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了猴,別名截流猴、金蟬、截流龜,每年夏天入伏后為出產旺季。近日,一段叫《我的截流猴》的視頻爆紅網絡,里面有句話深得人心:我們找的不是截流猴,是快樂。捉知了猴,在很多人的腦海里是童年的美好回憶。不少人以為知了猴都是純野生的,其實不然,在青西新區寶山鎮有位農民名叫潘永昌,已經養殖知了猴多年了。最多的時候,每晚能收獲近400斤,收入3萬元左右。知了猴,也是時下諸多市民去飯店時必點的佳肴。記者探訪得知,島城市場上銷售的知了猴主要還是來自山西、河南、河北、安徽等地的外地貨。
跟訪 不到半小時收獲千余只 晚上7時30分,潘永昌換上一身破舊的衣服,拿著手電筒,和前來助陣的親戚鄰居兵分多路,進入樹林開始捕捉知了猴。在手電筒的強光下,記者看到,碗口粗細、排列整齊的楊樹上,每棵都爬滿了知了猴,少則十幾只,多則四五十只,用手直接“點擊”就行了,不到半個小時,潘永昌就收獲了1000多只。記者發現,每棵樹的齊腰部位,都無一例外纏著一圈膠帶。“膠帶表面很滑,知了猴爬到這里,就沒法繼續往上爬了,方便捕捉。”潘永昌說。
更晚一點的時候,記者目睹了一只“漏網”的知了猴“金蟬脫殼”的過程:它爬到樹上,背后慢慢裂開一條縫,白嫩的身體從裂縫中徐徐向外鉆。40分鐘后,大半個身子就出來了。但知了的翅膀并沒有完全展開,它需要吊在半空中,就像武林高手在表演倒掛金鐘絕技,偶爾抖動一下,讓翅膀越來越舒展,半個小時以后,它的翅膀終于展開了,但翅膀軟軟的,還不能飛行。
“因為它身體基本是白色的,我們管它叫銀蟬;經過一段時間的羽化后,大約第二天早上四五點鐘,知了的脊背變成深色,它就可以飛走了。而它褪下的殼,則是一味中藥材,有時會掛在枝上一兩個月之久。”潘永昌告訴記者,金蟬脫殼是一個殘酷的過程,有些知了猴因為受到驚嚇或者勁兒不足,沒有脫殼成功,半道上就會默默死去。“所以,我有個原則,發現正在竭力脫殼的知了猴,就不捉它了。”潘永昌說。
觀察 小小知了猴能鉆地十幾米 捉完知了猴,記者來到了潘永昌的“育苗大棚”參觀。“你看,這些白色小蟲,就是知了猴的幼蟲。”潘永昌指著大棚內一根枯枝說。記者仔細一看,才發現樹枝上果然有些小蟲,個頭跟螞蟻差不多,在燈光的照射下,通體潔白半透明,在那兒笨拙地挪動著,一個個很萌的樣子。
“我們管它叫小蟬蟻,這些是我留下的樣品,其實真正培育它們的季節是春天。”潘永昌說,只要把樹下的土層鏟軟,把這些小家伙撒到土層上,它們在地面爬十幾分鐘后,就會鉆入土中,吸食樹木根系養分,慢慢長大。“別看它們個頭小,耐力可足了,有的能鉆到地下十幾米深。它們得在地下生長很久,少則三年,多則十幾年才能爬出地面。”潘永昌說,因為知了猴只吸食根上的養分,沒有任何專門的飼料可以喂它,所以養殖的跟野生的營養成分是完全一樣的。
“我刨開土層仔細觀察過,知了猴在地下生長時,第一年能長到半個黃豆大小,第二年能長到半個花生大小,第三年就屬于成蟲了。”潘永昌說,知了猴的最大敵人是蛇,一般開春后,他就會拿著鐵鍬在楊樹林四處溜達,看到蛇就趕走,發現蛇窩就處理掉。“將蛇趕走還有一個好處,等捕捉知了猴時,就不會再遇到它們被嚇到了。”潘永昌說。
