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濟南正式發布《濟南市新型城鎮化規劃(2015年—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新型城鎮化,最重要的是實現人的城鎮化。到2020年,城鎮常住人口達到570萬人左右,這意味著濟南將邁過城區常住人口500萬的門檻,加入特大城市的行列。
在《規劃》中,明確了濟南未來的發展定位。其中,在省內,濟南將自己定位為“雙核”城市之一、省會城市群經濟圈核心城市;國內定位為國家區域性中心城市,加快建設具有較強國內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的區域性經濟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世界定位為世界著名泉城,使泉城泉水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使泉水成為濟南市最大的資源稟賦和核心競爭力。
2020年的濟南,全市常住總人口達到770萬左右,城鎮化率達到73%以上。城鎮常住人口達到570萬人左右。濟南將努力實現97萬農業轉移人口在濟南市城鎮落戶,促進55萬左右城中村和城邊村居民完全市民化。
《規劃》中指出,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選擇,存量優先、帶動增量”的原則,以農業轉移人口及其隨遷家屬、城中村和棚戶區人口、大中專學校畢業生為重點,統籌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放寬落戶條件。
記者了解到,按照城鎮化的目標,從今年到2020年,全市外來務工人員年均落戶市民化16.4萬人,全市農村地區就地轉移就業人口年均落戶市民化3萬人。“而過去濟南市每年外來務工人員落戶4萬人左右,也就是說,規劃年均落戶人數是過去的4倍,這個數字是很大的。”濟南新型城鎮化規劃編制課題組負責人程道平說,為了實現如此多的外來人口“市民化”,未來濟南進一步放寬落戶條件將是一種趨勢。
《規劃》中指出,中心城適度增加落戶規模,合理規定落戶所需的合法穩定住所、合法穩定職業的范圍和條件,對參加城鎮社會保險年限的要求不得超過三年,降低中心城落戶門檻,取消工作調動、大學畢業生、復員軍人安置落戶附加條件限制。
濟南將放寬市內戶口遷移政策,將農村居民統一納入城鎮社區公共服務管理。改造后的城中村居民,依據濟南戶籍管理有關規定完善戶籍登記,并參加相應的社區自治管理,依法享有自治權利、履行相應義務;參加居民養老和醫療保險,會實行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資金籌集機制;如果符合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城市醫療救助、教育救助以及其它社會救助標準的,也會依法享受相關社會救助。
根據各區定位定用地規模,不會出現“空城” 一直以來,濟南都是東西狹長的布局形態,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濟南的城市運行效率和容量。2003年濟南的城市發展空間明確為“東拓、西進、南控、北跨、中疏”的十字方針,在此次的新型城規劃中,這一方針依然貫徹。未來濟南不僅在西部城區、東部城區和中央商務區重點著墨,還將積極構建濟南新區,從而拉長南北距離,優化新中心城區空間布局。
未來幾年,濟南還會推進新中心城與章丘、濟陽等衛星城的一體化發展,形成一個組團式的濟南都市中心區。在這一發展過程中,尊重自然的理念將得以凸顯,依托現有山水脈絡等獨特風光,讓城市融入大自然。在城區的連接處以及城區內部,將會系統規劃增加生態基礎設施用地,增加濕地、水面、林地和綠化景觀,為市民營造出更多的美景。
城市發展后,也會吸引來更多的人口。2015-2020年之間,預計濟南中心城常住人口增加70萬左右,周邊衛星城人口也相應增加。新增人口和規劃建設用地范圍之間如何匹配?濟南也有了打算。
據了解,未來濟南將根據各城區發展定位確定各城區的產業用地、生活用地和生態用地規模。還會根據各城區未來人口的物業需求和存量商品房規模,測定規劃期內各城區的住房、產業地產和公共服務設施開發建設規模,從而科學引導城市開發,減少職住分離,避免開發過度的“空城”和配套滯后的使用不便。
[編輯: 王連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