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起吊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2月 4日攝)。新華社發
據新華社“向陽紅09”船2月5日電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4日在西南印度洋完成第100次下潛,取得了豐富樣品,也遭遇了水面支持系統嚴重故障,潛水器首次在海上過夜,漂浮長達12小時。“蛟龍”號于2002年立項至今已歷經10余年磨煉,中國載人深潛團隊心中的酸甜苦辣“一言難盡”。
“西紅柿雞蛋面幫我留點。”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潛航員傅文韜駕駛“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完成其第100次下潛后,在水聲通訊電話中向母船上的隊友這樣開玩笑說,當時他還不知道這頓熱乎飯要等到12個小時以后。
傅文韜3日駕駛“蛟龍”號載人潛水器與同濟大學副教授楊群慧和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潛航員學員陳云賽在西南印度洋下潛。“蛟龍”號經過10小時緊張作業后浮至水面,但船舶上的水面支持系統A型架在起吊潛水器時,左側馬達突發故障,液壓油泄漏,無法起吊潛水器。
“我們在艙內看見潛水器10多次即將離開水面但都又落下來了。”傅文韜說,“當時我想應該是起吊潛水器的A型架出了問題,但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回母船。”
故障發生后,為保證潛水器安全,“蛙人”將A型架的主吊纜從潛水器上解開,潛水器開始在海面自由漂浮,母船在一定安全范圍內密切跟隨潛水器。
同時,航次現場指揮部啟動了應急預案,抓緊時間搶修A型架,并將突發情況告知艙內人員。“既已浮出水面了,我們知道生命安全肯定沒有問題,最壞的打算就是在橡皮艇的配合下,海面開艙離開潛水器。得知正在搶修A型架后,我們一直在想多久能修好,我們要做多久的應急準備。”傅文韜說。
為保證艙內人員安全,航次現場指揮部要求潛水器每10分鐘匯報一次GPS位置和生命支持系統狀況。傅文韜是艙內唯一沒有嘔吐的人,楊群慧和陳云賽都有較強烈的生理反應。從4日零時至3時,潛航員學員陳云賽雖已多次嘔吐,但還是從傅文韜手中接過了與母船聯絡的任務。“潛水器載人艙非常小,每次下潛待10小時都很難受,而這次待了22個小時”。
4日凌晨,A型架搶修完畢,起吊功能恢復,經檢測各項技術狀態正常。但為安全起見,航次現場指揮部決定等天亮后再回收潛水器。這條信息讓艙內三名下潛人員興奮不已,因為終于知道什么時候可以結束晃暈生活了。
當水面支持系統的A型架穩穩地將潛水器放在軌道車上 ,科考隊員懸著的一顆心終于放下。在三名下潛人員出艙后,科考隊員與他們緊緊抱在一起。這也是“蛟龍”號首次在海上過夜。
從2002年立項、設計、研制、海試、試驗性應用到第100次下潛,現場參與了全部100次下潛的共有16人,記者想讓他們回顧一下參與100次下潛后的感受時,“一言難盡”是他們用得最多的四個字。中國大洋35航次現場指揮部副總指揮李向陽說,今年是“蛟龍”號試驗性應用第3年,也是關鍵的一年。“蛟龍”號新母船今年將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蛟龍”號業務化運營單位——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今年將完成基本建設并投入使用。業務化運營的人才隊伍建設對“蛟龍”號未來至關重要。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