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秋季學期開始,位于青島即墨市鰲山灣畔的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將開始啟用。從2012年山大青島校區奠基以來,學校的建設就一直備受關注。那么目前山大青島校區的建設進展如何?學校建設完成后會有哪些配套設施?明年啟用后如何進行招生?3月18日,城市信報/信網記者也專門趕到山大青島校區進行探訪。
交通 開車從市區出發約一小時,城軌將直通校門口 正在建設中的教學樓
3月18日上午,城市信報/信網記者開車從市南區南京路出發,在寧夏路上有輕微堵車,但是到銀川路再轉到遼陽東路上后已經一路暢通,而在濱海大道上車輛更少,時不時也能看到山大青島校區的提示牌,經過仰口隧道之后再行駛一段時間就能到達山大青島校區,整個行程大概一個小時左右。倘若乘坐公共汽車的話,先到汽車東站,乘坐617路公交車兩個小時左右也能直接到達學校。
同時,記者了解到,青島的地鐵和城軌開通后,從市區到山大青島校區也將會更加便利,其中輕軌可以直達學校門口。“根據青島市的規劃進度,預計也是在2016年開通,到時候從中心城區到山大青島校區的話,可能半個小時左右就能到。”山大青島校區項目指揮部綜合處負責人郭邦禮介紹說。城市信報/信網記者了解到,這條輕軌就是藍色硅谷城際軌道,這一線路南起嶗山區苗家嶺啤酒城,北至即墨市王村新城,而且還和地鐵連接,輕軌和地鐵建成后,從青島中心城區到藍色硅谷核心區,僅需20分鐘。
而從地理位置上來說,山大青島校區也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從青島校區出發往東走,用不了太遠就可以到達海邊,對于許多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子來說,走出校門去看海也將是一種難得的體驗。
工程 部分教學樓已完工,建筑風格青島味兒濃 教學樓旁正進行裝飾綠化
從市區南京路附近出發,經銀川路轉到遼陽東路,再轉到濱海大道后一路向北,可以看到路邊立著的“山東大學青島校區”的牌子。遠遠看過去,能看到幾座紅瓦黃墻的建筑立在空地上,這里是已經竣工的部分學生公寓。據了解,山大青島校區占地約3000畝,大致呈不規則的長方形。而如此廣闊的面積在現場才能有深切的感受,從項目的一端走到另外一端,至少需要半個小時。“你要想圍著項目周邊轉一圈,沒有兩個小時走不完。”工程指揮部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在一棟已經完工的教學樓當中,從一側入口進入,可以看到整棟教學樓大致由四棟單體建筑組成,看起來有點像中國傳統的四合院。紅瓦、黃墻,看起來有濃濃的青島味兒。中間的綠化工作也已經基本完工,工人正在進行最后的地磚鋪設工作。而在教學樓內部,設備安裝以及裝飾裝修也已經基本完工。下一步將進行最后的桌椅以及教學設備等的進駐,之后就可以順利啟用。
郭邦禮向記者介紹,山大青島校區一期計劃建設11個建設單體,目前整體推進情況順利。“現在10棟學生公寓項目已完成主體施工與驗收工作,正在進行裝飾裝修及安裝工作。食堂P2項目從2014年6月開工建設,目前主體框架施工已完成,正在進行二次結構施工。教學樓H4、H5項目于2014年12月開工建設,正在進行基礎工程施工。這些項目在2015年都可以竣工交付。”郭邦禮介紹說。同時,2015年還有4個項目開工建設,包括工科教學科研綜合樓、理科教學科研綜合樓等等。
此外,可以稱為學校標志性建筑的圖書館、博物館等建筑也已經開工。“博物館已經開工,正在進行基槽開挖工作,圖書館正在進行施工準備工作。綜合體育館計劃從2015年7月起開工建設。”
招生 明年一萬名學生先入住,將與濟南校區統一招生 學校博物館基槽開挖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了解到,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定位為:以理工科為主,輔之以其他必要的學科。
此前,山東大學也正式確定了其青島校區的學科布局和科研機構設置。山大將在青島校區設置五個學科板塊,包括六個學院和八個研究機構。五個學科板塊分別是生命學科、信息學科、環境學科、海洋學科和社會科學等學科板塊;六個學院分別是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法學院。
據了解,山東大學青島校區整個校區的建設分為三期,到2016年啟用時可滿足1萬名學生和2000名教職工學習、生活和教學科研需要。而有關學院和科研機構的搬遷工作也將于2016年啟動,分期分批逐步到位。在青島校區啟用后,山東大學將擁有濟南校區、青島校區和威海校區三大校區。對于招生問題,據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山大威海分校在招生時有獨立的代碼獨立招生,分數線也不相同,但青島校區與威海校區不同,青島校區將來不設單獨代碼,與山大濟南校區統一招生,學校將會會在招生專業后注明哪些專業是在濟南校區就讀,哪些是在青島校區就讀。
