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新東王永端 實習生 丁世娟
近期,山東的卷心菜開始陸續上市,與此同時,江浙一帶、河南、河北的卷心菜同時爭奪市場,國內主要產區普遍出現豐產不豐收的局面。甚至在一些地方,卷心菜地頭批發價已跌至一毛錢以下。連日來,記者對平度、即墨、萊西以及郯城縣紅花鎮等卷心菜種植區進行探訪發現,受國內價格影響,菜農們預測賠本基本成定局。每年蔬菜扎堆上市的季節,都會出現一場關于“菜賤傷農”的討論,而從地方政府到普通農戶也都想方設法在這一次次的蔬菜商戰中掌握更多優勢。
這名菜農說,他們不怕下力種菜,最怕菜賤傷農。
■現狀 四五月,卷心菜的“地域戰” 4月25日下午,在平度南村鎮姜家東莊村的田間地頭,48歲的菜農龐顯強將兩棵剛剛從地里挖出來的卷心菜扔進了自己的三輪車車斗。田里的卷心菜個個都跟車斗里的兩棵卷心菜一樣長得飽滿又結實,而龐顯強卻高興不起來。
“價格太低了,臨沂一些地方,卷心菜收購價每斤只有幾分錢,即便這樣都賣不掉!”龐顯強難以相信。
龐顯強介紹,目前的卷心菜已到了生長后期,大約再有半個月時間就要集中收獲上市。眼下,卷心菜開始上市,價格波動劇烈,菜農們都仔細盤算著上市的時間,希望能通過打時間差賣個好價錢。目前卷心菜的種植已遍及全國,1月份,云南省的卷心菜最早上市。2月份到3月份上市的是湖南、湖北、四川、福建等省份的卷心菜。4月份開始,江蘇、浙江一帶的卷心菜開始上市,而從4月底開始,河南、山東、河北一帶進入收獲期,會一直持續到6月。7月至10月,是黑龍江、內蒙古、吉林、遼寧一帶的卷心菜上市,而到10月底至11月份,山東、河北一帶的秋季卷心菜再次上市。
四五月份這茬卷心菜市場競爭尤為激烈。江浙一帶、河南、山東、河北一帶的卷心菜都在四五月扎堆上市。作為中國蔬菜的傳統優勢種植區,江蘇、河南、山東、河北在這個時間段不僅提供大量卷心菜,還大量產出蘿卜等菜品,蔬菜價格普遍比較便宜。
姜培杰是青島惠農園蔬菜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常年從事蔬菜收購與銷售業務。本地卷心菜還未大批量上市,已經被南方菜搶占了市場,近期他正收購浙江一帶的卷心菜。姜培杰說:“現在浙江品相最好的卷心菜,裝車價才一毛五一斤。”姜培杰說,雖然目前當地的卷心菜還未上市,但從全國來看,臨沂等地的卷心菜已經開始陸續集中上市,所以價格不會太高。
“往好里說,即便山東這邊地頭上裝車價一毛五一斤,賠錢也是肯定的了。”龐顯強無奈地說。據龐顯強計算,除去人力和土地成本之后,種子、化肥、農藥、澆水、地膜等在內的成本每畝要一千元以上。“按照畝產5000斤來算,大田種植的卷心菜每斤低于兩毛錢就賠本,而利用小拱棚種植的卷心菜最低也要三毛錢一斤才能勉強保本。”
因為遭遇干旱,投入成本大大增加。記者在平度南村鎮姜家東莊村南,見到了正在地頭忙活的楊女士。今年五一小長假,她原本計劃去城里看看剛工作的大女兒,可因為要等著灌溉,她實在抽不出身來。在菜農們看來,蔬菜市場猶如戰場,意外的成功總是激勵著依賴土地的人。龐顯強說,在平度當地,一年中也可種植兩季卷心菜,而就在去年11月份,秋季卷心菜收獲時,低迷了好多年的價格突然出現猛漲。“地頭的收購價平均都在8毛錢以上,最高的時候已經接近一塊錢一斤了。”龐顯強說,按照一元錢的批發價來說,畝收入就能達到三四千元,可以說是創了歷史。
受到去年高價的刺激,今年農戶的種植熱情非常高。然而,從整個市場供應來看,供應量小,價格才有可能上漲,而集中上市的時段內,無論是什么農產品,價格都可能會被拉低。去年年底價格之所以會上漲,是受到了天氣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而扎堆種植將今年的價格打入了谷底。
■流通 最后一公里,是主戰場嗎? 當菜農們為田間地頭低廉的收購價而發愁時,終端市場并沒有明顯感覺。然而農戶在“最后一公里”的利益角逐中,卻沒能爭得太多話語權。
