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蒙細雨中眾多游客暢游古城。付勇賢 攝
即墨古城民謠節老狼專場演出。邱龍江 攝
半島記者 郝園園 劉紅 通訊員 寧友鵬
人人相逢說古城。十一黃金周期間,朋友圈被即墨古城刷屏了。且不說即墨古城本身的歷史文化神韻讓人仿佛穿越千年,單單耳邊飄起那悠遠清新的民謠曲調,整個人就已然沉醉了!記者了解到,9月16日至10月4日,即墨古城接待入城游客30625人。眾多游客從省內外趕來,奔赴這場古城民謠盛宴。記者了解到,9月16日以來,20多項民謠節暖場系列活動在即墨古城陸續舉行。10月2日至4日,老狼、水木年華、張磊、孫浩、吉祥三寶組合、凃惠源夫婦、諾爾曼、新旅行樂隊、茶季楊、劉鍵、丟火車等新老民謠歌手和樂隊組合奉獻十余場演出,讓廣大游客領略到了民謠的獨特魅力,現場數度出現臺上臺下大合唱,藝人謝幕被感動一再加演的熱烈場面。
愛上民謠節,沉醉古城里 在千年古城里,聽民謠歌手們演繹經典代表作——《同桌的你》、《一生有你》,這一前所未有的“穿越好戲”就算光想象一下,也非常讓人期待。當人們來到即墨古城,發現除了精彩演出,還有更多意想不到的驚喜。
在這里,游客可以享受到視覺、聽覺和味覺的三重盛宴。就拿美食來說吧,東石蚵仔煎、北海道秋刀魚、香濃雙皮奶、臺南擔仔面、章魚小丸子、馬桶冰淇淋、臺灣鹽酥雞……50余家臺灣經典小吃商家為游客提供正宗的臺灣美食。
“章魚小丸子”在大陸屢見不鮮,但口味與臺灣差別較大。市民李麗告訴記者,十一黃金周期間,她帶著全家在近郊游玩,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即墨古城的民謠和美食了。“金黃色的外皮,淡紅色的章魚內餡,細薄的柴魚片和散落的綠海苔,吃在嘴里妙不可言,老人孩子都喜歡。如果不是時間關系,真想在古城再玩一天,享受這種愉悅時光。”
“在古城里拍照傳到朋友圈,很多人都詢問這是哪里,很多朋友第二天就趕來了。”市民孫浩然告訴記者,他特別喜歡民謠,本來是沖著老狼等明星去的,到了之后發現對古城更感興趣。“尤其是里面的大鼓書、秧歌、柳腔等非遺展演特別有味道,十一期間的活動內容和古城氣質特別搭配,感覺來一趟收獲太多。”
柳腔民謠相逢,韻無窮 民謠風,醉古城。“傍晚炊煙暖了寂寞古道,書院深處墨香隨風飄渺,秋葉靜如雪,冬階幾多高,潮海門樓鐘聲縈繞……”即墨古城民謠節現場,被臺灣作詞人方文山盛贊為“自成一派的90后美女音樂人”的蒙古族姑娘諾爾曼登場,一首《即墨古城》隨著悠揚的音樂緩緩而至,讓現場樂迷們感受到了即墨古城的歷史文化神韻。
尤其讓人贊嘆的是,諾爾曼演唱清新悠揚的《即墨古城》時,由兩名柳腔演員進行伴舞,驚艷了場下觀眾,引來喝彩聲一片。有著悠久歷史印記的柳腔與清新脫俗的現代民謠完美結合,這讓觀看表演的人們興奮不已。
“我研究過即墨歷史,一直想來看看即墨古城的樣子。牌坊、石板街、戲樓,置身于古城之中,我仿佛有一種穿越回舊時的感覺。”10月4日,現場觀看表演的王女士說,自己是即墨柳腔的愛好者,在報紙上看到了即墨古城舉辦民謠節的消息,特意讓孫子開車拉著來古城逛逛。
即墨柳腔被稱為"膠東之花",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始于清朝乾隆年間,由山東境內廣泛流傳的“本肘鼓”演變而來。民謠節期間,即墨柳腔劇團在即墨古城獻上柳腔戲曲綜藝晚會,演出《尋兒記》《三女拜壽》《借親》等柳腔經典曲目。
即墨地方戲柳腔是一種古老的漢族戲劇曲種,也是即墨民謠重要的表現形式,民謠節把現代民謠和古老民謠融合在一起,讓島城的年輕人和老人都找到了認同感與歸屬感。
10月10日起暫停開放 “民謠節的舉辦,給島城市民提供了一個新的旅行目的地,”在即墨古城管理運營團隊上海哲匠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總裁叢丹看來,這次民謠節的舉辦獲得了多重效益。“即墨古城本身就有建筑的美,這種美和民謠節的氛圍相得益彰,讓整個古城變得更加靈動。”叢丹說,經過一次民謠節的洗禮,即墨古城儼然成為一張城市名片,帶來了很大的文化效應。
而從商家反饋的情況來看,民謠節還帶來了不錯的經濟效益和口碑。“不管是臺灣的商家還是青島本地的商家,都獲得了很高的品牌知名度。”叢丹說,民謠節帶來的人流量非常大,這一點從每天早上即墨古城外排的長隊就可以看出來。“因為人氣高,一個攤位一天銷售額就能過萬。”由于即墨古城還沒有正式對外開放,現在很多商業服務還待完善,從民謠節期間的整體運營情況來看,等到古城正式開放,將帶來更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我們定期從商家和游客那里拿到一些關于民謠節期間各種服務的反饋,他們的評價都非常高。”預計在將來,隨著各種業態的日漸豐富,即墨古城將會給游客帶來更好的文化旅游體驗。據了解,根據工程施工需要,即墨古城將于10月10日起暫停開放,具體開放時間另行公布,請廣大市民合理安排近日游覽時間。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