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上大約70%的面積被海洋覆蓋,發展海洋科技,開發海洋資源,已成為解決人口增長、資源短缺等世界難題的必然選擇。對于青島而言,利用自身資源優勢,發力海洋科技,繁榮藍色經濟,一直是我市努力方向。作為我國海洋科研城,青島市擁有28家以海洋科研與教育為主的機構,擁有各類海洋人才15000人;建有海洋科學觀測臺站11處,擁有各類海洋科學考察船20余艘。近年來,青島市通過著力完善海洋科技創新體系,推動海洋科技轉型升級,有力發揮了對藍色經濟的引領和支撐作用。去年底,隨著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正式運作,青島將借此契機建設海洋科技創新大平臺,推動海洋高精尖技術突破,加速科研成果轉化,打造中國海洋科技新藍谷。
海洋科技實驗室設在青島 近日,我市正式發布了《青島市十大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總體方案》,方案提出的十大科技創新中心中第一個建設海洋科技創新中心。我市建設海洋科技創新中心,就是要依托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重點開展海洋生物資源保護與可持續利用、海洋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探測評價等基礎科學研究,增強海洋生物醫藥、深海與海工裝備、藍色糧倉等領域創新能力,爭創青島國家海洋科學中心。坐落在即墨的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主要圍繞國家海洋發展戰略,開展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研究,提升我國海洋科學與技術自主創新能力,引領我國海洋科學與技術的發展。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也是我國首個海洋科技實驗室。
歷經15年建成啟用運行 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試點省包括山東、浙江、廣東三省,發展海洋新興產業也都是這些區域的重中之重。面對這樣一個百舸爭流的局面,青島是如何脫穎而出的呢?記者了解到,早在2000年,青島的海洋科學家就建議啟動國家海洋實驗室申請建設工作,但因為種種原因,一直沒有實質性突破。2007年,科技部批復同意籌建,此后,科技部、教育部、農業部、國家海洋局、財政部等單位進行了多次商討論證,漫長的論證,還是沒有實質性進展。直到2012年,國家批復“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規劃”,確定青島為藍色經濟區核心區的龍頭。藍谷發展規劃獲得國家5部委聯合批復,正式進入國家戰略層面。
藍谷定位于打造中國唯一以海洋為主要特色的高科技研發及高科技產業集聚區。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青島海洋國家實驗室應運而生,并于2015年10月底啟用,總占地640畝,總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海洋國家實驗室主要圍繞國家海洋發展戰略,開展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研究,提升我國海洋科學與技術自主創新能力,引領我國海洋科學與技術的發展。目前,已成立了海洋動力過程與氣候等8個功能實驗室,啟動了高性能科學計算與系統仿真等大型科研平臺建設。2013年,實驗室獲得科技部批復以來,海洋國家實驗室便立足國際海洋科技發展前沿和國家海洋戰略需求,確立了攸關海洋強國建設的(透明海洋與國防安全、藍色生命與生物資源安全、海底過程與能源礦產安全、深海與極地極端環境研究、健康海洋與生態安全)五大戰略任務,開展跨學科、綜合集成、協同創新研究,服務國家安全,拓展藍色經濟空間,搶占全球海洋科技的制高點。今年上半年,青島市海洋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2.3%,占GDP比重近三成,海洋經濟已成為青島經濟新的“增長極”。而海洋國家實驗室的成立恰恰為青島發展藍色經濟和海洋經濟提供了創新驅動和科技支撐。今年,海洋國家實驗室還舉辦了“海洋全球高端峰會”“鰲山論壇”“CLIVER大會”等大型學術交流活動。
