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構性過剩與有效供給不足并存,這一現象長期存在于文化建設領域。豐厚文化資源發掘、大量財政投入和長效政策扶持效果不佳怎么辦?我省下定決心:從供給側改革入手,率先在全國出臺實施方案,推進文化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山東省文化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方案》近日出臺,提出抓住優化供給、投資拉動、深化改革、補齊短板、降本增效、轉型升級六項重點任務,精準發力,推動山東文化改革發展整體水平走在全國前列。到2020年,全省文化事業更加繁榮,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體系更加完善,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現代文化市場體系更加成熟,文化產業成為我省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
增加有效供給
文化供給結構性過剩與有效供給不足并存,文化設施、文化產品、文化服務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不適應、不匹配、不協調,是當前我省公共文化服務領域面臨的主要問題。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政府和市場協同發力、各有側重,政府提供均等化、普惠式的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市場提供多層次、多樣化文化產品和服務。
在完善公共文化設施服務方面,《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省市及市以上公共圖書館、文化館達到國家一級,縣級公共圖書館、文化館達到國家二級,市、縣兩級基本建成博物館、美術館、方志館,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中心)達到國家三級,社區和行政村建有符合標準的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文化活動室)。支持孔子博物館等一批重點國有博物館建設,扶持文物大縣博物館的新建和改擴建,籌建山東自然博物館,到2020年,全省博物館總數達到600家,其中非國有博物館達到300家。
在提高文化產品市場供給水平方面,《方案》提出支持城市數字影院升級改造,到2020年全省銀幕3000塊,其中3D銀幕達到2500塊,實現票房收入30億元。到2020年藝術品市場交易總額達10億元,全省工藝美術行業企業營業收入超2500億元。
《方案》還提出通過一系列重大工程提高文化市場有效供給。
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動村級文化實現“八個一”目標,到2018年,在80%的行政村建成一個儒學講堂(道德講堂)、一個文體小廣場、一個善行義舉四德榜、一支群眾文藝活動隊、一個志愿服務隊、一個“網絡惠民e家園”平臺,實現一村一年一場戲、一月一場電影,2020年實現全覆蓋。戲曲進校園計劃到2020年基本實現“一校一年一場戲”,“送電影進福利機構”公益電影放映活動每年免費放映4萬場以上。2018年底前全面完成7005個省定貧困村綜合性文化活動室建設。
實施“鄉村記憶”工程,到2020年,在全省保護、整修、恢復和設立10個“鄉村記憶”鄉鎮,50個“鄉村記憶”民俗節慶,100個“鄉村記憶”博物館,1000個“鄉村記憶”村落(街區),5000個“鄉村記憶”民俗文化和民俗工藝傳承人,10000個“鄉村記憶”民居,培訓10000名“鄉村記憶”工程解說員。
推動文藝精品創作生產,實施山東省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山東省優秀保留劇目工程、山東省地方戲曲振興與京劇保護扶持工程、百部影視精品推進工程、《齊魯大典》出版工程等。
強化投資拉動
《方案》提出要扶持發展100個重點文化產業項目,每年遴選10個左右列入省重點建設項目。在全省重點建設10個文化產業園區,到2020年,創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5家、國家新聞出版產業基地(園區)3家、國家級版權示范園區(基地)30家。
推進文化產業發展“金種子”計劃,到2020年,建成20個文化產業孵化器,孵化培育1000家以上小微文化企業。
在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方面,《方案》提出到2020年基本把曲阜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示范區建成引領風尚、服務社會、推動發展和促進文明交流互鑒的文化高地。積極推動齊文化傳承創新示范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加強紅色文化資源的發掘,建好用好紅色教育基地。
《方案》還提出將組建山東省文化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管理運營基金首期規模30億元,爭取到2020年基金總規模達到100億元,進入全國文投集團第一方陣。
深化體制改革
在國有文化資產監管方面,《方案》提出要加強省級經營性國有文化資產監管,到2018年,省直文化單位經營性文化國有資產全部納入統一監管范圍,確保國有文化資產保值增值。健全市縣國有文化資產監管機制,到2018年,全省各市和縣(市、區)基本建立黨委和政府監管有機結合、宣傳部門有效主導的國有文化資產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實現對國有文化資產的統一監管。
在文化市場管理和綜合執法體制改革方面,《方案》提出要健全完善省、市、縣三級文化市場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本行政區文化市場管理和綜合執法工作,并對綜合執法進行績效考核。文化市場綜合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定期清理、確認資格。建立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監督問責機制。