4月26日上午,記者在南京路新貴都集貿市場里走訪時看到,圓形卷心菜的價格每斤在1.5元以上,品相較好的每斤售價甚至到了2元。記者曾經調查發現,一個小小的卷心菜要經歷兩級蔬菜批發市場才能到達農貿市場,每一次倒手都會漲一次價。從田間到餐桌,蔬菜的利潤究竟被誰動了呢?采訪中,有業內人士分析,目前終端零售價格的70%至80%都是在蔬菜流通過程中的各項成本和利潤,即使地頭價是0元,終端零售價格仍可能達到1元/斤以上。隨著人力成本的上漲,流通環節的加價幅度更是居高不下。
在青島惠農園蔬菜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姜培杰看來,為了縮短流通環節,這些年一直全力推進“農超對接”、“農社對接”、“農校對接”、“場店對接”工程,確實可以大大降低流通費用,但并非適用于所有品種的蔬菜。
由于很多農產品生產較為分散,往往需要通過合作社才能實現與大型連鎖超市的精準對接,而在之前他們也有過相關的實踐經驗。就平度而言,根據平度市農業局的數據顯示,實行農超對接(農社對接)的合作社有120個。
采訪中,姜培杰也透露,2012年秋季,平度南村鎮郭莊周邊大白菜滯銷,經過媒體報道、政府牽線搭橋后,一些愛心企業、單位、超市組織車輛收購大白菜后直接進城里社區售賣,幫助菜農渡過難關,“由于流通環節縮短,大白菜的收購價上漲,而終端的售價也遠遠下降,可以說超市和農戶都實現了雙贏。”
接下來的2013年,他的合作社又與威海的一家大型超市實現對接。姜培杰舉例說,2013年當時的批發商給出的土豆批發價是6毛錢/斤,但對接超市的收購價格卻是8毛錢/斤,同樣批發商給出的洋蔥的批發價是3毛錢/斤,而對接超市的收購價是5毛錢/斤。不過這類對接,在姜培杰看來也存在一些問題。姜培杰說,一般情況下,城市里的批發市場以及農貿市場等最后一公里內加價最多,可達到總流通成本的60%以上,但隨著人力成本的增高,這部分成本越來越成為一個繞不過去的坎。“比如農社對接,一些社區直接到田間地頭運菜,除了運輸費之外,到達終端之后還需要雇人卸車,甚至還要雇人再把菜運到居民家里,這部分人力成本也非常高,細算下來的話,比通過批發市場實現集散少不了多少。”
此外,成熟的團購機制不是每個社區都具備,存儲也是一個問題。而就一些單位食堂來說,批發商可以直接把菜給運到廚房,中間不需要再安排人力。“可如果食堂自己去田間地頭拉菜的話,裝車、運輸、卸車都需要安排人,成本也不低。所以通過這幾年來看,這類方式目前還僅僅局限在友情贊助或者愛心幫扶,并非長久之計。”姜培杰說,目前80%以上的蔬菜流通還是通過批發市場實現集散,農超對接、農社對接還只是對主流蔬菜流通渠道的補充,還不能替代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功能地位。
如今,姜培杰們還是盼著互聯網能對資源配置起更大的作用。采訪中,青島沙北頭蔬菜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王桂欣認為,在農村通過電商平臺可以進一步拓寬農業生產信息渠道,可以減少農產品流通成本。
今年春天遇上天旱,幾臺抽水機在抽水澆菜。
縮影 一名80后菜農的賬本 離青島市區300多公里的臨沂市郯城縣紅花鎮,卷心菜比青島的上市時間要早。有著中專學歷的80后小馬,在外地打工數年后,回到家鄉接過了父親的鐵鍬開始種植蔬菜。剛回家那幾年,在小馬看來與其在外打工還不如回家種菜,“種菜要比打工賺錢”。回到家鄉后,小馬流轉了4畝土地加上自家原有的1畝多土地,用于蔬菜種植。
去年冬天,他將其中的3畝土地種植了卷心菜。讓他想不到的是,今春的菜價,讓他的心情跌到了冰點。小馬說,他租用的土地每畝1200元,3畝地算下來租金就要3600元,而每畝卷心菜的種子、肥料、水、電和人工費用約為900元/畝,3畝地的費用就是2700元,這樣加起來投在土地上的費用就是6300元。