我國將擁有大洋鉆探船 昨天,在海洋國家實驗室,記者現場體驗了模擬真實海底狀態的VR頭顯設備。戴上這個設備后彷佛整個人置身海底世界一般,甚至能清楚看到海洋世界里的浮游生物?!惫ぷ魅藛T告訴記者,這是運用高科技設備還原真實海洋世界,是海洋科技實驗室“透明海洋”戰略的一個縮影。
目前我國正面臨著水下國門洞開的困境,海洋國家實驗室通過實施“透明海洋”計劃,將整合、建造一批深遠海大科學設施與高精尖海洋儀器,進行“兩洋一?!保ㄎ魈?、南海、印度洋)的觀測、探測、預測,通過建立從海底到海表的海洋多學科綜合觀測系統,實現“兩洋一海”過程和變化看得透、查得明、報得準,這也為構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海洋環境安全保障體系提供了科技支撐。圍繞“海上絲綢之路”發展戰略,海洋國家實驗室已與英國國家海洋中心、俄羅斯希爾紹夫海洋研究所等國際著名海洋研究所建立合作,聚焦西太平洋-南海-印度洋國際科研熱點區域,與東盟沿線國家、歐洲沿線國家在多領域開展深入、廣泛的合作。
今年9月份,海洋國家實驗室發布消息,“東方紅2號”科考船已從青島起航,前往西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執行萬米深海科考任務。向深海大洋進軍是21世紀我國海洋科學與技術發展的戰略。深海作業技術是海洋技術發展的重點之一,是支撐深海海底工程作業和礦產開采的水下技術海洋國家實驗室,依托青島市現有科考船、水下機器人、蛟龍號等重大科研設施,整合各類海洋科研設施和數據資源,打造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學考察船共享平臺,具備從近海至遠海完整調查能力。在海洋實驗室展廳,蛟龍號等一系列科考船的模型被擺放在展廳最顯著的位置,還有一個名為夢想號大洋鉆探船的模型。科研人員告訴記者,該船是海洋國家實驗室與中國地調局和青島市政府一起推進大洋鉆探船的立項工作。實驗室計劃借由這艘船打穿大洋殼,揭示地震機理,查明深部生物圈和天然氣水合物,理解極端氣候和快速氣候變化的過程,構筑新世紀地球系統科學研究的平臺,實現人類探索地幔的夢想;同時為深海新資源勘探開發,環境預測和防震減災等實際目標服務?!叭绻@艘船成功下水,我國將成為繼美國、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個擁有大洋鉆探船的國家。 ”科研人員說,借助逐步提高的深海技術和深海儀器裝備,他們可以進一步維護國家海洋權益、保障國防安全,勘探、開發可燃冰、錳結核等深海海底蘊藏的豐富礦產,滿足國家的能源需求,通過深??蒲?,也能更好地發現海底生物的多樣性,維護海洋生態健康。
“海洋孕育了地球生命,也孕育著整個人類文明。國際政治、經濟、軍事和科技活動離不開海洋,人類的可持續發展也必然將越來越多地依賴于海洋。走向海洋是世界所有強國共同的國家戰略。科學考察船是專門從事海洋科學調查研究的船只,是運載海洋科學工作者親臨現場、應用專門儀器設備直接觀測海洋、采集樣品和研究海洋的基本載體,是海洋強國建設的重器?!弊蛱?,海洋國家實驗室的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強大的海洋科學探索認知能力將為建設海洋強國奠定堅實基礎。今后,海洋國家實驗室將依托青島集聚的一批科考船、深潛器、水下機器人等重大科研設施,整合各類海洋科研設施和數據資源,打造全國有影響力的海洋資源共享平臺。目前平臺內共擁有或在建世界最先進全球級科考船10艘,記者了解到,蛟龍號載人深潛器也是該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聞鏈接 在青打造全國海洋資源共享平臺 據介紹,通過建設一支強有力的遠洋科考船隊,統籌實施平臺內科考船舶科學、高效地調度,實行航時共享原則,海洋國家實驗室將充分發揮各理事單位的多方科研力量和綜合優勢,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實現協同創新。同時,又減少海洋調查任務的重復,極大降低了船舶運行成本,提高了科學考察船只的利用效率。使平臺內每個航次資源利用實現最大化。今后海洋國家實驗室將不斷壯大船隊規模,組成自近岸、近海至深遠海并輻射到極地的海上綜合流動實驗室,初步形成國內一流的系統化的現場觀測能力,為有效服務國家發展,落實海洋強國戰略做出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