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曉哲 徐杰 婁花
每個人的心聲都有被聽到的權利。今年全國兩會,半島全媒體平臺啟動了征集島城市民心聲的大征集,通過報紙、客戶端、微博、微信等全媒體途徑,市民心聲紛至沓來,記者將這些心聲帶上全國兩會,讓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為市民發聲。3月4日,記者帶著市民關心的教育問題建議上會,引起熱烈反響,有全國人大代表表示將在斟酌后提交兩會。
談減負 孩子學精一樣本領就夠了 沙元菊認真觀看半島客戶端上的市民建議。
愿意將半島全媒體收集到的市民聲音帶上兩會,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曹縣誠輝皮毛經貿有限公司業務經理、車間主任沙元菊就是其中一位。看到半島客戶端上的市民心聲視頻是有關教育的,她特別感興趣,“麻煩你幫我把這些建議整理成文字發給我,我可以考慮提交給大會。”
可以說沙元菊代表和半島全媒體記者一拍即合,因為她多年來一直關心教育,多次向大會提交有關教育和留守兒童的建議。她尤其對半島全媒體記者提供的市民心聲中有關學生減負的話題感興趣,“其實孩子只要把一項本領學精了就可以了,不用面面俱到。現在家長給孩子的壓力特別大,學校課業也太多了,孩子經常晚上學習到半夜也寫不完。”
說到這里,沙元菊說自己之前曾經專門調研過補習班。“孩子上課的時候學好了就可以了。”她說,補習班不僅給孩子帶來了負擔過重的問題,從老師的層面看也是一種問題。“有老師辦班賺錢,課堂上的教學就肯定會受到影響,這是師德的問題。”沙元菊認為老師的學歷有多高其實是次要的,只有有責任心的老師,有師德的老師,才能教好學生。
在市民反映的校園暴力預防等問題方面,沙元菊建議應該把國學內容在學生教育里面進行加強,讓孩子們不要丟掉傳統美德,要學會感恩,學會善良。“做人最大的應該是一個德字。道德缺失了,愛心就少了。我國應該出臺相應的政策法規去增強這一塊內容。”
談校園安全 校園法制教育應讓孩子易接受 張淑琴
身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臨沂第一實驗小學副校長張淑琴對于教育問題有自己的認識。當記者帶著島城市民的心聲求助到她時,她認真看了這些市民建議,“合適的話會幫忙帶上兩會的。”
張淑琴看到有市民談到校園暴力問題,其中提到要加強校園法制教育的問題時,張淑琴說她之前也提過這方面的建議。她說,經過多方的努力,目前加強校園法制教育的工作已經在推動了。從去年秋季開始,在小學一年級的課程中,《品德與生活》的課程已經改成《品德與法制》,教材中已經有了法制教育的相關內容。
“但我感覺現在學校法制教育說教比較多,孩子們不是很感興趣,老師也缺少更多的案例,生動的向學生傳播。”她說,學校其實很重視學生的法制教育,比如學校從小就開始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站坐走行要規范,平時和同學要友善,要互相幫助,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雖然沒有說這就是法律,但其實規則意識就是法律的基礎。
張淑琴說,現在各個學校都很重視法律知識,她認為現在的法律教育缺少的是生動的案例做支撐,缺少能讓學生感興趣的東西。她所在的學校收到過3000冊的普法漫畫書,就是用漫畫的形式將法律知識傳遞給學生,潛移默化到認知當中。她認為這是當今校園法律教育應該呼吁的一個方向,就是能增加校園法律教育的生動性和趣味性,讓學生更容易接受。此外她還建議應該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特點來設置法律教育的內容。
談有償家教 應健全有償家教舉報機制 宋心仿
談到教育話題,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東營市蜜蜂研究所所長,民建山東省委常委、東營市委主委,東營市政協常委宋心仿來了興趣,他準備提交的《關于禁止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的建議》,就是經過反復的調研最終形成的一份建議。
宋心仿說,近年來一些中小學教師在利益的驅使下,利用晚上、周末或寒暑假之機,以輔導學生學習為名,行有償補課之實。其實,此前教育部已經出臺了相關的文件禁止教師從事有償家教,各省市教育部門也多次明令禁止,但這些政策沒有很好地落實,監管效果也不大。宋心仿建議,應該自上而下地對各地中小學校教師有償補課的情況進行認真調研,強化措施加大監管力度,講求實效。還要健全監督舉報制度,向全社會設立和公布在職教師有償補課舉報箱和舉報電話,開通網絡舉報途徑。各級教育、紀檢、監察部門也應該成立專項督查組,建立起對有償補課行為的明察暗訪制度,并將處理結果向社會公布。
同時宋心仿建議,應該加大懲罰力度,教育、財政、紀檢監察、人社等部門聯手,制定相應的懲處標準,對違規老師尤其是上課不講課后講、對不參加補課的學生差別待遇或故意刁難、打擊報復的老師,視情節情況給予相應的處分。而對于校外的培訓機構也應該進行規范。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