“3畝卷心菜我能收入多少錢?”小馬說,前段時間的卷心菜出地價每斤只有四五分錢,這幾天為六七分錢。按照每斤7分錢計算,他3畝地的卷心菜每畝收獲6000斤,共1.8萬斤,這樣算下來3畝卷心菜進賬只有1260元。
“3畝卷心菜至少賠進去5000多元。”他說,眼看汗水化為泡影,現在他在考慮“未來是否還繼續堅持在家種菜”。紅花鎮政府一名工作人員稱,全鎮卷心菜的種植總量約為6000畝,若按畝產6000斤計算,全鎮春季卷心菜能收1.8萬噸,但目前仍有6000噸卷心菜沒有交易。“我們期待一些食品加工企業或者大團體來我們這里收購。”這名負責人說,“菜農種菜不容易,哪怕讓菜農少賠點也好。”
小馬只是菜農的一個縮影。采訪中,有菜農透露,為了追求經濟效益,蔬菜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甚至有些地方政府也投入財政資金補貼大棚設施建設,可從近兩年的實際來看,蔬菜尤其是葉菜的行情并不樂觀。
“有時候種菜也像賭博一樣。”他介紹,之前有一位散戶為了擴大種植規模而在南方某地承包了一片土地種植蘿卜、大頭菜、菜花,“當地政府幫著建大棚,除此之外,他前前后后還投資30多萬,這些錢一部分是從親戚朋友處借的,還有些則是銀行貸款。可沒想到的是因為菜價低,辛苦了一年后連投入的十分之一都沒賺回來,最后‘舉家跑路’了。”這位菜農稱。
■地頭 “供給戰”:卷心菜也有“白富美” 另外,王桂欣還認為,除了流通環節外,在供應端進行供給側改革才是當務之急。
中國蔬菜的傳統優勢種植區里,山東、河北、河南、江蘇依然以小戶種植為主,信息不對稱、有信息無決策能力的情況極為普遍,盲目種植的情況屢見不鮮;其次,農戶習慣性種植與跟風種植重疊出現,各品種優勢老牌產區因為習慣問題不愿意更換品種,而老牌產區周邊的新產區因為跟風選擇新品種。
王桂欣說,今年的中央1號文件就指出,要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人大代表的王桂欣在今年的人代會上也介紹了農業供給側改革的經驗。他認為,平度作為農業大市,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應有更大作為。“一些老的傳統種植品種、方式都已經成為所謂的‘大路貨’,基本上是誰都可以種,種出的產品在當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根本不具備優勢,必然會敗下陣來。”王桂欣認為,越是老種植區域越要盡快進行產業升級,引入現代要素改造提升傳統品牌。
王桂欣舉例說,蔬菜的品種一定要更換,選擇品質更好的品種來種植,目前他們合作社推廣的芋頭升級品種由原來的畝產5000斤提高到畝產9000斤,生姜升級品種由畝產8000斤提高到1.4萬斤,洋蔥的升級品種畝產更是早已突破2萬斤。
姜培杰說,目前種植較多的卷心菜有兩個品種,一個是“中甘”,針對國內市場,另外一個是“奧其娜”,主要是出口。中圓形的“中甘”是引進較早的卷心菜品種,種植面積大。“但這個品種產量不高,而且最大的缺點是不耐儲藏。”“奧其娜”則呈扁圓形。
姜培杰說,近年來,隨著農產品出口數量增加,有著更多的優點的“奧其娜”這一品種被引入了國內種植。“它的產量更高,‘中甘’畝產五六千斤,‘奧其娜’畝產能達到一萬斤以上。”不僅如此,它的個頭也大,而且還更耐儲藏,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其價格也要普遍高于“中甘”這個品種價格。
姜培杰透露,目前為適應出口市場的需要,在平度周邊,“奧其娜”的種植面積逐年增加。今年,姜培杰通過互聯網推銷出去的卷心菜,大部分是“奧其娜”。
不僅在青島,一些產量高、顏值高、口感佳的農產品悄然成為地頭的“新貴”。臨沂蘭陵的小楊在江蘇南通承包了100畝地種植蔬菜大棚,去年他種植的大白菜、土豆、西紅柿、黃瓜等普通蔬菜都賠了錢,唯獨一種新品種的茄子一直高價熱銷。“普通的茄子是紫色的,這種茄子是綠皮的,因品種更具特色,口感也比普通茄子更加緊實,一些上海的客商給出的地頭收購價就高達2元錢/斤。”小楊說,一年來,多虧了這種綠皮茄子才讓他得以保本。
