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河套社區兩委成員吳遂琪和協管員劉春燕正在檢查。
文/圖 半島記者 李瀟
130多家商鋪企業,三家紅色重點監管單位,500多戶居民……面對龐大的人口和商業店鋪,河套街道西河套社區充分運用多種安全宣傳方式,保證安全知識宣傳到位;130多家重點監管企業,每季度都要走訪一遍,將安全用電等重點安全知識強調到位。近期,又結合社區網格化管理建起了微信群,充分發揮互聯網+傳播速度快、反饋及時的優勢,使得各種宣傳方式得到了有力互動。11月7日,記者聽社區兩委成員吳遂琪講述了社區安全管理方法。
多跑多說,居民才能入腦 “根據街道要求,我們把社區的130多家商業網點和企業進行了紅黃綠劃分。其中有青島嶗山水暖器材有限公司、中石油青島第23加油站、城陽千旺路數字文化家園三家重點監管企業……”社區兩委成員吳遂琪介紹道。據了解,西河套社區共有130多家企業和商鋪、500多戶居民,每季度都需要親自去一線走一遍。
分管安全工作九余載,吳遂琪早就深諳安全管理的道理。“企業和居民多,但工作必須跟上,我和社區安全協管員劉春燕根據檢查計劃進行檢查。走訪和宣傳同樣重要,安全工作不是說一次就可以到位的,必須不厭其煩地去說,才能引起大家的重視,才能把問題落到實處。”吳遂琪頗有感觸地說道。
融合網格,搞好社區安全 “現在社區實行網格員制度和包戶包片制度。把社區分成四個片區,每個片區由網格長和網格員等組成,社區黨員和居民代表配合做好各項社區工作。”社區兩委成員吳遂琪介紹道。近期,河套街道要求社區進行劃片,這樣能夠極大地發揮人員的積極性,還能夠提高工作效率。據吳遂琪介紹,安全管理工作也可以結合網格化進行管理。
“我們平時的宣傳方式主要是入戶和集中發放紙質材料或者通過廣播開會進行傳達,涉及群體主要是老年人。現在建立網格化微信群,就可以讓很多年輕人加入進來,很多信息可以通過互聯網及時傳達,也能及時獲得反饋。”吳遂琪說道,“現在不管是下發通知還是發現隱患點,我們都能通過微信群及時解決,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入戶檢查,避免隱患發生 每到冬季取暖季,社區都會對五保戶、殘疾人員等特殊人群進行專門入戶檢查,發現安全隱患進行及時整改,保證特殊居民生活安全。吳遂琪坦言,這項工作看似很平常卻是最應該認真重視的內容,很多安全宣傳知識社區都會通過廣播、報紙、宣傳單頁等方式進行傳達,但特殊人員的入戶檢查也是必須做到的工作。
說起曾入戶檢查的經歷時,他回憶道:“有一次,社區對殘疾家庭進行入戶檢查時發現,他家的煙筒是直著從屋頂出去,不是我們平時從窗戶出去的那種構造。我們當時就給他說明了這種煙筒極易發生火災隱患的情況,避免了大隱患的發生。”他坦言,干安全工作這么久,誰家里有不安全因素我也能及時發現了。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