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心樓長許秀梅。
文/圖 半島記者 李晨 實習生 閆政 張東
許多事情,她挨家挨戶通知;樓道燈壞了,她自掏腰包換上;居民有困難,她忙前忙后解決……她肩負責任,熱心助人,十幾年如一日地為84戶居民操勞。她,就是開平路1號丁、戊樓兩座樓的樓長許秀梅。
“2000年,一汽汽車廠裁員,那時候我才四十七歲。過了一兩年正好趕上咱們這里樓長換屆,社區就說我條件符合,高中文化,又是黨員,所以就讓我試試,這不就干到了現在。”10月25日,在商丘路社區內,63歲的許秀梅樓長笑著告訴記者。
據了解,2000年以后,樓內許多原住戶陸陸續續搬走,租戶越來越多,以至于很多通知下達不到位。這時候許樓長只能挨個通知,跑上跑下,忙活好幾晚以確保樓內八十多家住戶及時了解到相關信息。除了盡心盡力完成日常工作,許秀梅還經常自掏腰包為住戶提供方便。有時候樓道里的燈壞了,許樓長就自己出錢買燈泡換上。
今年5月,四樓住戶突然發現屋頂有滲水痕跡,發覺應當是五樓住戶漏水導致的。五樓住戶是外來租戶,鄰里間彼此不熟悉,沒有辦法聯系到該住戶。此時,便找到許秀梅,想要通過她要到五樓住戶的電話號碼。“當時我也沒有,是通過其他人要到五樓租戶鄰居的聯系方式,通過鄰居子女與五樓租戶子女的微信聯系,到最后總算是找到了五樓的租戶。”
商丘路社區為80歲及以上老人提供補助及福利待遇,這就需要樓長張貼通知及時告知符合條件的住戶。“為了確保通知到位,也考慮到有的老年人腿腳不方便,我就挨家挨戶地敲門通知。”兩棟樓上老年人多,情況也就復雜,“有的老年人搬家住進了養老院,有的跟隨兒女居住,這些老年人不在這里居住了,但戶口還在,該通知的還是要通知。”
已63歲的許秀梅,在樓長一職上一干就是十幾年。“人老了,我感覺挺累的。”許秀梅說,盡管如此,但是一想到比她還辛苦的居委會主任吳愛華,便不舍得離開,“就硬撐著干下去。干一天樓長,不管別人說什么,都得盡到自己的責任。”而這一直都是許秀梅堅持的原則。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