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山東省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出臺,并將于3月1日起施行。根據規定,新建高層居住建筑和高層公共建筑三層以上樓層,應當在每層窗口、陽臺等便于操作的部位設置逃生輔助裝置。昨天記者從消防部門了解到,目前我市已經建成高層建筑有3314幢,其中有65幢超過百米高,但僅有部分高層建筑內部架設有逃生設備。 記者 王婷 劉卓毅
新規 高層建筑應配逃生裝置 《規定》所稱高層建筑,是指建筑高度大于27米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米的公共建筑。高層建筑共用部位消防安全由全體業主共同負責,高層建筑專有部分消防安全由相關業主各自負責。 《規定》鼓勵高層居住建筑每戶配備滅火器、滅火毯、自救呼吸器和家庭用火災探測報警器。新建高層居住建筑的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配置必要的
救生緩降器、逃生滑道或者逃生梯等逃生輔助裝置。新建、擴建、改建高層建筑消防設計應當符合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建筑高度超過100米,且標準層建筑面積超過兩千平方米的公共建筑,應當按照國家標準要求設置屋頂直升機停機坪或者供直升機救助的設施;高層公共建筑每層均應當設置可供消防救援人員進入的窗口,并應當設置可以在室外識別的明顯標志;高層公共建筑三層以上樓層應當在每層窗口、陽臺等便于操作的部位設置救生緩降器、逃生滑道或者逃生梯等逃生輔助裝置。
處罰 違規單位最高可罰三萬 《規定》還明確了法律責任,如果建設單位未按照規定配備消防應急裝置;設計單位未按照本規定有關要求進行消防設計;施工單位未落實施工現場消防安全措施;工程監理單位發現施工現場不符合消防技術標準和管理規定未要求施工單位整改、暫時停止施工,或者未及時向當地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報告,有上述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消防機構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有關部門未履行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監督管理職責,或者未及時組織督促整改重大火災隱患的,由本級人民政府或者上級人民政府予以通報,并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探訪 部分高層住宅設施不全 據了解,目前我市已經建成的高層建筑有3314幢,其中有65幢超過百米高的建筑擁有避難層。消防部門提醒,根據《消防法》和《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建筑高度超過100米的公共建筑,應設置避難層(間)。避難層內不能租售或堆放雜物,只能作為火災發生時的避難場所。一旦發現有人違法占用,市民可撥打96119向消防部門舉報火災隱患。
據介紹,現在高層建筑分為民用(住宅)、商用(寫字樓)、民商通用(商住兩用樓)三種,其中后兩者的物業部門相對重視消防安全,一般都配備有緩降器或其他消防安全設施,但部分高層民用住宅就不是這樣了。因為,之前的法規只是鼓勵這些部門配備救生緩降器、逃生滑道或者逃生梯等逃生輔助裝置,還沒有強制性的規定。消防人士告訴記者,高層建筑一旦起火,最重要的就是自救,不僅依靠人的消防意識,還要依靠煙感報警器、噴淋設備及室內消火栓等內部設施。
香港中路一座高層寫字樓的安保人員說,他們每年都會組織消防疏散演練,提前通知樓里的每個單位,讓他們派出人員參加。高層建筑物一旦發生火災,濃煙蔓延上來很容易遮擋視線,人處于驚慌失措的狀態,哪怕知道安全出口在哪,都可能被煙逼回辦公室,半路猶豫不決更容易發生危險。而我市的登高平臺消防車最高的摸高在101米,其主要作用是用于架設水炮水槍噴水的,架設條件也相當苛刻,如需要滿足風力不大、地底是實心等條件,不到萬不得已,不會主動靠到窗外救人。
現場 避難層設有逃生緩降器 香港中路上高度達到150米的頤中皇冠假日酒店,在14樓和26樓設有兩個避難層。在這些避難層里,消防斧、消火栓、水帶等消防設施一應俱全,鐵皮箱里還放置著裝有繃帶、止血劑等急救設備的急救包、呼吸面罩和幾箱礦泉水。避難層從外觀上看,是一整層沒有經過裝修的毛坯房間。面積達800多平方米的避難層兩側的10扇落地窗玻璃都是半開著的,一旁的墻壁上掛著消防逃生緩降器。
工作人員介紹說,逃生緩降器由掛鉤、吊帶、繩索及速度控制等組成,是一種可使人沿(隨)繩(帶)緩慢下降的安全營救裝置,專門營救處于高層建筑物火場上的被困人員。 “包括緩降器在內的所有消防設備都要定期維護保養。 ”這名工作人員稱,安保人員每三個月就要檢查一下,看看設備是否有損毀。此外,每年都要做兩次疏散逃生演習。
相關鏈接
緩降器入戶逃生最實用 從事應急逃生設備經營的王飛告訴記者,我市不少高層寫字樓及居民購買了應急逃生設備。 “有的建筑超過十層,寫字樓的開發商或物業就會購買逃生設備,選購較多的是救生緩降器。 ”緩降器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固定在墻壁上,另一個則是緩降設備。發生突發狀況時,人可以利用緩降設備的繩子將自己固定,然后從窗外逃生。緩降器不會產生失重的感覺,平均下降速度為每秒一米,繩子能承受100公斤的重量,包括繩子在內的所有裝備都是防火的。當一個人下降到地面之后,另一端正好升到上方,便于第二個人逃生。除了緩降器之外,還有逃生梯子、逃生滑道。其中逃生滑道體積較為龐大,售價也較高。
王飛告訴記者,以前不少人都認為設置應急逃生設備是多此一舉,但隨著近幾年突發事件逐漸增多,人們對于應急逃生設備也正在逐漸轉變看法,安裝的單位和家庭越來越多?!?[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