蔬菜市場猶如戰場,同樣硝煙彌漫。產銷脫節、信息不靈等原因曾被廣泛提及,青島蔬菜種植戶在近年來的“蔬菜戰場”上的勝績都與“抱團作戰”有關。尤其是一些先進的合作社提供正確的市場研判、實施最低保護價收購,最大程度地保護菜農權益。
■后盾 合作社:知彼知己“團隊戰術” 采訪中,平度市農業局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美國作為世界上農業生產力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80%的農場主通過合作社購買農用物資、銷售農產品或得到所需的服務。荷蘭人口不足世界的0.02%,耕地不到世界的0.07%,出口的農產品占了全世界的9%,其中一個重要的經驗就是合作社的發展。
據介紹,截至2016年年底,在平度市工商部門登記的農民合作社總數已達2842家,成員45472個,成員出資142100萬元,帶動和影響了13萬相同產業農戶的生產。
平度市仁兆鎮沙北頭村的蔬菜種植戶們基本都是青島沙北頭蔬菜專業合作社的社員。由于統一參與合作社,同樣是種菜,這里的種植戶與那些種植散戶相比,所受過的“傷”要少很多。青島沙北頭蔬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桂欣介紹,由于信息的不靈通、信息的閉塞,所以種植散戶往往會一哄而上,最終成為“菜賤傷農”的受害者。
在如何獲取信息上,合作社往往有著很大的優勢。就拿他們合作社來說,他們安排了專人去搜集各類信息。除了國內信息,國外的一些信息也往往會對農產品價格產生影響。比如國外某某地出現了干旱、又或者是臺風,這樣的惡劣天氣直接影響農產品的產量供應,根據這些信息來作出市場研判,以指導接下來的種植規模是增加還是減少。市場研判正確即可避免傷農的情況。
此外,就他們合作社來說,為了保護社員的利益,他們一般與社員簽訂最低收購保護價協議。比如,“我們與社員簽訂的保護價是三毛五,但市場批發價是一毛五。這種情況之下,為避免社員受損失,合作社就啟動以三毛五的保護價來收購。而合作社與國外簽訂的訂單,約定的價格是上一年的平均值,肯定是高于保護價的。”實施保護價就是把菜農的風險轉移到合作社,這就需要合作社有足夠的實力,尤其是手里要掌握固定的大訂單。
合作社為了避免風險,肯定會積極引導農民按照市場需求發展生產,這就加快了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成為農業科技推廣的重要載體。不過,農民合作社發展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合作社普遍規模小,帶動力不強,再者,不少合作社內部運行機制不健全,利益連接不緊密,多數社員承擔市場風險的意識薄弱,只能利益共享而不能風險共擔。
除此之外,不少業內人士提出,破解菜賤傷農需要實現農業規模化生產,通過經營權流轉、股份合作、代耕代種、土地托管等多種方式,加快發展土地流轉型、服務帶動型等多種形式規模經營。采訪中,姜培杰也介紹,省農業廳發布《關于引發山東省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與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指導建設生產基地,“但目前我們面臨比較多的是資金問題,像很多銀行并不愿意貸款給我們這樣的農業項目。”
對此,姜培杰也呼吁,政府要加大財政扶持力度,積極支持和鼓勵有條件的合作社承擔各級財政下撥的農業產業化、農田基本建設、農業綜合開發等支農建設項目,推動合作社做大做強。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