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李曉哲 婁花 徐杰
3月7日的山東代表團全體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財政廳廳長于國安就地方稅收體系建設等內容發言,并在會后接受半島全媒體記者專訪時表示,山東財稅體制改革已經有初步的效果,包括10余項財政信息公開等。于國安介紹,今年山東財稅改革的三個重點分別為現代預算制度改革試點、以市為單位統籌推進縣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的劃分,并肯定了青島在財政、財稅改革等各方面的表現。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財政廳廳長于國安
建議創新重點項目
投融資機制 在大會發言中,于國安說,財稅改革已經到了攻堅克難的階段,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和財政預算報告提出的財稅改革事項,如推進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加快制定收入劃分總體方案,健全地方稅體系等等,都是具有“四梁八柱”性質的改革,是多年想改而沒有改的“硬骨頭”,中央將這些改革擺在突出位置,體現了持續推進改革的決心和魄力,也體現了很強的歷史擔當精神。
結合地方實際,于國安建議,加強政府債務管理是促進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中央嚴格實施債務限額管理,加快存量債務置換,建立債務風險防控機制,形成了一系列加強債務管理的制度。他建議在政府債務管理方面下一步在嚴格堵住后門的同時,還是應該堅持疏堵結合,把前門開得再大一些,適當增加地方債務限額,并在新增債務配額分配上采取區別對待、分類指導的辦法,對財政保障能力強、債務率低的地方適當傾斜。
此外,于國安還建議鼓勵地方重點項目創新投融資機制,“近兩年各地采取政府購買服務將所借資金專項用于扶貧等民生項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建議中央采取設立上限的方法,允許地方在管控好未來財政支付的情況下,合理利用這一方式,拓寬重點項目投融資渠道。”他還建議清理企業的各種稅費,清理附加收費、搭車收費,切實讓企業輕裝上陣。
健全地方稅收體系在于國安看來至關重要,迫在眉睫。他說,在營改增全面推開以后,作為地方稅收的主力稅種營業稅退出歷史舞臺,地方缺乏主體稅種的問題更加突出。他建議將房產稅打造成為地方的主體稅種,此外建議完善消費稅管理體制,將消費稅改為共享稅。
青島財政財稅改革
“怎么夸都不過分” 在大會發言后,于國安接受了半島全媒體記者的專訪。談到近些年山東財稅改革的工作時,于國安說,山東走在前面的改革很多,在全國比較早出臺了財稅體制總體方案,然后出臺了30個配套辦法,形成了“1+30”的財稅改革體系。“到現在已經有一個初步的效果,體現在很多方面。”首先一個體現就是財政信息公開,他說我省現在財政信息已全方位公開,不光是預決算的公開,還包括財政專項資金、財政專戶資金、政府采購、政府債務、績效評價結果等,有10多項。
今年我省還要在全省做好財稅改革落實年活動,把“1+30”已經出臺的改革方案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于國安說,今年省財政廳的重點工作之一是做好現代預算制度改革試點,山東已經選擇了37個縣,完全按照現代預算制度辦法來編制預算和執行預算。第二個是以市為單位統籌推進縣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來縮小一個區域內的基本公共服務,使得在一個市域范圍內的基本公共服務不會相差很大。據悉,我省爭取用2年時間,以市為單位逐步實現縣域間工資性收入政策、基本民生標準、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待遇、基層運轉經費標準以及公共設施建設標準“五個基本統一”。
第三個重頭戲是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的劃分,省政府已經出臺了辦法,爭取今年在民生領域,把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清楚。“所有涉及到民生的領域都包括其中,屬于省級的事權,由省級財政承擔,屬于市縣的事權,由市縣事權負擔,屬于共享事權的話,由三級共同分擔。這項工作的意義就在于明確責任,保障需求,該是誰的事誰干好,不會產生責任劃分不清,大家都管或都不管的情況,對老百姓是好事。”
談到青島在財政、財稅改革各方面的成績,他說青島各項改革都走在山東的前列,“怎么夸都不過分。”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