講述 因為自己愛吃才養知了猴 2008年之前,潘永昌在青西新區一家公司上班,因為自己特別喜歡吃知了猴,每年夏天,他都會回老家捕捉,然后帶回單位,跟同事一起享用。“油一炸香噴噴,蘸點兒胡椒面兒,再來一壺小酒,那味兒真是絕了。”潘永昌說,2008年的夏天,他再回老家捕捉知了猴時,發現數量少了許多,往往出去忙活好幾個小時,才捉十幾個,不夠一盤菜,而當地很多收知了猴的販子因為湊不齊貨,顯得很著急。“俺家剛好有50畝楊樹林,我突發奇想:為啥不在自己的林子里‘種’知了猴呢,吃不了還可以賣,多好!”潘永昌告訴記者。
說干就干,第一步得尋找知了卵,潘永昌上網查資料得知,知了垂死時,會將卵下在柔嫩的樹枝上,而這樣的樹枝過幾天就會枯萎。于是,潘永昌就四處尋找這樣的樹枝,還真讓他找到了不少。起初,潘永昌覺得知了猴都在地下生活,就將這些樹枝直接埋在自家楊樹林地下。結果過段時間,他把泥土挖開一看,卵已經全都死了。“后來,我咨詢行家才知道,需要先把樹枝里的卵孵化成幼蟲,然后讓幼蟲鉆到土里生長才行。”潘永昌說,于是他才建起了幼蟲孵化大棚,又承租了150畝楊樹林,湊齊了200畝,開始大量養殖知了猴。
算賬 最多時每晚能收入3萬元 “最近這幾年才開始收獲,起初,我帶著知了猴去附近酒店挨家挨戶推銷。后來名聲打出去了,客戶都主動來拉貨。”潘永昌說,今年夏天,他的知了猴一直供不應求,訂單不斷,客戶主要是島城范圍內的一些農家宴和大型酒店,也有的人買來孝敬老人或者送給親朋好友。平均下來,一斤知了猴能賣到80元錢,最多的時候,他一晚上能收獲近400斤,收入3萬元左右。
每年夏季,潘永昌都會拿著望遠鏡,在樹林里仔細觀察,他將知了跟知了猴的習性已經摸透:上午9點鐘,知了從大樹上飛到小樹上,進行吸食、交配和產卵;下午三四點鐘,它們又從小樹上飛回到大樹上棲息,晚上7時30分起,知了猴開始出土,8點左右,是出知了猴的高峰期,而9點以后,就基本不怎么出了。“知了猴的收獲季是從7月初到8月上旬。其中,7月中下旬是最旺季。今年這一夏,我收入四五十萬元不成問題。”潘永昌說,下一步,他還要繼續擴大養殖規模。“我又栽了大約200畝核桃樹,打算明年在核桃樹底下也‘種’上知了猴。3年以后,我就可以一邊摘著果子吃,一邊捉知了猴了。”潘永昌笑著告訴記者。
現場
捉“猴”人心中有地圖 每年入伏后的一段日子,都是捕捉知了猴的季節,每到華燈初上時,青西新區周邊的一些路邊和小樹林總會被捕捉知了猴的“大軍”攻占,他們有的拿著手電筒,有的使用手機的照明功能,有的干脆赤手空拳上陣,或者站著,或者俯著身,仔細觀察樹干底部,一旦發現知了猴,驀地一笑,趕緊伸手抓過來,然后丟在隨身攜帶的塑料袋或者礦泉水瓶子里。
每到這個季節,家住青西新區世紀新村的高先生每天都會帶著兒子出來捉知了猴。“與其說是捉知了猴,倒不如說是為了享受那份悠然自得的輕松心情。”高先生告訴記者,每次他捉的都不多,忙活兩個多小時,走出去十幾里路,好的時候能捉三四十個,差時也就十幾個。“不賣,回家爆炒一下,當個下酒菜,小酌一杯,跟老婆孩子侃侃大山,回憶一下小時候捕捉知了猴的情景,感覺挺不錯的。”高先生說。
家住大河東村的張東林跟高先生有所不同,他算比較專業的知了猴捕捉者,逢知了猴出土高峰期,他每晚能捉三四百個,除了自己吃,還能賣一部分,往往一個夏季收入三四千元不成問題。因為干這個已經多年了,青西新區中心附近哪些地方有知了猴,他都心里有數,甚至形成了一幅知了猴分布地圖。