配套 附屬幼兒園中小學將在校區啟用前投入使用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據了解,山大青島校區項目擬分三期工程進行建設,建成后達到滿足25000名學生和4000名教職工的學習、生活和科研需要。而對于如此龐大的人群來說,相應的配套設施也是必需的。
據郭邦禮介紹,山大青島校區將建設附屬幼兒園以及中小學。“山東大學青島校區附屬幼兒園、中小學初步商定由藍色硅谷核心區管委會負責建設,建成后由山東大學負責管理和運營。其中附屬幼兒園、小學、初中確保于2016年校區啟用前投入使用,高中則根據校區實際需要由當地政府引入社會資金適時建設。”
為了滿足在校師生的醫療需求,相應醫療設施的配備也是必需的。此前,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院區已經投入運營,同時,校區內還將建立社區醫院。“2016年暑假后,青島校區將入駐1萬余名學生和1千余名教職工,其醫療保險、日常保健及應急診療需及時到位,學校打算除齊魯醫院青島院區外,在校區另行建設社區醫院,不僅用于滿足山東大學師生需要,也可滿足周邊其他科研機構人員的醫療需求,該社區醫院應確保于2016年校區啟用前正式投入使用。”
除此之外,學校教職工住宅建設也在順利推進。據介紹,截止到2015年1月27日,教職工住宅A1區20棟樓完成主體結構施工,正在進行主體驗收;A2區15棟樓主體結構完成98%,準備進行主體驗收。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在現場探訪時也發現,在山大青島校區附近,藍色硅谷地帶已有眾多科技項目入駐,比如國家海洋科研中心、國家深海基地、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項目等。在這樣的產業集群帶領下,周邊的房價也發生著明顯的變化,價格節節攀升似乎是難以避免的趨勢。
對于一所大學來說,國際教育合作和交流是學校學術水平的重要體現,而對于擁有著“211”“985”雙重標簽的山東大學來說,在這個方面也是獨樹一幟。據了解,山大將依據學校學科發展規劃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充分利用青島地緣優勢,組建若干特色鮮明的研究機構。
影響 周邊樓盤價格飆升近兩倍 兩棟已經完工的教學樓。遠處幾座商品房項目正在建設,隨著學校的入駐 ,周邊房價飆升近兩倍。
據郭邦禮介紹,學校加強與德國一流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協作,以“德國問題研究中心”和“亥姆霍茲生物技術研究所”為基礎搭建人文社科、理工兩大開放平臺,先期重點建設“德國語言文學和文化”、“德國模式研究”、“生物技術”等研究方向,擬與德國亥姆霍茲學會實現整體合作,將德國學院建設成為中德合作辦學及合作科學研究的高端平臺 。目前,學校已聘請艾德銘教授等國際頂尖學者加盟。
同時,學校還將建立金融財富管理學院。“彭實戈院士所開創的非線性期望理論在國際經濟、金融風險控制方面具有國際領先地位,學校將以彭院士為帶頭人的金融數學學科為核心依托,與美國沃頓商學院、法國INSEAD商學院、以及法國量化金融領域3家領先院校實現戰略合作,系統整合學校現有內外資源,建設全球領先、亞洲最具實力的金融財富管理學院,爭取在量化金融領域全球排名進入前50名。”郭邦禮表示。
此外,學校近期也將啟動青島-山東大學中美國際科技創新園建設。據了解,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青島市人民政府和山東大學三方充分協商,共同啟動“青島-山東大學中美國際科技創新園”建設。
在結束采訪的路上,記者也注意到,在山大青島校區附近的一處樓盤“魯信和璧花園”打出的巨幅廣告中,“學區房”三個字被放在中間明顯標注,因為靠近山大青島校區附屬小學和幼兒園的項目,樓盤也跟著沾了光。記者咨詢后了解到,這處小高層樓盤的均價在9900元/平方米左右。而在山大青島校區西北側的鰲山名苑,均價也在9000元/平方米左右。
“這周邊的房價跟著漲是很明顯的,2012年學校剛剛奠基那會,這邊的房價也就三四千塊,但是這幾年的時間過去,周邊新開的樓盤價格都很高了,也得漲了近兩倍,這個帶動還是很明顯的。”在山大青島校區其中一個建設項目上工作的徐先生告訴記者,“你像這邊的村里的老百姓,也跟著沾光了,靠著山大,他們將來開個飯店什么的,肯定生意也會很紅火。”
文/圖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孫祥輝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