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濟南經十路與經七路交界口是個交通便利的繁華地段,位于此處的國大太陽都市廣場自從開發商資金鏈斷裂后就成了爛尾樓,而且,一停就是一年多,而且,看不到復工的希望……
為了不讓自己先期投入的幾十萬元打水漂,100多名業主無奈自救,以眾籌的方式投入1000萬元資金復工,預計整個工程今年8月底完工。
占據黃金地段卻成了爛尾樓 24日上午10點,記者來到經十路和經七路路口處的國大太陽都市廣場,營銷中心空無一人。整個樓盤顯得非常荒涼,只有幾個遛狗的居民路過。
“這個項目是2014年開賣的。”業主耿女士說,太陽都市廣場是一個商住兩用的綜合體,只有一棟樓,共4個單元。加上回遷居民,總共有400多戶。
據介紹,由于該樓盤緊挨經十路和經七路繁華路段,周圍不少居民都看重其發展前景,紛紛購買。“我買時的價格是每平方米8900元。”耿女士告訴記者,這個價格在當時不算便宜,有部分居民甚至賣了原有住房到這里置業。
當時該樓盤預售證等都是齊全的,施工進度也不慢,等到2015年秋季時,整個樓盤的大體框架已經建起來。正常的話,該樓盤應該在2015年年底交房。但讓業主們始料未及的是,等到2015年12月,該樓盤的施工人員突然撤走了,工程一下子停了下來。
“當時置業顧問的解釋是,施工工人去支持西部項目了。”耿女士回憶道,但業主們盼了又盼,仍沒有任何復工的跡象。隨后不久,業主們獲悉,該樓盤開發商濟南國大置業有限公司因資金鏈斷裂,導致該樓盤無法完工,成了爛尾樓。
據了解,濟南國大置業有限公司的注冊地位于濟陽縣孫耿鎮開發區,因涉及債務糾紛而卷入多個官司。24日下午,根據業主提供的信息,記者多次撥打該公司相關負責人的電話,但一直無人接聽。“我們平常打也都沒人接。”一位業主解釋道。
退休老太掏40萬引業主眾籌 “剛開始我們還抱有希望,認為等等就有人出面解決。”耿女士稱,但后來因為領不到工資,連售樓處的工作人員都撤離了。整個樓盤也被封門,到處是垃圾,成了附近的露天垃圾場。
“這里的一套房子至少上百萬,我們的錢難道就這么打水漂了?”該樓盤的業主朱女士說,大伙兒不甘心,在政府部門的協調下,與開發商、施工隊進行談判。當時,該樓的主體工程已經完成70%,各項施工手續齊全,只要有充足資金,施工隊就能繼續開工,建好房子。
朱女士回憶說:“開發商那時估算,再有500萬元就能完工。”仔細算來,每戶業主只要拿出十多萬,爛尾樓就能復工。于是,在2016年7月份,從機關退休的朱女士決定牽頭,成立業主自救委員會,采用業主眾籌的方式來解決資金問題。但情況不像想象的那樣樂觀,有些業主不愿意額外掏這筆錢,最后有100多戶加入了業主自救行列。
自救委員會成立了,就需要拿錢來啟動。“剛開始,業主誰也不敢出錢,我就自己先拿出了20萬元。”朱女士稱,自己是普通工薪家庭,錢也來之不易。兒子聽說她的決定后,為了支持母親,也拿出20萬元來支援。在朱女士一家的帶動下,剩下的100多位業主也出資數萬元不等。據她介紹,第一次籌款的數額并不多,大約在50萬元左右。就是利用這些資金,朱女士又找到了原來的施工隊繼續施工。
若順利救活將有部分盈利 “建樓沒這么容易,我年紀又大了,還是個外行。”說起建樓,朱女士一肚子的苦水,年逾六旬的她為了省錢不僅親自去采購各種原材料,還得抽空去辦理各種樓盤配套手續。
很多業主看到朱女士為了樓盤復活整天操勞,也都過意不去,紛紛來幫忙或是直接拿錢。
“有一戶直接又買了套房子,相當于拿出了100萬。”朱女士說,也有的業主捐了10多萬。盡管這樣,隨著工程的進展,整個樓盤所需的資金越來越多,遠遠超出了當時預估的500萬元,在這個過程中,如何繼續籌錢成了難題。
“我們一是變賣抵押的房子。”朱女士稱,該樓盤有部分房子和停車位已經被開發商抵押出去,爛尾停工之后,債主把房子留在手里也無法變成現金,因此業主與債主達成協議,由業主代賣房子和停車位,所得資金除了償還債務,剩下的用于后續建設。
此外,國大太陽都市廣場還要安置大約70戶回遷居民,當時開發商承諾,竣工之后,以低于市場價的價格賣給回遷戶。自救委員會又說服這些回遷居民,先拿錢幫助樓盤復工,再分房子。
“算上這些資金,大體補上了樓盤的缺口。”朱女士告訴記者,粗略估算,為了讓國大太陽都市廣場復工,業主們已經籌集了1000萬元。目前,項目主體已經完工,一些內部線路也已經安裝完畢。到今年8月底,如果樓盤通過竣工綜合驗收,這個爛尾樓就可以說被救活了。
據朱女士介紹,周邊的二手房單價已經到了16000元/平方米,如果該樓盤復活后能夠順利轉手,除去業主前期投入的費用,應該還有所盈利。
相關新聞
資金驗收都是坎兒 爛尾樓重生不容易 位于茂嶺山路上的山久水園就是一個眾籌成功的先例。山久水園原由山東晨光地產開發,后因開發商資金鏈斷裂導致小區停工。2012年業主發動自救,建設方港基公司接手該樓盤,并于2012年10月19日復工,2015年10月交了房。
既然有了這個眾籌自救的先例,那么是否一旦樓盤出現爛尾,業主都可以選擇眾籌自救之路呢?
“業主眾籌自救算是無奈之舉。”房產界一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但這并非上策,首先建筑施工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業主往往不是專業人士,可能會走一些彎路。以山久水園為例,雖然自救成功,但所遺留的問題不少。該小區內的水電沒有改為民用,導致水電費用一直居高不下,從而影響了小區的后期入住使用。
其次,眾籌自救后的小區能否通過綜合驗收,也是一個問題。水、電、氣、暖、消防等都涉及專業領域,全靠業主們自己動手,恐怕不是那么容易。
通常來講,如果爛尾樓盤僅僅是開發商資金鏈斷了,業主們只籌集資金自救,委托專業的開發企業負責,成功的可能性比較高。
最后,資金缺口也是對業主自救的一個重大考驗。該業內人士稱,自救能否成功,一方面取決于該爛尾樓本身的完工情況,另一方面取決于業主本身的資金實力。如果開發商瞞報資金缺口,導致業主在后續建設中投入過大,導致越陷越深,就大大增加了自救失敗的幾率。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