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記者 孫桂東 通訊員 左晟
從騙子公司里學到“手藝”,男子劉某楠自立門戶,招攬社會閑散人員給自己打工,流竄各地開起了新的詐騙公司。他們假裝高價買東西,然后索要500到2000元不等的回扣。交易談成后,他們又冒充銀行發送假的到賬短信,得到真的好處費。通過這種方式,劉某楠聯合吳某華,何某等八人,流竄多地詐騙,涉案價值100多萬。近日,青島膠州警方成功將團伙成員抓獲歸案。
網上逃犯牽出詐騙團伙 今年8月初,膠州警方與上海金山警方協作抓獲三名網絡電信詐騙網上逃犯。在將三名逃犯移交上海警方后,辦案民警對其活動情況做了進一步調查,調取查看相關監控錄像時發現一名男青年與三名網上逃犯交往密切,頻繁進出其三人的作案場所,而且這名男青年就居住在鄰近的居民小區。
經組織辨認,確定該男青年名叫吳某華,與7、8名男青年居住在小區3號六樓,房主為劉某楠,均為外來人員。根據周圍群眾反映,上述人員平日很少出門,對外宣稱從事游戲代練工作。種種跡象表明,這伙人可能涉嫌電信網絡詐騙,在掌握了確鑿證據之后,展開后續偵查工作。
編造銀行短信專騙網店 8月12日,辦案民警在該居民小區將犯罪嫌疑人吳某華抓獲,當場查獲用于網絡電信詐騙的電腦8臺、銀行卡43張,并還原提取到犯罪嫌疑人作案行騙的監控錄像,此錄像完整的記錄了團伙成員日常工作狀況。
經審查查明,犯罪嫌疑人劉某楠招募社會閑散人員組成電信網絡詐騙團伙,該詐騙團伙分工明確,一組人員通過網絡尋找詐騙目標即淘寶、京東、阿里巴巴等網上的賣家,謊稱所屬單位需大批量采購商品,要求賣家返還“好處費”,在獲取網上賣家的信任后,團伙技術員邵某龍通過技術手段向網上賣家發送虛假銀行匯款短信,賣家在接受到虛假匯款信息后,誤認為已收到對方打來的貨款,便將“回扣”即好處費打到該團伙指定的銀行賬戶上。
據此,膠州警方立即組成專案組,分兵多路,赴外實施抓捕。次日,在青島市城陽區抓獲犯罪嫌疑人何某,并對詐騙團伙其余在逃人員列入網上追逃。8月22日,專案民警在平度市將犯罪嫌疑人郭某江抓獲;8月23日,輾轉北京、天津兩地,在當地警方的協助下,將在逃犯罪嫌疑人彭某東、邵某龍抓獲;9月2日,在吉林省樺甸市,將犯罪嫌疑人程某抓獲。
首犯藏匿女友家被抓 要想徹底查清該團伙作案數量、涉案價值和成員身份,最大限度地挽回被害人的經濟損失,將團伙首犯劉某楠緝拿歸案是關鍵。
于是,專案組根據其社會關系和工作經歷,兵分兩路展開調查和追捕。為盡快將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專案組緊緊抓住中秋節這一關鍵節點,持續工作,毫不松懈。
功夫不負有心人,9月20日下午,通過摸排和架網守候,獲知犯罪嫌疑人劉某楠藏匿在其現任女友家中。在走訪相關人員后得知劉某楠長時間藏匿在此,平日并不與外界聯系,只是偶爾去附近的農貿市場買菜。在掌握了這條重要的線索后,專案民警在其女友住安排專人輪班蹲守。劉某楠得知團伙成員陸續被抓后,知道警方已經注意到了他,行動非常小心。
為了避免打草驚蛇,專案組民警日夜蹲守,終于將下樓買菜的犯罪嫌疑人女友郭某敏抓獲。隨后,劉某楠出門透風,剛下樓走到路邊,三名民警立即上前將其控制住。民警亮明身份后,其知道已經無路可逃,沒有做絲毫反抗便被帶回了派出所。
學成“手藝”開騙子公司 經查,犯罪嫌疑人劉某楠,男,27歲,黑龍江肇州縣人。據其交待,其多年前曾參與一詐騙團伙,在掌握了詐騙流程、技術等手段后,于2014年脫離該團伙,另起爐灶,先后在山西、青島城陽等地,招募社會閑散人員,組建詐騙團伙實施作案。
2015年3月,劉某楠使用前期犯罪所得,在李哥莊鎮貸款購買一處房產,設置長期作案地點,以招募游戲代練的名,糾集團伙成員詐騙。據劉某楠供述,他們的分工很明確,他作為老板,負責統籌,通過網絡購買作案使用的銀行卡。
一般的成員負責在網上尋找目標,談交易。“比如說,一件物品賣3000元,我就出4500元”,劉某楠說,他們跟賣家說,這1500元作為回扣。隨后,由好友邵某龍專門向受害人發送虛假銀行匯款信息。團伙成員有底薪,每筆詐騙成功后還有30%的提成。
為防止團伙成員學到詐騙技術后,脫離團伙另起爐灶,劉某楠管理也非常嚴格。他將詐騙“核心”技術只傳授給好友邵某龍,并配有專門的工作房間。其他人不允許進入,否則將會被扣款。