“知了猴最多的地方還是風河兩岸。因為那里老早就栽種了大量柳樹和楊樹,尤其在雙珠公園和黃土莊附近,植被更是豐富,每年夏季,那里都是我捕捉知了猴的首選地。”張東林告訴記者,此外,西區西外環、易通路兩側、馬濠公園、唐島灣公園等地方,多年生老樹眾多,都是知了猴頻出的所在,也是他經常重點光顧的區域。
經驗 捕捉知了猴分為四步曲 因為有多年經驗,談起如何捕捉知了猴,大河東村民張東林說得頭頭是道。“每天之中,捕捉知了猴分4個階段,每個階段的捕捉方法都不一樣。”張東林告訴記者,第一個階段,從下午4點到6點,這時的知了猴還在地皮底下,需用鐵锨、镢頭,在常出知了猴的大樹周圍,刮去一層地皮,大約半厘米的厚度,一般就能看見洞口,知了猴在里面探頭探腦,直接將它揪出來就行了。第二階段,從傍晚6點到7點半,這時候的知了猴已經自己戳破了那層地皮,但還沒有出來,只需在樹下尋找那種跟螞蟻洞差不多大小的洞口,輕輕一碰就會變大為手指粗細,里面會藏著一個知了猴。第三階段,晚上7點半到8點,此時天色漸黑,知了猴剛出洞不久,有的還在地上爬,有的已經爬到樹干底部,這時拿著手電筒在大樹下面找就可以了。第四階段,晚上8點到9點,此時知了猴都已爬上樹干至少一米多,需要用手電筒照著在樹干上找,最好帶根竹竿。“在捕捉的過程中,塑料瓶里最好放些水,這樣會防止知了猴蛻變。”張東林說。
調查 島城知了猴多是外地貨 最近幾天,記者走訪了青西新區的多個農貿市場,隨處可見知了猴的身影。“過來看看吧,就剩這些了,60元一斤,一斤能買100多個呢。”在黃島商城,賣海鮮的商販郭先生看到有顧客過來看知了猴,連忙上前推薦。郭先生告訴記者,每年夏季,知了猴要比海鮮好賣得多,很多市民來到市場時,都忍不住要買點嘗嘗鮮,當然,最主要的客戶還是各大酒店。談起價格為什么比野生的便宜很多,郭先生也是實話實說:“咱的貨泡水了,格外有分量,新鮮度也差點,自然要便宜賣。”
記者注意到,在該商城海鮮大廳,應季的知了猴成了商家叫賣的“主角”,而郭先生則是其中的銷售大戶,平均每天能賣出去四五百斤。“別看現在有養殖的,那點產量微不足道。目前,島城市場上銷售的知了猴,大部分還是來自外地的野生貨。”郭先生告訴記者,在當地也有捕捉知了猴的,只要有人來送貨,每只六七毛錢,他照單全收,但總體來說量還是比較少。
“我的貨源主要來自山西、河南、河北、安徽等地,那些地方的人不怎么熱衷吃知了猴,因此也好收,價格也相對便宜。當地販子收足知了猴以后,放在水里浸泡,知了猴就會進入休眠狀態,然后發快車運到我們這里來。”郭先生介紹,知了猴到貨后,第一時間從水里撈出來,它們很快就會活過來。“如果將知了猴快速冷凍后放在冷庫里,就可以長期保存,一旦解凍,新鮮如初。現在飯店里即便在冬季都有 ‘爆炒知了猴’這道大餐,用的就是冷庫存貨。”郭先生說。
說法 知了猴渾身都是寶 青島西海岸西區野生動物保護站丁站長介紹,知了是公認的害蟲,羽化成蟲之前,生活在地下,主要以吸食樹根的汁液為生;羽化成蟲之后,也主要靠吸食樹干的汁液生存。“雖然知了猴跟知了是大自然生物鏈的一個環節,但是捕捉它們不至于破壞生態平衡。不過還是要提醒市民,在捕捉它們時不要破壞樹木,影響環境。”丁站長告訴記者。
現代營養學研究表明,知了猴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純綠色、無污染的高級營養品,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營養既豐富又全面,吃3個知了猴的營養,相當于吃1個雞蛋。
