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高考改變你我 從改變人生的孤注一擲,到多樣選擇中的一種
80年代考生
擁抱多元人生
富春山 1985年考入中山大學
1982年,富春山考入北京市密云縣一所鄉村中學,成為了北京最后一批兩年制高中的學生。兩年后,剛讀完高二的富春山第一次參加了高考,不幸名落孫山。一心想學法律的他到縣城里的重點中學復讀了一年,最終考上了中山大學法律系。
那場改變命運的高考已經過去了30多年,但富春山仍然牢記著高考生活中的一些鮮活片段。
上世紀80年代中期,高考錄取率很低,僅為30%左右。教育資源相對匱乏的農村學生想要考入理想學府則更為不易,因此也是頗有壓力。富春山記憶中自己參加高考時的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英語、歷史、地理、政治六科。當時,全國各省份的高中均使用同樣的課本,課程設置上也僅有高考考試科目。
但對于富春山來說,高考備考的時光并非只有乏味。由于當時參與管理學校新修建的圖書館,閱讀成了一件方便的事情,給相對閉塞的鄉村高中生活增添了幾分色彩。除此之外,報紙和廣播也成為了解外面世界的工具。因此,更加渴望能通過高考走向更加廣闊的天地。
在上世紀80年代,購買高考復習資料還非常罕見。所以,除了單調的課本,老師是高中生最主要的知識來源。富春山想起了高中時的一些有趣的經歷,比如,地理老師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本里與礦物相關的知識,會帶著大家一起走進大山,接觸不同的巖石。而復讀的那一年則被他稱為“快樂的回憶”,不僅因為“吃遍了縣城里的飯館”,更因為經驗豐富的老師幫助他搞懂了之前不懂的知識。
那段為了高考而努力學習的高中生活,富春山認為“絕對是應試教育,但應試教育也并不完全一無是處”。被動的學習也讓他學習到了一些原本不感興趣的知識,而這些知識在他看來也都是有用的。不過,單一的教材和封閉的環境導致知識的橫向聯系差,對社會的認知很不全面。
“當時高考招生少,只是眾多出路中的一條,考不上也能有不錯的發展。”但對于富春山而言,高考帶來的改變絕非日后找到一個好工作那么簡單。考入大學后,他體驗到了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畢業后,也擁有了更多選擇的機會,多元化的人生大門從此打開。
90年代考生
高考重壓下的浪漫情懷
楊青 1996年考入華中師范大學
38歲的楊青已經做了17年的高中語文教師。除了受家人和老師的影響,教師工作穩定的特點也是她當時選擇師范專業的原因之一。
上世紀90年代,人們的選擇并不多元,不但社會上只推崇有編制的工作,學生的價值觀也比較趨同,基本都視高考為唯一出路。學生面臨著嚴峻的高考競爭壓力,因此,他們在家和學校“兩點一線”間度過高中三年,很多學生5點就到教室開始學習,每周只休息半天。
不僅高考生的生活單調,高考試題的題型也非常死板,語文試卷重點考查字音字形等基礎能力。北京近年的語文試卷十分強調名著閱讀積累,這對于當時大多數高中生而言是不敢想象的。
上世紀90年代,高考已經成為了一條流水線,教育資源出現了集中傾向。多數情況下,上最好的初中,才能考上最好的高中,進而邁入理想大學的校門。楊青高中就讀的沔陽中學(現改名為仙桃中學)是當地最好的高中,但即便如此,校內也沒有圖書館,課外讀物十分匱乏。所以,如果看到了課外書,愛讀書的學生就立即如饑似渴地讀起來。此外,當時學校里還沒有計算機,老師只能抄寫整理精挑細選的學習資料,用蠟印印刷后發給學生。除了資源的匱乏,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也曾讓楊青十分煩惱。當時,雖然已經出現了課外補習的現象,但還沒有形成風氣,學生很難得到有針對性的指導。
所以在成為老師后,楊青很重視與學生的交流,盡量給予學生有針對性的幫助。而在工作了十多年后,她對教育工作的意義又有了新的認識:一是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力,二是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找到人生方向。就如她當年在求職信中附的文章《點燈人心》,希望能成為學生的點燈人,點亮人心。
高中時,楊青和同桌合辦文學手抄小報《青草地》,摘美文、編故事、寫連載、畫漫畫,做得有聲有色。如今她在學校里組織文學社,編輯文學社刊,也忙得不亦樂乎。她希望能幫助自己的學生在高考重壓下擁有一個暫時避開應試教育的窗口,一個施展個人才華的舞臺。楊青說,“這就是現在人們說的情懷吧。”
新世紀考生
高考最重要的是自我檢驗
羅梓文 2013年考入中國傳媒大學
高考對于許多人是決定命運的考試,而對于1994年出生、2013年參加高考的羅梓文來說,高考更重要的價值是一次檢驗自我的機會。對她來說,高考不再是唯一出路,除去考大學,她的選擇還有很多。
雖然羅梓文很早就確定了高考,但卻沒把高考當作高中學習的唯一目標。“關于未來,我的朋友們有各種選擇,有出國的,有學藝術的,有參加自主招生的,也有參加普通高考的。”因此,羅梓文和她的高中同學們將大半精力放在課程之外。很多人投資時間進行興趣的培養,比如加入舞蹈社團、參加模擬聯合國、報名創業比賽。也有很多人在為未來的留學生涯做準備,寫文書、考英語、準備SAT等。而對于有商業頭腦的她,在高中時期則把很多時間貢獻給了自己開辦的小網店。
羅梓文高中就讀于南寧二中,是文科重點班的一名學生,學校的課業相對繁重。但比起填鴨式教學和題海戰術,她更愿意將她的高中學習經歷總結為開放教育。在她看來,高中生活固然辛苦,但也十分充實和豐富。
南寧二中采取走讀班的形式,按照學生不同科目的掌握程度,形成流動班級的上課模式。適合自己的教學計劃能夠幫她更加對癥下藥地解決學習中的問題,“每一科的學習難度都是根據我自己的水平來定,所以也不會出現跟不上的情況”。不過談起高考,她也承認,在備考階段確實吃了不少苦。但是于她而言,高考的壓力并不來自于必須上大學甚至上好大學的要求,而是對于自己付出努力的認可。在單純以分數衡量成敗之外,她很享受努力學習的過程,雖然辛苦但也覺得快樂。“印象最深刻的是學累了的時候在學校散步,甚至覺得當時的高中比現在的大學還漂亮。”的確,在最終報考傳媒大學之前,她并沒有想過自己能上什么學校,只是單純希望高中的三年學習沒有白費。
雖然羅梓文高中的學習生活氛圍輕松,但也不是所有同學都抱有和她一樣的想法。由于廣西省的教育資源相對集中,因此在她讀書的班級中有許多來自其他省市的同學到南寧借讀。對于這些同學來說,高考是一次改變人生的機會,因此他們中的許多人“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感覺他們確實有點讀死書了。有一個同學為了考自己心中理想的學校甚至復讀了三年。”羅梓文說。
(轉自大眾網) [編輯: 李敏娜]
相關專題:
回望高考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