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顧芹正澆灌小麥。
今年青島的旱情非常嚴重,然而在萊西市,卻有一個村子幾乎沒受到影響。日前,記者采訪了解到,這多虧了村黨支部書記鄒世利,今年68歲的他已經(jīng)擔任了42年村支書,從1979年開始就帶著村民修建水利工程,目前村里有四個水塘、兩處攔水壩,充分利用水資源,改善了耕地澆水的條件,在今年普遍干旱的情況下硬是沒讓莊稼“鬧水荒”。
“多虧支書有遠見” 說到今年的旱情,垛山前村的村民們連連感慨:“今年旱情確實比去年嚴重,一直不下雨,河塘里也都干了,聽說很多村缺水都很嚴重。相比之下,我們村里的情況就要好多了!”
在垛山前村村西,村民顧芹正掐著水管子澆灌已經(jīng)綠油油的小麥,她說:“俺地茬倒得早,國慶節(jié)時就把小麥種上了,現(xiàn)在一看地里有點干,趕快澆上遍水,就等著豐收了。”
看到村民們幸福地忙碌著,今年68歲的村支部書記鄒世利樂呵呵地說:“現(xiàn)在很多地方在抗旱,為秋種水源犯愁,但俺村的水源相對比較充足,全村今年秋種小麥差不多能到150畝,灌溉都沒有問題。”
為啥別村忙抗旱,這個村卻忙澆灌?村民鄒成海神秘地一笑,“這可多虧了俺們支書有遠見!村里從1979年就開始修建水塘,后來又建了攔水壩,平時注意貯存水源,等到干旱的時候就不用臨時抱佛腳啦!”
建塘壩,旱時有水用 “哈哈,這算啥有遠見,都是經(jīng)驗教訓告訴我們的道理。”鄒世利頭發(fā)已經(jīng)花白,他謙虛地笑著擺擺手,告訴記者這都是“經(jīng)驗之談”。
他介紹,垛山前村位于馬連莊鎮(zhèn)駐地西北,北與招遠市接壤,是大沽河上游一個非常偏僻的小山村,用鄒世利的話來形容就是“窮鄉(xiāng)僻壤”,“當時村里有120來口人,一共280畝耕地。因為村莊地處丘陵地帶,水多時快把地淹了,用時卻又無水澆,地里種糧全靠天吃飯,遇上旱天,還得去鄰村親友家借糧吃。”鄒世利感嘆道。1973年,26歲的他當兵復員回村,成了該村的黨支部書記,鄒世利決心改變這種現(xiàn)狀。
1979年,村里的第一個大型平塘開挖,鄒世利用義務工的方式帶領村民搞建設,歷經(jīng)一個半月的時間,一個長80米、寬50米,深4米多的塘壩順利完工,當年就滿足了80多畝耕地的灌溉需要,糧食畝產(chǎn)增加三成。
1988年夏天,村集體出資1萬多元開挖第二個平塘,那年也真巧,麥子剛收完,要播種玉米的時候,正逢大旱。村集體按一畝地10元錢的價格讓工程隊幫忙抽水,澆到村民干涸的土地里。周邊80多畝地都不誤農時地種上了玉米,并喜獲豐收。直到現(xiàn)在,垛山前村已經(jīng)建成四個大水塘、兩處攔水壩,完全滿足了全村耕地灌溉用水。
今年普遍干旱,從4月份到7月份,自來水水塔一直沒水,甚至連多年蓄水的平塘都干了,鄒世利就帶著村民找水源、從平塘往下挖機井,村集體出資2萬多元,集中人力,用了兩天半的時間,清除塘壩的淤泥后又往下深挖了長10米、寬4米、深3米的機井。為防止上游的泥土雨季往下沖集,淤塞塘壩,村里還同時漿砌了長15米、深7米的石壩。這才保證了平塘能繼續(xù)蓄水,居民們每天從平塘里拉水回家,用于日常生活。
文/圖 記者 朱薪雨 通訊員 李煥青 張惠波
百人小山村實現(xiàn)多個“第一次” 萊西市馬連莊鎮(zhèn)政府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垛山前村靠村集體承包地的年收入不足3萬元,還趕不上一些村民一年的收入,但是這些年,村里先后投資水利建設近50萬元,沒伸手向上級要一分錢,而且村民的日子也過得紅紅火火。”
記者了解到,垛山前村1982年成為全鎮(zhèn)第一個通電照明的村子;1984年第一次實現(xiàn)了家家戶戶買上電視機,村集體給每家補貼30%購機款;后來,又趕在別村前頭,村集體拿出2萬多元給予補貼,讓家家戶戶通了電話;1997年又最早在全鎮(zhèn)實現(xiàn)了全村通上自來水……小小的垛山前村,全村目前只有38戶,96口人,人數(shù)還不足百人,卻實現(xiàn)了萊西農村發(fā)展的多個第一次。
“俺村這個當家人把錢用在刀刃上,能把集體的日子當自家日子過。”村黨支部委員任國浩翹著大拇指說。不少村民都感嘆,“書記快七十歲了,還干得這么帶勁,但我們真希望書記別老,能再干上三十年!”
(來源:半島網(wǎng)-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