知了猴除了食用價值外,還有著極高的藥用價值。據《中國藥材學》記載,蟬若蟲(知了猴)有益精壯陽、保肺益腎、抗菌降壓、治禿抑癌等作用。蟬蛻(知了猴褪下的殼)富含甲殼素,異黃質蝶呤、赤蝶呤、腺苷三磷酸酶,具有疏風散熱、補腎、清熱、解毒的功效,是中醫一味常用中藥材。
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記》中,去西天取經的唐僧,原是釋迦牟尼如來佛的二徒弟“金蟬子”轉世,唐僧由金蟬子轉世為真靈東土大唐高僧,喻有“金蟬脫殼”之意,所以人們將脫殼變身的蟬作為長生、再生的象征,因此,在《西游記》中也有了吃“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的說法。現代社會中,人們把營養豐富的“金蟬”擺上餐桌,有些地方稱之為“唐僧肉”,這是對知了猴營養價值給予的最高評價。
烹飪 爆炒油炸干煸皆相宜 青西新區一家大酒店的大廚秦師傅介紹,時下,知了猴是大家特別喜歡點的時令菜,如何將美味烹制得香酥可口,讓火候恰到好處,特別有講究。秦師傅介紹,知了猴的做法主要有3種:
油炸知了猴,將知了猴用淡鹽水泡半天左右以入味、上鍋蒸5分鐘,除去其體內水分;將姜切絲、鍋中放油,燒熱油后,放入姜絲煸出香味,然后放入知了猴大火爆炒,并快速翻炒,以免糊掉,加少許的鹽,再繼續翻炒至表面焦黃,最后撒上孜然粉即可。
香煎知了猴,將知了猴放入平底鍋,文火熱鍋,用鏟子把知了猴壓扁,小火烤得酥脆,放一邊備用;涼鍋后放一點油,把蔥姜蒜花椒辣椒爆出味,轉大火把烤好的知了猴迅速翻炒,加鹽出鍋。
香辣知了猴,將知了猴用鹽水洗凈瀝干,生姜、大蒜、朝天椒、香蔥切片備用;鍋燒熱倒入油、再倒入知了猴,煸至水分干,然后依次放入生姜、大蒜,朝天椒等配料,起鍋時放入料酒、香蔥片即可。
“根據我多年的工作經驗,盡管知了猴的營養價值比較高,卻不宜多吃。尤其是過敏體質的人,吃多了易出現發癢、嘔吐等癥狀,嚴重者甚至會出現過敏性休克。”秦師傅告訴記者,有句俗語叫 “美食不可盡用”,就是這個道理。
揭秘
養知了猴得有合適的土 從去年開始,潘永昌不但自己養知了猴,還發揮自己擅長培育知了猴卵的特長,帶動附近村村民一起養,甚至江蘇、四川等外省的人得知消息后,也千里迢迢地趕來拜他為師,向他學習養殖之道,然后買些知了猴卵回去養。記者了解到,目前,僅寶山鎮一帶跟潘永昌一起養殖知了猴的就有十幾戶。就這樣,潘永昌養知了猴出了名,他的故事也曾被包括央視在內的多家媒體報道過。
“養這東西成本低,每畝林地種下七八百塊錢的卵就足夠了。但實際操作起來,還是有很多道道兒的。”潘永昌介紹,從土質來說,沙土和熟土是最適合養殖知了猴的,因為這樣的土質松軟,適合知了猴在地下活動。“養殖知了猴,選擇栽植什么樣的樹也大有學問,最好選擇楊樹、柳樹、核桃樹等根系格外發達的樹木,因為這樣的樹有更充足的根液來讓知了猴吸食。在種下知了猴卵后,還得定期刨土查看,一旦發現沒有成活,得及時重新布卵。”潘永昌告訴記者,如果趕上7月份天太旱,地太干,知了猴成蟲后鉆不出來,還需要澆水“助攻”,那樣成本還會再增加一些。
本版撰稿攝影 記者 趙玉勛[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