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接到來自“公安局”等單位的電話,通知你涉嫌洗錢、販毒、金融詐騙等刑事犯罪,需要提供身份證號、銀行賬號進行核查時,一定要多長個心眼,謹防上當受騙,這是不法分子冒充警察身份實施的電信詐騙犯罪。昨日,島城警方提醒廣大市民,犯罪分子撥打行騙對象的手機時使用了網絡上常見的“改號軟件”,遇到有來電稱自己涉案的情況一定要冷靜判斷。
誤把存款全部轉給騙子 今年上半年,市民于女士在家中固話接到語音提示,稱有法院傳票未簽收,不明事項可以撥號咨詢。當于女士按提示撥通電話后,對方自稱“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工作人員,經“核對”于女士身份信息后,告知其涉嫌金融詐騙,隨后會有公安機關跟她聯系。
隨后,于女士又接到自稱是“鄭州市公安局”民警的電話,對方首先讓于女士用另外一部電話撥打鄭州114查詢臺查詢來電號碼是否為鄭州市公安局,在得到肯定答復后,對方在電話里聲稱于女士涉嫌洗錢犯罪需要協助調查,并要求于女士將自己全部財產轉賬至對方指定的賬戶內進行所謂的“司法核查”,并謊稱核查沒有問題后將全額返還。于女士遂按照對方電話內的指示,將自己的大額儲蓄存款全部匯往對方提供的銀行賬戶,不久發現所有資金被轉移,對方電話也停機,方知被騙。
以協助調查為由詐騙 昨日,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六大隊祝小楠中隊長介紹說,不法分子通過語音電話或是群發短信的形式,編造虛假信息如:電話欠費、信用卡異地消費透支、社保卡停用、有線電視停機、法院傳票未簽收、郵寄包裹含有違禁品等,誘使受害人相信身份信息泄露并涉嫌刑事犯罪,隨后假冒公安機關或檢察院、法院工作人員,以受害人涉嫌 “販毒”、“洗錢”、“金融詐騙”等刑事犯罪需要協助調查為由,要求受害人將自己的資產,包括存款、現金、股票、理財產品等,一律套現并轉至“安全賬戶”或其指定的銀行賬戶,也有的要求受害人以自己名義重新辦理銀行卡,并將財產轉至該卡,同時索要賬戶密碼和網銀等信息,聲稱要開展所謂的 “合法性核查”,一旦受害人根據不法分子的要求進行轉賬匯款,自己的全部資金將在短時間內被不法分子通過網銀轉移,造成重大損失。
■防范
回撥電話識破“改號”騙局 島城警方提醒廣大市民,很多犯罪分子撥打行騙對象的手機時使用了網絡上常見的“改號軟件”,該軟件可隨意設定來電顯示號碼,使市民見到的來電號碼系公安局、檢察院等政府機關辦公電話或通訊運營商、銀行的服務電話。但因為“改號軟件”無法將騙子使用的電話真正變成所更改的電話號碼,所以此類騙術通過回撥電話即可識破其騙局。
1、不法分子利用市民對“114”的信賴心理,使用“改號軟件”更改來電顯示號碼。市民在接到此類電話時不要盲目相信,在咨詢“114”查詢臺的同時,應將電話掛斷后將對方提供的電話進行回撥,并問明案情。2、使用電話背景音增加騙術的可信度。在通話期間,聽到對方電話中有類似公安局使用對講機接警對話以及電腦鍵盤敲擊的聲音,使市民造成了該電話確系是“公安局辦公場所”打出的假象。市民不要被對方電話的背景音所迷惑,而且警方辦案一般會與涉案人員直接接觸,不會通過電話與涉案人員溝通。
3、利用市民涉案的恐慌心理行騙。自稱“警官”的犯罪分子稱受害人的銀行卡涉及犯罪活動,直接造成了受害人的恐慌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市民的判斷能力。
4、我國法律規定,公安機關、檢察機關、法院在偵查辦案中,都不會通過電話詢問群眾家中存款等隱私情況。如果涉及案件,必須出具工作證件及相關法律文書,當面進行詢問。記者 劉海龍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