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1日,記者從城市管理局獲悉,城陽區轄區段膠州灣岸線整治全長約7.5公里,計劃總投資11.3億元,利用3年時間完成海灣岸線防潮海堤、休閑人行道、中心廣場、自行車慢行道路等建設,實現岸線“景觀、車行道、步行道和自行車道”四個連續不間斷系統。
記者了解到,2014年一期工程投資4.42億元,完成了雙高路至膠州灣高速公路段2.4公里防潮壩及3.7公里路網配套建設。2015年二期工程投資5.86億元,完成了仙山支路至濱海環灣路段2.1公里防潮壩及6公里路網配套建設。2016年投資約1億元,完成膠州灣岸線剩余1公里防潮壩及綠化景觀配套建設任務,目前綠化景觀配套已完成工程總量的60% ,6月底前將全部完成;防潮壩工程已進入招投標環節,4月份開工、12月底前竣工。除近期無法實施的華電集團2公里灰池段外,歷時3年的膠州灣岸線城陽段整治今年年底將全面完成。
■相關鏈接膠州灣海岸線的變遷 膠州灣,古稱麻灣,又名少海,千百年來一直哺育著周邊的人民。然而由于人類活動,膠州灣水體面積不斷被蠶食,海岸線不斷發生著變化。記者從城陽區檔案局了解到,歷史時期,膠州灣東海岸變化較小。膠州灣內團島-孤山一帶海岸線穩定。這個地區屬于基巖地質,歷史上人口稀少,土地貧瘠,農業開發力度不大,海泊河含沙量小,在海岸發育中作用不大,直至德國占領膠州灣后,由于城市建設和工業發展需要,實施了大規模填海造陸工程,大量近海地帶被填為陸地。自孤山到今天城陽京口一帶,雖然同處于基巖地帶,但由于位于滄口水道邊緣,海水較淺,泥沙容易堆積,李村河、白沙河、墨水河等河流在此段入海。這些河流的中上游經人類開發,造成水土流失,河水裹挾泥沙奔流而至,受到海水運動影響堆積在不同區域,從而使海岸線發育。而膠州灣的北部海岸,包括現在城陽海西村至紅島后陽村一線,紅島北緣到河套潮海村一線,這里處于膠州灣最北端,地勢低洼,膠州灣的幾條主要河流在此入海,大沽河、膠萊河、洪江河、桃源河等河流攜帶著泥沙大都堆積在這一附近,造成此地海岸線一退再退。
文/圖 記者 欒英杰 本報通訊員 張文廷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楊昀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