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紅島西大洋漁港碼頭上,養殖戶們正在往岸上卸收獲的海蠣子。
紅島的漁民將漂亮的扇貝殼運到養殖區養殖海蠣子……近日,網友@ 陽光沒你不行的一條新浪微博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 。12月28日,記者來到了紅島漁港碼頭探訪了解到,眼下正值集中收獲的季節 ,碼頭上每天都有大量海蠣子售出 。而據養殖戶介紹,每年從 10月底開始,大批的養殖戶從萊州購買依附有指甲般大小的海蠣子幼苗的扇貝殼,然后投入到養殖區飼養,大約兩年后長大進入收獲季節。
海蠣子一天出二三十萬斤 紅島街道西大洋社區的趙楊松養殖海蠣子已經有十多個年頭,今年他飼養的海蠣子中大約有60多畝進入成熟期,12月份前后,海蠣子到了最為肥美的時節。
近日,趙楊松接到了一個1.5萬斤的訂單,12月28日一早天才剛剛放亮,他就雇著工人和船只駛往自家的養殖區收獲海蠣子。經過工人們4個多小時的努力,1.5萬斤海蠣子收上船。守候在碼頭上的批發商立即將貨車開到岸邊,吊車啟動,將船上的海蠣子裝進了貨車。趙楊松介紹,這批海蠣子批發價是每斤6毛左右。趙楊松介紹,近日他平均每天都銷售海蠣子上萬斤,而整個碼頭一天的銷量超過二三十萬斤。“海蠣子一般要飼養兩年才能成熟,今年共有60多畝海蠣子成熟收獲。”趙楊松說,按照目前的統計,他飼養的海蠣子畝產達1.5萬斤。“除去各種費用,一畝海灘大約帶來5000元利潤。”趙楊松說。
扇貝殼“變廢為寶” 記者在采訪中還注意到,很多海蠣子都依附在扇貝殼上,不僅如此,船上的海蠣子堆里也夾雜著大量的扇貝殼。這是咋回事呢?“因為我們飼養的海蠣子幼苗就依附在扇貝殼上。”趙楊松介紹,海蠣子大約是在每年的七月份繁殖,繁殖的幼苗習慣依附在礁石或者扇貝殼等其他物體上 。海蠣子幼苗容易依附在扇貝殼上,這種海蠣子幼苗的成活率比較高,慢慢的當地就形成了在扇貝殼上“建宅”飼養海蠣子的模式。
每年10月底,萊州灣扇貝集中收獲,這個時候,養殖戶們就會到萊州等地去收取肉后的扇貝殼。趙楊松說,他們購買的扇貝殼一般按車算,一輛長8米的貨車能裝扇貝殼2萬多斤,其中海蠣子幼苗比例在70%左右的價格是4000余元。
對于如何判斷海蠣子的肥瘦,趙楊松透露,買之前關鍵要看生海蠣子肉的顏色,海蠣子肉發白,而且看著鼓鼓的,證明海蠣子比較肥,如果顏色看上去發青,則證明瘦一些。
不必喂養,最怕污水 據介紹,青島膠州灣海域冬天的水溫非常合適海蠣子生長。每年的10月下旬以后,養殖戶在收獲完蛤蜊后,不能接著再養殖蛤蜊,需要換一個養殖品種來改善一下養殖場,而海蠣子苗在這個時候最受歡迎。采訪中,紅島的海蠣子養殖戶們表示,海蠣子幼苗撒入養殖區后的兩年里,養殖戶基本不需要再喂食,只需要等待其慢慢長大。
養殖戶們介紹,由于海蠣子成長吸收的是大海的天然養分 ,所以海洋微生物的多少直接影響到海蠣子的成長快慢。海蠣子主要是在淺海養殖,淡水在注入到海洋時,往往也會攜帶大量的微生物,因此注入適量的淡水利于海蠣子的生長。“但如果雨水過大,海水的鹽度被稀釋過低后,反而又不利于海蠣子生長,甚至造成海蠣子死亡。”養殖戶們介紹。
海蠣子養殖戶們最擔心的是污水。“污水進入大海之后,會導致海蠣子大面積死亡,這是災難性的。”趙楊松也透露,在早些年,由于一些企業隨意排放污水 ,也曾經讓他飼養的海蠣子大批死亡。
記者了解到《青島市膠州灣保護條例》實施,從2014年9月1日起,青島對膠州灣保護范圍和入膠州灣河流及其兩側控制區域進行嚴格保護,這對于養殖戶來說減少了最大的風險因素。
文/圖 記者 徐新東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