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張楓逸
5月12日是第104個國際護士節,護士群體工作繁重、收入偏低、職業認同感差的執業困境引起社會關注。廣東省衛計委副主任黃飛透露,2013年第五次衛生服務調查顯示,僅19% 的護士認為“社會尊重護士職業”,25.1%的護士前半年內曾受到過患者辱罵或肢體暴力。(5月12日《新快報》) 護士常被比作“白衣天使”,寓意職業的崇高與神圣,然而耀眼的光環之下,護士的執業環境卻不容樂觀。有一組數據很能說明問題,合理的醫護比應達到1∶2,一些發達國家甚至超過了1∶6,而我國在2013年之前醫護比例長期倒置,直到最近兩年才基本持平,距離1:2的標準仍存在較大差距。
繁重的工作量和偏低的薪酬,是導致護士缺口的主要因素。護士實行三班倒,作息時間不規律,經常一個護士晚上照看二三十個病人,幾乎一刻不得空閑。近幾年物價不斷上漲,但不少地方仍在執行很多年前的護理收費標準。
除了收入難以體現勞動價值外,缺乏應有的理解和尊重也是護士面臨的突出問題。就拿扎針輸液來說,“一針見血”固然是醫患雙方都期望的,但由于血管個體差異和穿刺者業務水平的原因,有時難免要連扎幾針,許多人對此不理解,對護士輕者惡語相向,重者拳腳相加。
護士壓力大、待遇低、職業認同度差,不僅事關這一職業人群的切身權益,更影響了醫療事業發展和公眾身心健康。傳統意義上的“護病”式護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大眾需求,人們需要更加有個性、專業性和多樣性的“護人”式服務,但由于護士數量少,護士往往為執行醫囑,完成打針、發藥等治療性工作疲于奔命,沒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對患者進行生活照顧、心理護理和康復指導。同時,護士數量不足,迫使患者不得不聘請護工,既讓醫療質量和安全存在較大隱患,也加重了患者的負擔,甚至一定程度加劇了醫患矛盾。
理解和尊重是最好的護士節禮物。除了衛生部門加強護士權益保障外,患者也要學會與護士溝通和換位思考,理解她們的辛苦,少一份埋怨,多一份寬容。只有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重塑護士的職業尊嚴,讓護士成為社會的體面職業,才能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加入護士隊伍,推動護士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護理工作中去。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925eat.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