加快清理6類“僵尸”文化單位。對主要職責消失、原承擔的特定工作任務已完成、履行職責的法定依據已消失的文化事業單位予以撤銷;對掛靠在文化事業單位的“無專職工作人員、無固定工作場所、無特定職能”的“三無”協會、社團予以撤銷,工作任務不飽滿的予以整合調整;對已無在職人員或雖有少量在職人員但已長期不開展工作的空殼文化事業單位予以撤銷;對批準設立1年以上未正式組建或未開展工作、未進行事業單位法人登記的事業單位,原則上予以撤銷;對改制不徹底、國有資產長期無收益、資不抵債但仍保留事業單位機構編制的單位予以撤銷;對群眾反映強烈的“不及時、不準確、不回應、不實用”等“僵尸”、“睡眠”網站予以關停或整改。
補齊發展短板
針對國有文化企業核心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不強,民營文化企業發展相對滯后的問題,《方案》提出健全法人治理結構,推動國有文化企業進行規范化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到2018年,省管國有文化企業基本建成比較規范的有文化特色的現代企業制度。實施大企業發展戰略,到2020年,培育5家左右核心競爭力強、位居本行業前三位的國有或國有控股骨干文化企業。助推文化企業上市掛牌,到2020年,我省上市、掛牌文化企業力爭達到30家以上。
針對我省媒體融合步伐不快,尚未形成在全國有重要影響力的領軍型新媒體的現狀,《方案》提出到2018年建成山東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央廚房項目,“網上大眾”全媒體項目,“理論之光”、“理響中國”理論融媒體傳播平臺項目;完成新銳大眾媒體融合推進計劃、網媒集團媒體融合項目、山東手機報推進計劃和可視化移動新聞傳播平臺建設。
針對文化經營管理人才不足問題,《方案》提出要培養引進一批文化領軍人才和業務骨干,試點組建文化領軍人才研發工作室。面向國內外公開遴選一批儒學大家、儒學研究專家、儒學研究青年學者。
針對我省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都亟待改進和加強的現狀,《方案》提出實施文化“走出去”戰略,到2020年培育100家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骨干企業。推動文化出口交易平臺建設,繼續在部分國家和地區舉辦“孔子家鄉山東文化貿易展”,支持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設尼山書屋。
促進降本增效
一方面是文化企業通過加強和改進經營管理,推進管理創新,實現內部挖潛增效;另一方面是通過政策扶持,減輕企業稅費負擔,降低經營成本。
《方案》提出國有文化企業開展“對標超越”活動,簽訂年度和任期目標責任書,推動落實。落實小微文化企業、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文化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合理控制文化企業貸款利率上浮空間。
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方案》提出推動文化產業轉型升級,使文化產業成為我省經濟轉方式、調結構、穩增長的新動力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到2020年,文化服務業增加值占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的比重超過40%,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過5%,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
一是加強市場主體培育,在全省重點培育5個特色鮮明、富有活力的文化產業集群,建設10個左右集聚能力強、規模效益大的文化產業園區,扶持100家左右主業突出、競爭力強的大型文化企業(集團),發展1000家左右“專、精、特、新、優”的中小微文化企業。
二是大力發展數字創意產業,培育5-10家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網絡原創內容制作企業,到2020年 ,培育30個在國內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動漫品牌和骨干動漫企業,擁有1-2項全國知名電子競技游戲游藝賽事活動。
三是培育特色文化產業集聚區,充分利用老舊廠房、古民居、古村落、古街自身特點和比較優勢,重點培育100個特色突出、專業性強的文化產業集聚區。
四是促進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深入挖掘齊魯獨特的歷史文化元素,建設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目的地。重點支持濟南、青島等市加快培育壯大旅游演藝市場。持續打造“好客山東”文化旅游品牌,大力推進東方圣地等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設。
五是促進文化創意設計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推動“創意山東”建設,加快實現由“山東制造”向“山東創造”轉變。大力發展文化創意中心和文化創客空間,到2020年,在全省建設3-5家創意設計產業孵化器,培育壯大3-5家創意設計類龍頭企業,建設10個文化特色產業鎮。
六是實施文化消費促進工程,開展山東省惠民文化消費季,提升公眾文化消費素養。
文化經濟政策是文化改革發展的重要保障,是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支撐,是促進文化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是調控文化市場和文化產品創作生產方向的重要杠桿。《方案》最后還提出了44項保障性措施,從財政、稅收、金融、土地、社保等領域的加大政策支持,確保文化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記者 趙琳
[編輯: 張珍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