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日舉行的全省交通運輸工作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提出
擴容改造濟青高速北線,27日公布的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提到擴容事宜。據悉,北線擴容的工程可行性報告計劃今年上報國家申請核準,力爭年內開工建設。但每天巨大的車流量成為北線擴容改造的一大攔路虎。
若開工,一堵就得三四年 據悉,目前濟青高速北線的車流量已經達到超飽和狀態,路段平均行車速度已降至80公里/小時以下,且因車流量大,各類交通事故不斷發生,嚴重影響道路交通安全。
濟青高速北線的設計車流量為:濰河橋以西5.5萬車次/日,目前實際車流量已達到6.09萬車次/日,超負荷10.66%。該數據在節假日高速公路免費時更大。
山東高速一位路政負責人曾介紹,濟南至濰坊之間路段車流量最為密集,事故多發,是擁堵重災區,“尤其高速節假日免費時,車多事故多,一旦遇到事故,很容易發生大面積擁堵。”
車流量大是濟青高速北線擴容改建主因,但擴容工程卻一拖再拖,遲遲不開工。一位熟悉高速公路建設的業內人士表示,影響濟青高速北線擴容改造的一重要因素,也是車流量超負荷。
“北線每天車流量巨大,一旦開始進行改造,勢必造成更大面積擁堵。”上述業內人士說,“擴容改造要將公路全封閉或封閉一個車道,會導致路面更擁堵,且得堵三四年左右。”
“如果北線車流量得不到有效的分流,高速公路就無法保證順暢通行,而且行車安全、施工安全和施工進度都得不到充分保障。”該人士補充道。
濟青南線利用率還不到兩成 根據國家相關規定,高速公路在改擴建時不允許全部封閉,不能影響正常通行。如此一來,濟青高速南線就成了分流北線車流的最好選擇。
為分流濟青高速北線車輛,2007年12月,全長307公里、總投資162億元,雙向六車道的濟青南線建成通車,成為迄今為止我省投資規模最大的一條路。但南線對北線的分流并不明顯。經測算,通車以來,濟青高速南線僅僅分流了北線15%左右車流量,利用率僅有19%。
“濟青南線與
濟青北線比起來,簡直是太浪費了,這么寬、這么好的路沒利用起來,令人心疼。”山東交通科學研究所交通經濟研究室主任郭林一連提到了幾次“心疼”。
很多經常走濟青高速北線的司機都說,因為擁堵,濟青高速北線基本沒有超速違章,濟青南線有時卻是跑好幾公里才能看到一輛車。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全省“超速王”經常在南線刷新紀錄,據悉,一輛時速達237公里的蘭博基尼曾在南線被抓拍。
隨著濟青高速公路“南冷北熱”現象的日益突出,越來越多的人感慨,濟青南線應有的功能遠未能發揮出來。
調價后,南線可分流北線21%車輛 郭林呼吁,最容易破解“南冷北熱”尷尬境地的手段,就是利用市場,利用價格杠桿來調節。
根據相關部門的前期調研,由于濟青高速南北線屬于不同的部門運營管理,提價降價均關系到多方利益。“在平衡各方利益的基礎上,我們最終提出了‘南降北升’各25%的折中調價方案。”郭林建議,該方案可以作為濟青北線擴容改造時期的權宜之計,工程完工后,再恢復原來的收費標準。
專家表示,根據綜合效益分析法推演,只有行駛濟青南線的綜合成本小于北線,才能將濟青北線的車輛導入南線。以49噸大型貨車為例,按目前的收費標準計算,走濟青北線和南線的
通行費和油耗共計分別是1183元和1355元;按照濟青北線提價25%,南線降價25%的標準計算,以上費用分別是1293元和1235元。由此可見,按照濟青北線提價25%,南線降價25%的標準調整通行費,對大貨車來說,走濟青南線要比走北線更有吸引力。
經測算,調價后,南線可分流北線車流量的21%左右。山東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貴斌認為,濟青南線途經濟南、淄博、萊蕪、臨沂、濰坊及青島6個市的9個縣(市)區,尤其是它橫跨魯中山區,通行費降低后,對于帶動這片潛力巨大的區域的經濟,將起到重要作用。
記者 宋磊 李虎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