據劉某楠供述,他們詐騙的時候,很多人并沒有上當。一些網店的店主聽他們要回扣,直接回絕了。而有一些店主,收到了短信后,又去查詢了銀行記錄,發現并沒有真正到賬,并不再匯款。目前,上述犯罪嫌疑人已被膠州警方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另外,警方提醒,青島反電詐中心已經正式運行,涉及電信詐騙案件的報警,有關咨詢,請撥打110報警電話。廣大市民在接到疑似詐騙的電話,短信,微信,QQ信息后,應保持高度警惕,凡涉及個人信息,銀行賬戶,匯款轉存等動用資金問題,應堅決拒絕并及時報警。如有疑問,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向專業民警咨詢。
觀察
被騙走的錢能追回來嗎? 針對電信網絡詐騙涉案資金難以及時返還的突出問題,銀監會、公安部近日聯合出臺《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案件凍結資金返還若干規定》,社會高度關注,各方寄予厚望。目前,從中央到地方,公安部門和銀行加強合作,已在預警、快速凍結、及時返還等三個環節建立了聯動工作機制,力爭最大限度降低受害人損失。
截至8月底,3月起試運行、7月正式揭牌的上海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平臺,已通過電話、短信、閃信等方式成功勸阻潛在受害人3.5萬余人次,假冒公檢法類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發案和案值同比下降47。7%、35。1%。能做到事前精準預防、事中及時勸阻,該平臺的一大法寶就是大數據。
記者了解到,工行、建行等多家商業銀行開始啟用大數據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加強警銀合作,整合公安部門、金融同業乃至一線員工提供的各類風險客戶數據,建立風險黑名單庫,一旦偵測到客戶向電信詐騙黑名單賬戶匯款,可立即觸發預警,自動實施攔截。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工行利用外部欺詐風險信息系統累計攔截電信詐騙匯款10萬余筆,為客戶避免經濟損失14。6億元。
為了跑贏詐騙分子,相關制度機制正在不斷完善。去年初,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等四部委下發《銀行業金融機構協助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查詢凍結工作規定》,經過磨合,涉案資金查詢凍結效率進一步提高。
“以前,由于警方、銀行、受害人之間溝通不暢,案件處理流程復雜,凍結涉案資金經常錯過最佳時機。”工行外部欺詐風險管理處處長馬旭東說,隨著國家部署加強防范電信網絡詐騙,銀行與警方溝通日漸順暢,特別是通過警銀共同開發的查控系統,民警不用跑到銀行即可完成凍結操作,由此抓住凍結涉案資金的“黃金3分鐘”。
記者采訪多地一線辦案民警獲悉,凍結的涉案資金難以及時返還仍是一大困擾,受害人對此反映強烈。
福建省廈門市反詐騙中心負責人胡建躍說,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返還凍結涉案資金給受害人,需要經過案件偵破、移送起訴、檢察機關提起公訴、法院終審判決等程序,周期較長。現實中,往往是公安機關和銀行及時凍結涉案資金,但詐騙分子沒有落網,法律程序無法進行下去,導致大量資金“凍”在銀行賬戶,不能及時返還給受害者。如廈門市反詐騙中心共凍結4000多萬元,但目前只有不到200萬元返還給受害人。
這一難題正在破解。《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案件凍結資金返還若干規定》明確,公安機關、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已查明的凍結資金,及時返還人民群眾。銀行業金融機構協助公安機關實施涉案凍結資金返還工作,能夠現場辦理完畢的,應當現場辦理;現場無法辦理完畢的,應當在三個工作日內辦理完畢。胡建躍說,不過這一規定落實到位還需要各地公安機關、銀行業金融機構和監督管理機構進一步協作,建立規范、細化、可操作的流程。(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