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人民銀行1月15日發布金融數據顯示,2015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1.72萬億元,創歷史最高水平;與此同時,貨幣供應量增長較快,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專家表示,這意味著目前我國市場流動性總體寬裕,經濟活躍度有所提高,助力供給側改革穩步推進。
企業融資成本持續回落
央行發布數據顯示,2015年,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新增11.7萬億元,同比多增1.81萬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1.3萬億元,為歷史最高水平。
新增的11萬億元貸款去哪兒了?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介紹,主要去“補短板”,體現在中西部貸款、保障性住房開發貸款、個人購房貸款、小微企業貸款和農戶貸款增長較快。
2015年末,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7.4萬億元,同比增長13.9%,高于全部企業貸款增速2.8個百分點;全年小微企業貸款新增2.1萬億元,占企業新增貸款的38.1%。在貸款增量創最高的同時,社會更關心企業融資成本是否真的在降低。對此,盛松成表示,目前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的政策效力逐步顯現,企業融資成本持續回落。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2月份,企業融資成本為5.38%,同比下降169個基點。
貨幣供應量增長較快
截至2015年11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136.23萬億元,同比增長12.2%;同期M2為137.4萬億元,同比增長13.7%。
盛松成認為,2015年社會融資規模與貨幣供應量兩者增長基本一致。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表外融資大幅萎縮,直接融資占比明顯上升。與此同時,貨幣供應量增長較快,表明市場流動性總體寬裕,國家穩增長政策力度加大,經濟活躍度有所提高。
2015年12月末,廣義貨幣M2增速為13.3%,較上月末回落0.4個百分點,2015年7月份以來M2增速都在13%以上。第四季度M1平均增速為15.0%,較前三季度的平均增速高8.4個百分點。
“M1增速很快,說明企業目前還有一定的資金壓力,愿意持有流動性。如何激活金融機構的融資意愿,讓資金有效而風險可控地流入實體企業,仍是待破解的難題。”昆侖銀行戰略投資與發展部總經理助理李建軍說。
金融助力供給側改革
“社會融資規模是從金融角度反映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指標。”盛松成表示,金融領域正在從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等方面助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其中,在“去庫存”方面,房地產開發貸款和按揭貸款一降一升。截至2015年末,房地產開發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6.7%,增速自去年6月份以來累計下降6.9個百分點;購房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3.2%,增速自去年5月份已累計上升5.7個百分點。
而在“降成本”方面,社會融資規模中高成本融資占比減少,直接融資占比上升。2015年,債券和股票等直接融資占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的比重為24%,較上年提高6個百分點。據新華社
■相關新聞
去年12月外匯占款創歷史最大降幅
據新華社北京1月15日電中國人民銀行1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12月末央行人民幣外匯占款由上月末的25.56萬億元下降至24.85萬億元,當月減少7082億元,創歷史最大降幅。
外匯占款是指央行因收購美元等外匯資產而相應投放的本國貨幣。由于人民幣還不是自由兌換貨幣,外貿企業和居民等獲得外匯后,需兌換成人民幣才能流通使用。過去受強制結匯制度和熱錢流入影響,中國外匯占款不斷增加。隨著美元走強和外匯管理局實施意愿結匯后,外匯占款開始逐漸下降。
數據顯示,自去年2月以來,中國外匯占款連續8個月下降。在10月份略有回升后,11月又開啟降低之勢。
“去年12月外匯占款下降規模與當月央行外匯儲備7014億元的降幅基本相符。”招商證券宏觀分析師閆玲表示,12月美聯儲加息“靴子”落地,對新興市場跨境資本流動產生明顯沖擊,企業結匯意愿下降,購匯還債明顯加速。
閆玲分析說,去年12月末廣義 貨幣 量M2 緩慢回落至13.3%,而春節前流動性需求加大,央行歷年都會通過公開市場操作投放較多貨幣,降準也可能是重要的對沖工具之一。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