”
(據齊魯晚報綜合報道)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