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jié)剛過,一場有關(guān)過年“
磕頭”的話題,在記者的老家——聊城市高唐縣尹集鎮(zhèn)老王寨村,引起了一番討論。在剛剛過去的初一當天,就有一些年輕人磕了200多個頭。有人認為,磕頭
拜年是一種傳統(tǒng),不可丟棄;也有人認為,磕頭是一種陋習(xí),應(yīng)該摒棄。
年輕人一上午磕頭200多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拜年的方式也正悄然變化。但是,在一些地區(qū)仍然保留著磕頭拜年的傳統(tǒng)。在聊城市高唐縣尹集鎮(zhèn)老王寨村,每逢大年初一,男人一撥、女人一撥,分別到家族中輩分大的老人家,給祖先和老人磕頭拜年。按照規(guī)矩,村民們首先要給祖宗牌位磕三個頭,然后再向爺爺、奶奶、父母、叔叔、大爺?shù)乳L輩行磕頭拜年之禮。同時,那天早晨,長輩們也要早早地起床,將屋子收拾干凈后,準備好瓜子、糖果、茶水等。
初一當天,天剛蒙蒙亮,村中的小輩們便出門,前往整個家族的長子家中。一大家子人集結(jié)完畢后,便組團向村中的長輩家中出發(fā)。一時間,在村中的大街小巷中,擠滿了拜年的隊伍。少則三五人,多則二三十人,大隊伍進門后,一瞬間便擠滿了院子,輪流跪下磕頭。整個初一上午,村民們從村東頭到村西頭,挨家挨戶轉(zhuǎn)個遍。
32歲的李明軍在村中輩分較小,每年的大年初一,他都早早地起床,在給父母磕完頭后,便開始到村里的其他長輩家磕頭。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初一,他就磕了200多個頭。
80后吐槽“跪疼了膝蓋” “從記事時,每年大年初一,我就跟在哥哥后面出去拜年,到現(xiàn)在少說也得15年了吧。”26歲的李陽告訴記者,磕頭拜年并沒有紅包。不過,小時候每到一戶人家拜完年,人家都會往荷包里塞些瓜子、糖之類的。后來,慢慢長大后,這些小孩子專屬的特權(quán)就沒有了。
上高中后,李陽才知道,即便是周邊的幾個村,也早就不興磕頭這種傳統(tǒng)的拜年方式了。“離我們村只有2公里的王莊,每到大年初一,人家就是串串門、聊聊天,說幾句祝福的話。”李陽說,“初一上午8點到中午11點,三個小時的時間,不是在磕頭就是在去磕頭的路上,今年我大概算了下,光是去磕頭拜年就走了7公里路,膝蓋都跪疼了。”對于這種拜年方式,他早就表達過不滿,并抗議過。
是陋習(xí)還是傳統(tǒng)引爭議 其實,關(guān)于磕頭,在這個不大的村子中也存在著爭議。支持的多為村中的長者,他們認為,作為尊老的一種儀式,這種拜年的方式不能變。“一年也就給老人磕一次頭,這種習(xí)俗不能變,否則就是對老人的不孝。”54歲的李文臣說。還有一些人認為,正是這種傳統(tǒng)拜年的方式才讓過年變得更有年味兒。“在老家,守歲、請家堂、磕頭是最傳統(tǒng)的過年方式,現(xiàn)在很多人都已經(jīng)不再堅持守歲了。如果將這種磕頭的拜年方式也丟棄,將來的年味也就更淡了。”村民馬迎雪說。
不過,反對的聲音也很多。“進去磕完頭就走了,連寒暄的時間都沒有,形式大于內(nèi)容。”村民陳波認為。“跟家族的長輩提過很多次意見,但是,如果只有我們一家不去拜年而人家來咱家磕頭,這樣就會少了禮數(shù),根本不可行。”另一位村民李寶亮說。記者 李保光
■鏈接 記者在朝鮮、韓國留學(xué)期間了解到,每逢春節(jié),這兩個國家的晚輩也要向家里的長輩一一拜年。長輩們會準備一些簡單的禮物,并給孩子們一些壓歲錢。凡是向長輩拜年,都要跪下磕頭,行大禮。
(來源:半島網(wǎng)-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