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公布,全國各類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達到3559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37.5%。在這令人振奮的數字背后,可以看出我國高校擴招的步伐一直未曾慢下來。這樣的增長能保證人才培養的質量嗎?
高等教育在擴招慣性中,速度降不下來,個中原因很復雜。一是地方政府還有舉辦本科院校(或升格專科院校)的政績追求。新增的本科院校大多是在地方政府支持下興辦的,而舉辦之后,必定有新的招生計劃,這促使招生規模增加。另外,高考錄取的一本率、本科率,也是各地追求的目標,而采取擴大地方本科院校規模的方式,來提高本科率,無疑是捷徑。二是高校為維持生存,不愿減招。我國不少地方本科院校和高職院校辦學,一直走規模辦學路線,有著靠大規模招生維持辦學的需求。三是為補償高考公平,提高不發達地區、貧困地區的本科率和名校錄取率,我國一些本科院校增加了招生計劃。
可以說,我國高等教育的擴招,已被諸多現實利益因素“綁架”,擴招帶來了高等教育的規模政績,各地錄取率提升,但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到現在,質量問題遠比數量問題重要。所以,高等教育必須控制發展的速度,在保障質量的前提下再求發展。這就需要轉變政府部門的職責,把政府規劃引導和學校自主辦學更好地結合起來。
8月3日《北京青年報》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925eat.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王泯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